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人物形象解析(共2999字).doc
-
资源ID:10005818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教学的人物形象解析(共2999字).doc
高中语文教学的人物形象解析(共2999字)摘要:小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学体裁,小说人物形象则是小说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小说教学也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汪曾祺小说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对于这些小说人物形象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气质。本文以汪曾祺小说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汪曾祺;人物形象小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学体裁,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小说总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小说教学也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汪曾祺的小说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很多教材都收编了汪曾祺的小说、散文等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吸引着高中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气质。一.语文教学是通过语文的人文性进行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渗透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十分关注人物所从事的职业,甚至有些小说不注重故事的情节与结构,而是注重对人物所从事的职业和身份进行描写。这些汪曾祺笔下的小人物对于高中生来讲是陌生的,这种陌生化是由学生与作品时代的距离所造成的,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体到时代的大北京,所谓知人论世,要想努力贴近汪曾祺笔下的小人物就要了解汪曾祺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汪曾祺笔下的小生意者,这里所说的小生意者是自谋职业和营生的底层人民,如卖卦的老头、车夫、卖瓜的瓜农、卖蚯蚓的人、卖炒疙瘩的、缝穷的、卖烤白薯的等等,他们大多生活在底层,没有正当的职业,只是靠体力或者手艺为生的人群。在他的小说里,没有豪门望族,都是一些市井小民,在汪曾祺看来“现代市民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历史上的市民有一定的继承性。他们社会地位不高,财力有限,辛苦劳碌,差堪温饱。他们有一些朴素的道德标准,比如安分、敬老、仗义、爱国。他们有一些人有的时候会表现出难得的高贵品质。但是贤愚不等,流品很杂。正因如此,才有所谓市井百态,才值得一看。”1正因为他们具有的人性的优点与弱点,才称其为人。二.小人物是语文教材人物形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倡导学生学习英雄主义,学人物的伟大精神,经常忽略了小人物的平凡和伟大,忽略了对社会中大多数小人物的生存境遇的重视。小说卦摊阙下杂记之一这篇长达万言未完成的小说,写了一个又一个算卦的老头,在这里汪曾祺并没有将其按照风俗画的方式来写,而是突出了算卦老头那坚韧质朴的品格,“他的唯一的特点是:质朴。质朴是他的一切。在他看来这种品格是可贵的,“说话的多少有甚么关系呢,他没有说话,没有话,除了一句:他是永久的质朴。他坐在那儿,不想。”2永久的质朴性成了算卦老人的特征。在小说三篇其中一个短篇买蚯蚓的人中“在钓鱼的旺季,常常可以碰见一个买蚯蚓的人。他慢慢地登着一辆二六的旧自行车,有时扶着车慢慢地走。走一截,扬声吆喝:蚯蚓蚯蚓来蚯蚓蚯蚓来”3小说八月骄阳里的张百顺同安乐居里的白薯大爷同是卖烤白薯的。小说祁茂顺“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他原来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写的是蹬车的,这些人都是在北京生存的并与北京有着莫大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劳动讨生活的市井小民。“他们的生活是平淡的,但因时势播迁,他们也会有许多奇奇怪怪、坑坑洼洼的遭遇。”在这里没有史诗性的东西,都是些凡人小事,然而这些凡人小事在汪曾祺轻松平淡的讲诉背后隐伏着莫名的悲痛。在汪曾祺看来这些靠小买卖为生的市井小民,他们身上都饱含劳动者辛勤可贵的品质,在他看来“卖力气,做小买卖,不丢人!”。(晚饭后的故事)小说云致秋行状中“致秋家贫,少孤。他家原先开一个小杂货铺,不是唱戏的,是外行梨园行把本行以外的人和人家都称为外行。”晚饭后的故事中的京剧导演郭庆春曾经也改过行“春秋两季,拉菜车,从广渠门外拉到城里。夏天,卖西瓜。冬天,卖柿子。”讲用中的郝有才“他是三分队的。三分队是舞台工作队。一分队是演员队,二分队是乐队。管箱的,大衣箱、二衣箱、旗包箱,梳头的,检场的这都归三分队。”迟开的玫瑰或胡闹中:“邱韵龙是唱二花脸的。考科班的时候,教师看看他的长相,叫他喊两嗓子,说:学花脸吧。”子孙万代中:“傅玉涛是写字的。写字就是给剧场写海报,给戏班抄本子。”小说不朽中赵福山是戏班的一位梳头师傅。当代野人系列三篇三列马中:“耿四喜是梨园世家,几代都是吃戏饭的。”这些艺人都是在北京学艺,在北京求生,当“”席卷而来时,又都有着或多或少悲惨的命运。他们这些人并不是都可以成为名角,有的为了生存而从事了这一行业“他们只能想怎样活着(这对他们是不易的);而想不到人为什么活着(这对他们来说太深奥了)。他们的思想上升不到哲学的高度。他们是庸俗的。”三.阅读迁移,作文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这些人物形象之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细节描写来写作。我们学生生活在城镇,少了农村的简朴、宁静,也少了城市的人文底蕴,他们写作要么侃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英雄人物、时政新闻等,要么围绕“自我”写妈妈送热牛奶、爸爸教学自行车、同学送我去医务室,老师谆谆教导等等。他们似乎就是这样单调写作,不是写与现实脱轨的“假、大、空”内容就是写材料陈旧、缺少新鲜感的文章,很少把眼光投向社会、投向身边的平凡的小人物,去挖掘真实情感与品质,展示人性的光辉。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里所说的“小”是指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小角度;“大”的意思是指作品中体现大的情感、大的道理、大的主题、大的背景。“以小见大”是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方法,也是初中学生最实用的写作方法之一,它往往取材于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件,通过小角度切入,关注人物的一言一行,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和时代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汪曾祺小说中小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阅读,通过典型的阅读题材和对象更能使学生在学习具有针对性,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更多的是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释1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18页2谢志熙.汪曾祺早起作品拾遗.十月.第23页3汪曾祺.汪曾祺全集二,小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0页4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18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