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声乐教学多样化的重要性探索(共3080字).doc
-
资源ID:10033924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当代声乐教学多样化的重要性探索(共3080字).doc
当代声乐教学多样化的重要性探索(共3080字)当代声乐教学多样化的重要性探索 摘要随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传统的“一对一”声乐教学模式已经显现出诸多弊端。当代的声乐教学应避免过于单一的教育形式,应积极改革,努力促进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的推进,打破陈旧教学思想的制约,推陈出新。关键词声乐教育;单一化;多样化在深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与教学目的已经发生改变,它不单单是教会学生一些声乐技巧,更要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感知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但是现代声乐教学多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缺乏活力。声乐是一门具有很强规律性的应用科学,教学模式单一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现代化的教学思维来对待声乐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声乐课堂的教学水平。一、单一化声乐教学方式的弊端传统的声乐课一般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有针对性地、准确地完成教学,这是因为早期我国学习声乐演唱的学生比较少,这就造成当时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但是随着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喜爱程度逐渐增加,学习声乐演唱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教育资源又相对匮乏,很多声乐教师在这种形势下依然还采用固有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更多学生需求,并且这种形式过于单一化,缺乏交流与活力,不利于教学的纵深展开,教学比较封闭,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二、声乐教学多样化的必要性新时期的声乐课堂其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以加强学生的艺术品质、艺术修养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应该抓住学习音乐学生的性格特征,如活泼、开朗、不能够长时间钻研等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音乐道路更加开阔。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心理波动,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例如科学把握前15分钟、后15分钟,科学地应用集体教学、单独授课、多媒体教学等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锻炼表演、合唱等综合能力。声乐课程占据了整个音乐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甚至很多学习演唱的学生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声乐的知识。单从声乐演唱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会美声唱法、声乐理论知识、音乐技巧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时刻加强自身动口与动脑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新颖的教学模式。三、实现声乐教学多样化的举措(一)以集体教学为主、单一教学为辅集体教学更加适合当前的教育现状,面对各个学校的扩招,很多学校都是采用大课、大房间、集体授课的形式,而当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则应因人而宜进行单一化的指导。例如对于声乐理论基础知识这类型的课程可采取大课教学。这种理论性课程适合直接进行大面积的授课,利用大课学习了解发声器官构造、发声姿势和呼吸的小技巧,集中讲解发声练习、技巧等相关知识,这种集体练习可以使学生间相互促进、相互沟通。对于一些技巧性、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单独教学,当然在选择拔尖人才的教学中也是比较适合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二)丰富实践课堂教学丰富实践课堂教学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实践课堂一般分为声乐观摩实践和汇报展示课堂两种形式。声乐观摩实践课堂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声乐知识的理解。要多为学生创造声乐观摩机会,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探索,融为己用。教师寻找的作品要经典,具有代表性,注重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汇报展示实践课堂,其实就是教师要求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也叫作每周成果汇报。教师设定每周、每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式的汇报,每个学生都在台上讲述本时间段自己都干了什么,有哪些进步,有哪些缺陷,并进行舞台实践演唱,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之间交流,又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教师有针对性地将一些各方面能力相当的学生安排到一组,例如把几个嗓音条件、唱功唱法相似的学生合并到一组,这样既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促进。而在小组教学中,教师针对一组中的共同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选择曲子上,教师也可以分组、分难度、步步推进,兼顾到每位同学。小组之间更是可以在学习中合作练习,也可以辅助练习,这样可以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四)应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声乐教学尤其是一些大课的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学生直接通过白板屏幕就可以了解歌曲背景、歌曲技巧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一些视频、音频的播放,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声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时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要扮演辅助、引导、指导的角色,并且在课堂注重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很多时候声乐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课程中难以把握自己的地位,教学手段的过度应用,教师演唱的时间过长,教师讲解的时间超出学生练习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师在课程中极易忽视的问题,而有时候也正是这些细节的把握不到位,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倒置。教师在上课中要不断提醒自己,课上也要注意尺度,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讲完,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转变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的束缚,在教学中时刻以引导、辅助教学为主,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声乐教学的多样性与新观念。当代的声乐教学应避免过于单一的教育形式,应积极改革,努力促进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的推进,打破陈旧教学思想的制约,推陈出新。参考文献:1王江浅析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J艺术科技,2013(2):2192董华声乐:语言的N种表情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3黎启蓉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学周刊,2017(13):209-210.4马笛浅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X):194-195.5蒙玲玲“自然歌唱”理念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实施的必要性J音乐创作,2016(4):178-179.6辜小飞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化探讨J北方音乐,2016(1):115.7刘洋洋新时期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化探讨J戏剧之家,2015(23):180.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