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探讨河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共4752字).doc

    • 资源ID:10008604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探讨河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共4752字).doc

    探讨河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共4752字)探讨河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 清代时期河南山陕会馆的区域分布由于商业经营活动的需要,清代山陕商人多在河南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重镇建筑会馆,以作为商业活动中心、联系乡谊和宴请宾朋的场所。如清乾隆年间泌阳县重修关帝庙碑文称:“秦晋商人贾于中州甚伙,凡通都大邑皆会建关帝庙”5。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清代河南山陕会馆主要集中在以开封为中心的豫东区和以南阳为中心的豫南区,南阳一府之内即建有11所山陕会馆,分别在内乡、唐县、裕州(今方城县)、淅川县的荆紫镇和南阳县的赊旗镇等地(见表1)。其次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豫北地区分布密度最低。从分布城市级别上看,多分布于水路要冲的交通重镇,如地处沙河、颖河和贾鲁河三水交汇处,有“小武汉”之称的周家口镇,沙河、灰河、泥河交汇处的北舞渡镇。周家口镇在明代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乡镇,明代“仅有子午街一道耳,居民不遏百家”6,到清代中期已成为“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汇之乡,财货堆集之薮,南接楚越,北通燕赵,西联秦晋,东达淮扬,豫省一大都会也”7。清代河南山陕会馆在地域分布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清代山陕山陕会馆在地域上主要分布于河南省的南部和东部地区,特别是南阳府,山陕商人在河南省南部的南阳府、汝宁府和光州州(直隶州)建筑的山陕会馆有12座,占全省总数量的一半。南阳府位于河南西南部,与秦鄂相交通,可南下汉水达长江,是南北商业流通的重要交通要道,汝宁府、光州地处豫东南,濒临淮河,南低湖北,东沿淮河可达江淮,乃至江南地区。所以外来商人相对集中,所建会馆数量也较多。河南省东部地区也是清代山陕会馆重要分布区域。省府开封和商业重镇朱仙镇均位于豫东平原,有贾鲁河、黄河、颍河诸水汇集,交通便利。归德府为豫东一大都市,且在清代黄河改道前有黄河便利水运交通,联通京杭大运河,与山东、安徽交界,地理位置重要。而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多山且繁荣不及东南部,交通相对闭塞,且豫北属于怀邦商人传统经营地盘。所以,清代山陕商人的商业经济活动区域主要以河南省南部和东部地区为主,因而山陕会馆也主要建筑在这两个区域。(2)清代河南山陕会馆主要建立在商业繁华、交通便利的名镇上,如位于豫、鄂、陕3省之交的荆紫关镇,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商贾云集,繁华超过当时的淅川直隶厅所在地,所以山陕会馆即建立在荆紫关镇。南阳赊旗镇,光绪南阳县志称:“(赊旗镇)地频诸水、北走汴洛、南8,可见清代赊旗镇的繁华,山陕商人在此建立了豫省规模最大的会馆。开封南部的朱仙镇,汇集贾鲁河、汴河诸水,交通可通达江淮,为当时河南东部水运中心,据光绪祥符县志记载:“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逾于北,由广东佛山镇至湖广汉口镇,则不止广东一路也,由湖广汉口镇至河南朱仙镇,则又不止湖广一路矣,朱仙镇最为繁夥,江西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9。此外还有舞阳北舞渡镇,淮阳周家口镇等商业重镇。