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究.docx
2022年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究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化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就会受到老师的确定和表扬,而回答错误或提出荒谬的问题,则免不了要受到指责和讪笑。而对不断的指责和讪笑,于是就出现了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主动举手提问的学生越来又少的现象。加上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 一、创设质疑氛围,诱发探究爱好 要将“质疑”引入课堂,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应当是学生的权利。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营造主动、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同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师生关系”为“挚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彻底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敢想敢问。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老师应以激励为主,消退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忱。假如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探讨,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体验质疑过程 问题总是源于某种情境,生动详细的情境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 1、创设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问题情境 数学学问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学习数学是依据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主动地加以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利用学生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新旧学问的连接点上,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有意不说,让学生去提出,从而把学生引入“探究发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了问题,思索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索才有动力,创新意识才能产生。 2、创设富好玩味性的问题情境 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还应留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例如计算“被除数、除数的末尾有0的余数的除法时,学生往往漏掉余数中的0,如何有效地防止该可题,同时又能在导入新课时诗发学生的爱好,我一起先就讲了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一天,猪八戒到花果山去玩,恰好孙悟空不在家,八戒就带着20只小猴子去摘了90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八戒对小猴们说,你们一共20人,按理每人得4个,剩下的1个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不信任,还列了一个算式,小猴们们看了看算式,认为没错,就都拿起分得的4个桃子跑开了。没多久,悟空回来了,知道这件事后,便斥责八戒不醇厚,欺瞒小猴子,八戒吓得连连求饶,可小猴们都弄胡涂了,直到悟空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小猴们听,他们知道上当了。好玩的故事,以及对可题处理的晰讲解,同学们尽然杜绝了“漏掉余数中的0”的错误。 3、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老师要擅长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加自信念。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必需要有挑战性。要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即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王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些校服,他带的钱假如只买上衣,恰好能买40件,假如只买裤子恰好能买60条。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多少套这样的校服?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索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敏捷性。 4、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 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要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动身,创设学生熟识的生活问题情境,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有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四周熟识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走出教室,带学生参观学校伙食团,提出下列问题:甲乙两台抽水机共同工作5小时,可以把整池水抽完,假如甲台工作2小时,乙台工作3小时能抽完整水池的7/15,甲单独抽完整池水需几小时?学生对这些问题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爱好。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帮助他们从中体会到数学服务于生活中真实的目的,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明确学习目的,共享释疑欢乐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短暂还不行能甚至是完全没有实力解除的。学生发觉、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教学中必需解决的问题。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假如对学生的质疑束之高阁,将压抑学生的主动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假如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探讨,老师起组织作用,得出正确结论必定会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生问:“为什么要把0除外?”师:“(若有所思)是啊这正是今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谁来口答?”老师的话既确定了这个学生的发问,又唤起了全体学生探究的热忱。 总之,数学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让质疑在教学中熠熠生辉,使学生在课堂上情愿提问、敢于提问、擅长提问,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和发展,推动学生解决问题实力的提高。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