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组织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个工会组织.docx
-
资源ID:10012059
资源大小:33.4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工会组织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个工会组织.docx
工会组织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个工会组织构建“三型”文化 助推企业发展*工会组织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索一、实践与做法(一)构建“物质型”文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发展。企业物质型文化是由职工创建的产品、为社会供应的服务和由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环境等组成的文化。工会在促进企业物质型文化的发展中,从基础建设着手,在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中分别开展“八个一”活动和“五个一”活动。同时在全体企业职工中深化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工会自身的特点,激发全体职工工作、学习、参加的主动性,支持企业依法履行责权,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物质权利。(二)构建“管理型”文化,以提高民主亲和力助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型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的制度系统。工会在促进企业管理型文化的发展中,通过民主参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企业依法建立企业制度,制订职工手册,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市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看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联系点和*市行业职工代表巡察制度等,通过运用厂务公开、职代会、座谈会等载体,为职工民主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供应信息平台和参加舞台,使职工具备了解、参加企业活动的渠道和场所,让企业行政与职工进行信息互馈、沟通,从而深化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发挥管理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三)构建“精神型”文化,以提高和谐凝合力助推企业发展。企业精神型文化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共同信念的基础上,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是一种在长期的实践活动渐渐形成的,源于企业家的理念和提倡,植根于企业中每位职工的参加。近年来,工会在促进精神型文化的发展中,立足重视人、敬重人,团结和依靠广阔职工群众,通过宣扬、教化、组织,引导职工主动参加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职工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责任感,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志向共同体。总之,工会在构建物质型、管理型、精神型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辐射、激励、指导、约束、凝合五个方面的作用。二、问题及缘由相识不到位。有些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相识存在一些偏差,简洁的认为企业文化单纯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张贴一些标语口号,或者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等。从而干脆导致这些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不重视、不开展、不落实的“三不”现象。发展不平衡。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企业还不多、辐射面还不够广。从调查走访中不难发觉,真正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多是一些经济实力较强、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知名企业。经费难落实。经费不足、人员不足、硬件不足是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年度没安排、财务没预算、资金没支配;缺乏特地管理人员,有的企业甚至连兼职人员都没有配备;一些企业有活动室,但少设施、少活动器材;有图书阅览室,没有图书添置等现象比较突出。活动难开展。一些企业几年都没有组织职工开展文化活动,职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还有的企业怕化精力、人力、物力,认为组织活动比组织职工旅游还难。其主要缘由是:企业家族化。我市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居多,很多企业是家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对企业文化的相识还很肤浅,仅停留在表面程度或片面相识,限于出几块板报、搞几场活动、办几次竞赛而已。目的经济化。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后,渐渐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这一阶段的企业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价值观,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难免打上明显的经济烙印,单纯地倾向于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重绩效、轻文化”现象较为突出,中小企业更甚之。方法风格化。企业管理者往往从上到下干脆实施文化建设,往往缺乏与职工群众的充分沟通、协调。经营者干脆操纵文化建设,一方面导致企业文化缺乏群众基础,缺少职工心声,不利于形成先进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职工对文化发展缺乏话语权,缺少主动性和主动性,难以将企业文化发展成大众的文化。过程形式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困难的体系,要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需创设各种有效的途径和载体。但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经营者往往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把企业文化作为激励职工生产主动性和主动性的鞭策手段,缺乏与职工群众的融合与统一,最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形式化的路子。三、对策和措施(一)创新思路,转变观念,主动推动企业文化的大发展大旺盛大提升1、因厂制宜,扩大投入,抓好文化队伍阵地建设。努力动员职工群众参加企业文化建设的设计和实践,把企业精神贯穿于整个企业教化之中,针对行业特点开展职业志向、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化。加大企业文化的基地和设施建设,有安排增加文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职工之家”的作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供应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2、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召开企业文化报告会、阅历沟通会、现场观摩会,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典型评比表彰活动,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挖掘和培育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典型,推动企业文化建设。3、选准载体,打造特色,主动培育企业“品牌”文化。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要选准载体,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符合企业实际、适应职工素养状况,突出企业特性,培育“品牌”文化产品,并依据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改变,适时调整方式和方法,组织敏捷多样的活动,加强活动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创新手段,以人为本,不断巩固完善发展企业人文管理文化用机制吸引人。要稳定人心、吸引得了人、留得住人,必需主动探究、大胆创新用人机制。一是“不薄老人厚新人”,只要是人才,企业都尽可能地为其供应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二是全面推行绩、勤、能、德、廉为内容的考核制度;三是探究实践,不断提高认人之智、用人之本、容人之量,不断完善企业用人机制。用文化塑造人。文化学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要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学问型职工”活动,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引导职工读书学习,打造高学历、高职称、管理型、技术型职工人才队伍,夯实文化底蕴,拓宽职工学问面,丰富职工的学问结构,提高职工的理性思辨实力,净化职工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用活动调动人。仔细履行工会组织的“维护、建设、参加、教化”职能,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加强职工“四有”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等活动,促进职工作风转变,树立良好的职工形象,带动企业文化发展。用宣扬呈现人。巩固发展宣扬阵地,突出呈现先进人物、模范事迹,要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弘扬正气、褒扬先进、鼓舞和动员广阔职工的工作主动性。要把宣扬工作作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个重点抓手。(三)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加快培育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共享文化一是搭建网络平台,共享企业信息文化。利用企业报、广播电子屏等,将企业的一些经营、管理信息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发布,成为员工获得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渠道,同时员工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参政议政、共商厂事。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企业决策管理的透亮度,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二是搭建学习平台,共享企业文明文化。在创建职工书屋,开展职工读书活动的同时,引导企业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读书团队,使职工在读书中积累学问、扩大眼界,享受学问带来的欢乐。特殊是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以树立共同愿景,建立“员工员工”之间的互动共享。三是搭建活动平台,共享企业乐趣文化。依据员工不同的爱好爱好和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主动培育员工良好的生活情趣。通过组织乒乓球、篮球、网球、表演队、志愿者队等各类团队,使员工在健康的活动中享受乐趣,培育情操,提高文明水平。四是搭建民主平台,共享企业管理文化。通过召开职代会,提合理化建议、员工恳谈会和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传授等活动形式,让员工有发言权、知情权、参加权,让新老员工拥有的特别学问、阅历、技能、技巧通过会议、拜师结对的方式使员工个人拥有的先进学问技能实现互动互存,便于在企业中长期运用和共享。五是搭建协商平台,共享企业成果文化。共享企业文化不但是精神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通过合法、合理、合情的渠道,依照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给予的权利,通过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制度,建立规范、合理、公允的协商机制,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