清代山陕会馆建设对豫省经济的影响及其衰败1清代山陕会馆建设对河南经济的影响清代山陕商人在河南的经济活动及会馆建设,有力的促进了清代河南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清代河南省的山陕会馆除少数建在开封、洛阳大城市外,大部份均建在县城和交通便利的镇寨,尤其是水路交通要冲之地,如唐河县城、周家口镇、朱仙镇、北舞渡镇、赊旗镇等地,会馆的建设使这些地方成为南北货物流通的中转站与物质交流地。如朱仙镇,是开封府的外港,位于城西南45里,贾鲁河航运的终点,山陕商人的到来使之成为“东南食货,西北出产,江南竹瓷,徙以朱仙镇为汇集地。乾隆以前市街长12里,阔5里,分东西二镇,商业繁荣”10。周家口镇在清代之前属商水县,贾鲁河和颍河在此交汇穿流而过,东南可入淮河而及江南,为豫东和江淮之间的水上交通枢纽。明末由于战乱,并不繁华,顺治商水县志载:“周家口,在沙河南岸,明代居民不过百家”11。但随着山陕商人的经营,经济逐渐繁盛,至清代乾隆时期周家口在颍河,贾鲁河就设有六个渡口,跻身当时豫省四大名镇(朱仙镇、赊旗镇、道口镇)。至今,周家口镇仍保存有当时修建的山陕会馆。2山陕会馆的衰败清朝咸同以来的社会动乱和社会经济的近代化对豫省传统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破坏和冲击。首先是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光绪末年京汉铁路通车,使豫省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原先一些依靠水路发达的城镇,随交通优势的丧失而逐渐败落,民国商水县志记载了商业重镇周家口的败落过程:“今京汉铁路成,该镇商民渐迁郾漯,连年生意冷落异常,应收寨厘日形短促”12。又民国三十二年社旗区区长曲公牖民德政碑记云:“赊旗镇地介南方两县潘赵二水环绕如带,清乾嘉间商贾辐辏,舟车喧阗百余年,海运既同通,茶布转输悉由沪达津沪,津沪繁荣,赊始衰悴。平汉路成,百货东迁,居民几尽失所业”13。其次自从清朝咸丰以来,社会日益动乱,兵灾连连,对河南的山陕商人的商业活动及会馆建筑带来严重的破坏,民国十二年(1923)重建山陕会馆碑记载:“赊旗镇山陕会馆由来已久,遐迩驰名。慨自咸丰七年八月捻匪蹂躏,焚及会馆大殿、廊房、春秋楼,茔茔大者俱化灰烬”。经济的衰退,经济中心的转移与社会政治局面的趋向不稳定使山陕商人在豫的经济活动趋于败落,会馆建设也随之停滞,进而随着清末以来中国局势的进一步动荡而趋于衰败。清代河南山陕会馆建筑艺术风格1建筑布局(1)选址近交通要冲。清代河南山陕商人都会选择在较繁华城镇或交通便利之地建立会馆,如建于各府城、州城,或者象周家口镇、北舞渡镇,荆紫关镇、朱仙镇等水陆要冲之地。周家口关帝庙依沙河而建,距河直线距离不足100m,便于货物运输。(2)重视风水堪舆。山陕商人外出经商,图利润保平安,在建筑同乡会馆时必然会重视建筑的风水考量,一般是选择前水后山、左右护卫的地形,如道光六年(1826年)禹州重修关帝庙并会馆碑记载:“余观夫福地形胜在颍川一水,左平岗,右峻岭,城市山林,掩映如画。当朔望礼神之后,与诸君聚谈其中近城水声与耳谋,满郭山色与色谋,不必丝竹管弦而杯酒流连,几不知何处是他乡焉”。2建筑构成清代河南山陕会馆建筑有多处保存完好,比如开封山陕会馆、洛阳泽潞会馆、社旗山陕会馆等,根据研究,清代河南山陕会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照壁。照壁又称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中轴线最南端,正对建筑物的大门,具有遮蔽和保护隐私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层次感。清代河南山陕会馆一般都建有照壁,通常为砖石所砌,通常以琉璃或砖雕图案装饰,而图案多以崇商文化或吉祥图像为主,构图多姿多彩,尽求富丽堂皇,并具有鲜明的地域和行业特色。如社旗山陕会馆照壁即以“鲤鱼跳龙门”图案为主,两边饰以两个巨大的蝙蝠造型,并且照壁四周雕刻有12个“福”字,以表达吉祥之意,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享受。(2)山门。山陕会馆的山门一般位于整个建筑的中轴线上,多与戏楼结合,并与两侧的仪门衔接。山门本身由台基、墙体和瓦顶3部分组成。配以楹联,多为歇山式绿色琉璃剪边筒瓦顶。由于山门直对外界,所以山门的建筑上多装饰繁复,尽显气势,以彰显山陕商人雄厚的商业实力。(3)戏楼。又称悬鉴楼,清代山陕商人在河南建立的山陕会馆多建有戏楼,装饰精美,作为平时娱乐和宴请交际当地官员的重要场所,所演出的剧种既有晋剧、秦腔也有各种河南当地的戏曲。