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泻下药——大黄”的教学设计及实施.docx
-
资源ID:10037790
资源大小:23.3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药学·泻下药——大黄”的教学设计及实施.docx
“中药学·泻下药大黄”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摘要 围绕“主导-主体”这一教学模式,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熬炼学生辨证选药的思维和合理平安用药的意识。以泻下药大黄为例,依据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以问题为核心,结合情境导入法、直观法、案例导入法、探讨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爱好,培育临床思维,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实力的养成,同时有助于对老师综合素养的检验。 关键词 中药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泻下药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31008-0158-04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 dominated-students centered" teaching mode, through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designs, could inspire strong interests on study, promote well-cultivated study habit, foster the thinking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lay solid emphasis on appropriate and safe drug selection. The article, providing the example of Dahuang, a famous purgative Chinese medicinal, according to every element of teaching design, applied multipl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situation introduction, direct introduction, case analysis, intro-class discussion, in order to inspire study interests and set up clinical thinking, thus upgrading independent study capabilities of learners and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eachers. Key words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method; Purgative Chinese drug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从专业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重要桥梁,对于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课起重要作用。但是中药学在详细授课时,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枯燥1。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问结构,发挥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好地驾驭中药的功效和临床应用,提高学生临床“辨证选药”的实力,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至关重要2。 笔者对泻下药大黄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围绕“主导-主体”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教学设计,施之于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爱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3。 1 教学内容分析 中药学作为连接基础和临床的一门桥梁课程,要求学习者重点驾驭中药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本教学单元主要讲授泻下药大黄。大黄是泻下药章节须要重点驾驭的内容,功效比较多,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炮制方法多样,给学习者带来肯定的学习难度。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植物形态的图片和中药饮片标本,先让学习者对大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同时结合目前临床中含有大黄的中成药,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常常被运用的药物,引起学习者的共鸣,有助于驾驭大黄的性能和功用。通过复习总论中炮制章节的内容,加深其不同炮制品种功用的理解。对于大黄作用的现代机制探讨,可设置特定问题,让学习者学会如何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找到答案,有助于培育学习者的自学实力,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爱好4-5。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2.1 学问基础分析 中药学的教学任务一般在高校二年级,学生已经驾驭了肯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学问,具备了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学中药物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机,为驾驭药物功效和辨证选药奠定了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各论第三章的重点药物,前面通过中药学总论的讲授,学习者驾驭了中药的基本理论;通过各论前两章内容的学习,了解了章节结构。通过学习泻下药的章节概述,基本驾驭了泻下药的共性,包括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留意等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共性首先推导大黄的某些性能和功用,增加学习者的自信念。大黄是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运用的一味中药,学习者对其有肯定的认知,学习爱好较大,从而可以顺当地完成教学工作。 