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x
-
资源ID:10001000
资源大小:33.4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x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依据民盟*支部*年工作安排支配, 7月25日,民盟*支部对*市*镇实施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市政协副主席冯忠指导调研。通过对*镇立英村核桃母本示范园、立英土鸡养殖场、立英林下辣椒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场等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与*镇相关负责人就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实施状况进行沟通,并提出看法和建议,现就考察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镇贫困现状*镇现有贫困村3个,其中一类贫困村2个(坛厂村、复兴村),三类贫困村1个(华阳村);已出列贫困村2个(立英村、同联村)。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XXX户4XXX人,其中,*年脱贫XXX户1XXX人,*年脱贫XXX户XXX人,未脱贫人口XXX户2XXX人。XXX户贫困户中,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致富的“两有户”XXX户1XXX人,占现有贫困人口数的XX%;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两无户”XXX户XXX人,占贫困人口的XX%。 二、产业发展状况近几年来,*镇立足传统产业,根据一村一特、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是抓好红高粱种植。种植红高粱4000亩,年增收XXX万元,涉及贫困户XXX户XXX人,户均增收3XX元;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建成林下养鸡示范点2个,养殖土鸡30000羽;发展50头规模以上养牛示范户XXX户,200头以上规模养牛示范户1户;发展101只以上规模养羊示范户5户;养猪、养鸡散养户XXX户。畜牧业涉及贫困户XXX户,年增收XX.X万元,户均增收4XX元。三是改良传统核桃产业。引进四川天保果业有限公司,做强做优核桃产业,嫁接改良传统核桃产业2000亩,规划总投资2XXX万元,*年已投入资金1XXX万元,建成核桃母本产业园1个,完成核桃高杆嫁接5万余株,新栽植XX.X万株。核桃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8XX元;四是配套发展辣椒产业。建成林下辣椒基地一个,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辣椒1010亩,涉及贫困户XXX户XXX人,每户土地流转、务工增收3XX元;五是发展黄豆、罗汉果等林下套作业500亩。六是大力发展特惠贷助推脱贫产业。其中发展畜牧水产及家禽养殖业XXX户,发放特惠贷XXX万元。 三、产业发展主要阅历和做法。 *镇立足自身3万亩核桃产业发展基础,坚持长远规划、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走大项目为引领、政策推动,利益联结、复式发展的脱贫途径,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 1、党群齐心,支部为核。在*镇立英村,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镇派出农技工作阅历丰富、能吃苦耐劳的干部下派到村,任支部书记,与镇党委签订责任状,驻村打造示范点。镇党委在规划、人力、资金、技术、政策等多方面赐予倾斜和支持。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公司、农户多方签订发展协议,为脱贫攻坚建立组织保障,党群上下齐心,农户集中心智,集中力气办大事,为打造为名副其实的项目村、致富村共同发力。 2、突出品改,产业复苏。因地制宜、敢于创新,通过引进资本实力雄厚、技术力气强的果业公司,对原有核桃产业大胆改良,利用原有成片核桃产业基础,将多年不挂果的2000亩核桃,通过支部核心推动,建立“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四川天保果业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对原有核桃进行改良嫁接。今年3月初步完成全部嫁接工作,公司投入资金1101多万元,实现当年嫁接,当年挂果,次年采收。 3、以短养长,多种经营。利用*镇原有核桃产业杆高林稀,实行林下套作。集中二次流转农户土地,建立合作社,发展订单辣椒、种植黄豆、罗汉果等套作产业,从土地流转金、务工、收益分红等,让农户多渠道创收。如林下辣椒产业,农户土地流转后,既有辣椒产业收入,又能拿到核桃分成,实现产业复式增收。 4、利益联结,合作共赢。始终围绕为农户创收为核心目标,通过建立良性利益联结机制,探究一条长期合作、共赢的致富发展道路。在立英村,四川天保果业公司看好*立英村产业基础好、核桃品质优的资源禀赋,以镇党委政府牵头、村支部为纽带,对农户土地集中连片流转,交天保公司经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项目前7年,公司高额投资用于项目建设,须要大量务工,农户实现务工增收的同时,还能增加短期套作创收;次年起先收果,第三年进入盛果期,至第7年,公司和农户以8:2比例安排。