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安徽省高职院校技能比赛往届一等奖.docx
-
资源ID:10033600
资源大小:31.9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再论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安徽省高职院校技能比赛往届一等奖.docx
再论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安徽省高职院校技能比赛往届一等奖 教化部在教高2022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化作为高等教化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育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须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千一百零一万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文件进一步明确地把高等职业教化的培育目标规定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千一百零一万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2022年8月,国家颁行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与发展纲要(20222022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深刻指出,教化要“努力培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养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特地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养教化是教化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化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和擅长解决问题的实践实力”。2022年10月,国家教化部关于推动高等职业教化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化科学发展的若干看法颁布,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化具有高等教化和职业教化双重属性,以培育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特地人才为主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全面落实纲要精神,抓住“解决好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这一重大核心问题,特殊是针对国家教化部最近把高职培育目标首次表述为“高端技能型特地人才”的状况下,如何精确理解原来所讲的“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和现在新提的“高端技能型特地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事关能否真正“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化教学质量”,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办学目的的大问题。并且,只有先行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培育这样的人才的问题。现在所提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没有了之前的“高素养”作定语,并非是不要了“高素养”的要求,而只是对“技能型”的重新定位和更加准确的表述。对于人才培育不能只有技能要求而没有素养要求,这应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以下从“高素养”和“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 关于“高素养”人才含义的理解从国家原有有关文件中能够看出,国家对中职以上的各类院校学生的培育目标都有要培育出“高素养”人才的要求。从操作意义上讲,这种不分人才培育层级的同一要求是不科学的,“素养”目标作为一种软指标本身就不好考量,再把高、中、低端人才培育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更增加了基层院校详细实施时的困难和茫然。有待国家能尽快考虑重新赐予定义。众所周知,中职、高职、本科的学生年龄、生活阅历、学习年限、开设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原有素养基础都大不相同,却都要达到培育具有共同的“高素养”这一目的,在国家没有做出明确分层要求和科学表述之前,这个“高素养”应当怎样相识呢?笔者认为,经过几年的学校生活,不同级别学校的学生在其毕业时所获得的“素养”不行能是相同的,而所谓“高素养”也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此表述既应是一个静态的即时水平要求,更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求。从静态水平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素养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品质构成,所以本要求在于,构成学生素养的这些品质经过学校教化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训练都必需具备,最重要的是不能存在缺项,这是从全面性角度提出的保底性的至少规定,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坚固而稳定的基础性素养,从而创建一个起点,一个为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接着向更高水平进发的起点。凡是能够站上这一起点的,可以把他称为“有素养”的人。从动态过程的角度来看,在赐予学生全面的基础性素养教化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文化课程学习和文化氛围熏陶,结合专业学习和实际教学,特殊是实践教学及各种课外和社会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与义工服务)的开展,使学生的整体素养有在安排的指导下,逐学期、逐学年有所提高,并不断得到固化,从而让学生在校的几年中始终行进在素养提升的台阶上。凡是能够行进在这一台阶上的,都称其为正在走向“高素养”的人。那么,一个成长中的学生,其完整的素养结构究竟应当包括什么呢?笔者认为其结构可以用四种品质,三类行为,两大要素,一个习惯来概括。1四种品质笔者认为,一个人至少应当是既能做人,又会干事,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的人。所以,其最基本的素养应包括文化、道德、实力、健康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文化为基。因为“文化确定人们的心智,确定人们的思维方式,确定人们的价值取向,甚至确定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接受文化教化就成了学生获得做人的各类教养从而成长为人的必由之路和必要前提。由此可见,没有经过文化教化的人,不行能是一个有素养的人。正因为这样,有文化和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就成了人从较低素养向较高素养进步的不行或缺的条件,因此一个人的文化涵养状况自然就成了他全部素养获得与提升的基础。“崇文”让人成长为人,成为有人性的人,成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成为会做事的人和能把事做好的人,成为有益于他人的人。其次,德育为先。“道德品质不单是个人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人的品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一个人假如树立了道德价值标准,那么他就会在表现自己主动性的全部行动中遵守总的方针”。因此,品德在一个人的素养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而且是凝合全部素养各构成部分的结合剂,是指导一个人构建与提升自己素养的航标,是照亮一个人展示自己素养的火炬,是衡量一个人素养水平凹凸的尺度。一个有素养的人,肯定是一位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才有可能成为高素养的人。努力提高道德相识,主动陶冶道德情感,刻苦熬炼道德意志,逐步确立道德信念,高度重视道德行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素养具备丰满的灵魂。“尚德”,让人成为好人,成为和善的人,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成为可以不断获得华蜜的人。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