社旗山陕会馆悬鉴楼兴建于清嘉庆年间,高24m,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南面为山门,北面为戏台,楼之上下左右石雕、木雕及彩画。左右辅以钟鼓楼,秀丽壮观。(4)铁旗杆。铁旗杆是山陕会馆特有标志,清代成都竹枝词有云:“秦人会馆铁旗杆,福建山西少这般;更有堂戏难及处,千余台戏看一年”14,就集中概括了山陕会馆铸造铁旗杆这一突出的文化特征。河南山陕会馆的铁旗杆一般位于照壁之后,呈对称分布,旗杆上多铸有铁龙,顶端置以铁方斗,称之谓“压胜钱”,表达商人希冀财源广进之意愿。在河南现存的山陕会馆中,社旗山陕会馆、周口关帝庙、潢川三义观(又名关帝庙)唐河县源谭镇陕西会馆还保留有铁旗杆。据南阳赊旗镇山陕会馆铁旗杆记碑文载:(会馆)“独赢三千余金。庙之壮丽不可有加,又不可折空金入私。因铸铁旗杆二株重五万余斤,树于大门之左右”15。(5)钟鼓楼。山陕会馆钟鼓楼与一般庙宇会馆不同,多位于戏楼两侧,而非主殿两侧。由戏楼纵观两侧,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对称同型。钟楼之中高挂巨型铁钟,鼓楼内高悬巨鼓。钟鼓为祭祀迎神之用,晨敲钟,暮击鼓,相互映衬,匠心独具。钟鼓楼顶部结构一般为重檐歇山顶,檐角高挑,营造一种空灵秀逸的空间感,多以灰筒瓦为顶面,以黄釉瓦间插装饰,给人以古朴素雅之美感。(6)主殿。主殿一般包括大拜殿和大座殿。大拜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系山陕商人聚会与祭拜关圣之地,称之谓“大拜殿”;后殿为关公神位所在之地,称之谓“关帝大座殿”。殿前两侧上方多以石雕装饰,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因关羽本身是山西人,同时也是忠义的化身,山陕会馆供奉关公表达了山陕商人希望关公保护他们在外顺利经商的愿望和经商时相互团结追求忠义诚信的思想。大座殿是山陕会馆主体建筑之一,山陕商人议事之所,位于大拜殿之后,并于之相勾连,筑有台基,为全体建筑物中最高点。左右一般设有陪殿,如马王殿、药王殿等行业神。四周额枋雕刻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大座殿的殿顶通用琉璃装饰,两层重檐,八角高挑,与大拜殿结合形成波浪起伏上升之势,以凸显庄严肃穆的建筑感觉。3装饰艺术特色(1)“三雕”艺术。清代河南山陕会馆装饰艺术尤以木雕、石雕、砖雕最具特色,会馆建筑的额枋、雀替、垂花门楼、内檐装修、槛板、梁板、檐下斗拱等部位都饰以木雕,几乎无木不雕步。山陕会馆的木雕主要采用富有北方特色的深透雕法,主体建筑包括山门、戏楼、正殿的额枋等部位多为透雕,镂空较深,富有立体感。且构图布局均匀,线条流畅,意趣古朴生动。石雕主要体现在山门、牌坊及大座殿周围,主要采用透雕及高浮雕技法雕刻历史典故,所雕图案形象突出,生动传神。砖雕主要位于建筑的上壁、两山面墀头、侧檐、斗拱及部分地砖,砖雕题材以花鸟、亭台及部分古典故事为主,一物一景皆精雕细镂。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2)建筑图案的象征艺术。清代河南山陕会馆在建筑图案上多采用象征艺术手法来表达山陕商人及会馆的审美意趣及地域韵味。比如在照壁上雕刻“算盘”图案,以此来象征表达商人的特殊身份及特殊行业文化,同时也寓意财源广进。在建筑雕刻中多采用蜘蛛、蝙蝠、猴子等动物图案,来象征庞大的生意关系网,及多福封侯的美好愿望,以切合山陕商人的行业愿望。在山陕会馆的建筑中,通过特殊图案象征的意义,形象的表达了山陕商人求福求财、公平经商的文化理念及特殊的民俗文化。结论清代山陕商人对当时豫省商品经济的流通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所建山陕会馆随着其商业活动轨迹的转变而呈现了一定的地域分布特色,大致勾勒了河南商品经济重镇的分布格局。同时这些会馆在建筑布局及装饰艺术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魅力,表达了豫省山陕商人独特的审美与文化追求。(本文第 9 页 共 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探讨河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共4752字).doc)为本站会员(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