第8年后,公司成本基本收回,投入少、产量稳定,公司和农户按2:8比例安排收益,农户实现稳定增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公司下决心,农夫放下心,长期合作、共赢发展。 5、多种模式,能干快上。立英村实行“支部+”的模式,大胆引进大公司的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大坪子坡面宽敞,采光、气温、通风、供水等相对较好的优势条件,激励何明凤等XXX户农户(贫困户5户)贷款XXX万元创办养鸡场,实行“支部+合作社”模式,发展规模养鸡30000羽,将传统养殖做大做强,效益显著。实行“支部+农户”模式,在海拔落低、水源集中的街上组,政府投资XXX万元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激励何兴虎等XXX户贫困户贷款XXX万元发展养鱼业;在立英村桥上组鱼跳河,利用九仓河优质自然河道生态水利资源优势,政府投资XXX万元,引导赵文勇等8户贫困户贷款XXX万元,发展“鱼+旅游”产业,房屋、鱼塘等基础设施已初见雏形,前景向好。 6、用活政策、贷款助贫。充分动员贫困户,主动协调金融部门,大力激励民众干事创业,努力用足用好特惠贷实惠政策,着重以点带动、全面发展,有机结合、长效脱贫的融资助贫思路,发放精准扶贫特惠贷XXX户,贷款XXX万元,发展水产、畜牧养殖、家禽养殖、经营等多种形式,助推产业发展,形成了亮点突出,全面开花的脱贫工作格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看,*镇党委政府仔细贯彻国家、省、市的扶贫攻坚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大胆探究、开拓创新,初步建立了以*核桃产业为主,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同时,考察组针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产业发展受资金等条件制约,开发和发展规模小、开发空间大。全镇核桃产业总量近3万亩,由于技术缘由,目前挂果的只有5000亩,仅1/6,而嫁接改良每株须要一百零一余元,目前开发的母本基地,也只能是重点发展,剩下的2万多亩核桃产业收益很低,开发空间很大。 2、非贫困村项目争取难。国家扶贫政策只能在贫困村投资,在非贫困村得不到项目资金支持,*镇共有7个村,其中非贫困村有2个,涉及贫困户XXX户1XXX人,由于政策缘由,导致2个非贫困村项目争取难。 3、项目时间和季节性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高、责任重大,而项目评审工作滞后,乡镇实施项目信念不足。 4、项目资金到位不足,很多项目推动全靠镇村组织资金和垫资建设,基础建设资金缺口量大。就*而言,按“五个一”的脱贫标准,全镇需资金约XX.X亿元,目前投入仅3XXX万元,资金缺口达7000多为元。 5、项目配套设施不全、规范化程度不高、平安保障度低。规模化经营受到限制和制约。如大坪子的林下养鸡项目,配套圈舍不足、供水、保暖、防疫等相关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平安不能有力保障。 6、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乡镇产业技术力气缺失,特殊是*核桃嫁接,如全靠公司运作,昂扬的投资农户无力担当。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夫技术水平不能突破产业革新。 7、产业发展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防控不力,相应机制和政策缺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没有牢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五、看法和建议围绕考察调研,委员在座谈会上,提出了相应看法和建议。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镇通过实施脱贫攻坚以来,硬化泥泞道路40公里,乡村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但是,很多路段弯急坡陡,路面狭窄,平安隐患大,建议加设错车道,设立平安警示标示牌;通讯方面,很多区域通讯信号覆盖不到位,建设进度慢,建议相关部门增设通讯基站,加快建设进程;*葫芦坝水库是*镇急需的水源水库工程,希望得到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支持,早日立项建设,为全镇供应有力的供水保障。 2、*核桃产业品质优良,产业基础好,但是,要真正发展壮大,还必需得到市委市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帮扶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强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品质,快速形成大产业、树品牌、上规模,让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3、要在产业深加工上作文章、下功夫,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创收门路,一业多行,深度发展;要在品质优化和检验认证上再做工作,为品牌树牌贴签,走科技含量高、质量品牌化的发展路径。 4、强化技术革新,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加强农夫培训工作,建议建立针对性强、覆盖全镇核桃产业为主的专业技术服务人才队伍。 5、相关部门探究建立项目产业发展风险保障机制,为产业生产和市场风险防控供应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