2.2 学习者心理分析 回顾既往中医临床专业的教学状况,发觉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一般存在以下三种状况:一部分学生的主动学习实力较强,学习热忱高涨,比如笔者所在院校有一个“扁鹊医学社”,这个社团的学生特别酷爱中医,课下自学中医经典著作,在社团内部常常会组织一些学术讲座或内部沟通的活动,因此参与这个社团的学生思维很活跃,上课时的专注力比较集中,擅长思索问题,能主动发表自己对教材难点的看法和建议。一部分学生虽然热忱也较高,但是简单死读书,对于有些问题不能融会贯穿,不能举一反三。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觉得中医理论很抽象,本身就不感爱好,再加上学生都有肯定的惰性,只要不是硬性规定的任务就不主动完成,所以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忱都会有所降低。 虽然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同,但是中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便秘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大黄是常用的泻下药,学生及其家人也多有运用大黄类泻下药的体会,教学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们的学习热忱会比较高。尤其,学生在学习完中医诊断的学问后,辨证选药的求知欲很强,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驾驭大黄治疗便秘的特点、适用大黄的人群以及长期运用大黄的副作用。 2.3 学习实力分析 现代高校生多具备肯定的网络信息查询实力,上网是每个学生都津津乐道的事情,尤其当前手机网络的热潮,学生在课上用手机上网的现象特别普遍。因此,投其所好,依据学习内容就大黄的作用机制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课上实时查询,既解决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又培育了学生运用网络解决问题的实力。课余时间,还可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古籍或现代书籍,总结大黄的临床应用,撰写读书笔记,培育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的实力。 3 教学目标 3.1 学问目标 驾驭大黄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运用留意等内容;熟识大黄的来源;了解大黄的现代探讨概况。 3.2 技能目标 相识大黄的中药饮片,能够运用所学中医诊断学问分析大黄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机,具有辨证选药的实力;结合长期运用大黄会导致继发性便秘、慢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等副作用,培育学生合理平安用药的意识6-7;通过查询大黄现代探讨概况,熬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获得学问的实力。 3.3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爱好,坚决从事中医行业的信念,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培育良好的沟通实力。同时结合一些减肥人群目前常常运用大黄的泻下作用,提示学生采纳科学的减肥方法,不能盲目地运用减肥产品,滥用泻下药。针对学生的专业学问特点,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看法和学习习惯。 4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内网,图书馆,药材原植物图片,药材饮片,学校药植园。 5 教学重点和难点 5.1 教学重点 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执业资格的考试要求,将大黄的来源、性能、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运用留意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5.2 教学难点 将大黄的临床应用及不同炮制品种的作用特点作为教学难点,主要是因为:大黄的功用较多,而学生对大黄泻下的作用比较熟知,简单有定向思维,对其他功效不易理解驾驭,如大黄功用中有一个治疗湿热泻痢的作用,大黄主要作用是泻下攻积,原来已经有泻痢的症状,还要用大黄的泻下攻积作用,学习者不简单理解。大黄的炮制品种较多,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作用特点有别,中医专业的学生以后大多从事临床工作,必需精确驾驭各炮制品种的临床应用,才能做到合理、平安、有效用药。 6 教学策略 采纳直观教学法,通过中药饮片、植物图谱、原植物形态的视察,激发学生识药的爱好;结合观看中药炮制、鉴别及制剂方面的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接触大黄的真伪鉴别、炮制、制剂的方法和要点,有利于加深对中药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的理解和驾驭8-9。采纳启发式和提问式的教学法,设计肯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索问题,结合中医理论,复习大黄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驾驭大黄的临床适应证,培育辨证选药的思维。通过选择相应的病案,测试学生对大黄临床适应证的驾驭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刚好分析、订正10。通过设计试验示教环节,同学们可以直观看到应用大黄及与芒硝配伍后动物排便时间缩短,排出大便颗粒增加等现象,有利于同学们对中药泻下功效的理解以及中药配伍疗效的直观感受;同时,通过对比新陈大黄的泻下作用,可订正中药无限期放置贮存的误区11。 7 教学活动过程 7.1 课前预习 老师在讲完泻下药章节概述后,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预习教材中大黄的相关内容12。预习问题:学生分成小组收集含有大黄的中成药说明书,总结中成药的功效和适应证。针对教材中涉及的疾病,回顾相应疾病的病因病机,理解大黄治疗相应疾病利用的是哪些功效。回顾中医基础理论的学问,回答大黄为什么能治疗痢疾。结合总论中关于炮制方面的学问,理解不同炮制品种的作用区分。结合现代探讨,理解大黄泻下的作用机制以及运用方法。每个小组均要撰写学习报告,以此作为平常成果,与期末考试成果一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13。 7.2 课堂讲授 针对预习结果进行课堂探讨。利用药材饮片和植物图片导入教学内容,结合课前预习的问题讲解并描述大黄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运用留意等内容。总结大黄的重要学问点。 7.3 课后作业 课后自行到学校药植园视察大黄的植物形态。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利用校内网以大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材料,总结大黄的现代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列举典型案例,以小组形式进行病案探讨。 8 教学评价和反思 中药学的学问点比较多,纵横均有联系,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纵向讲解外,让学生记忆每味药的学问点,还要横向对比、归纳总结,为熬炼学生辨证选药的思维实力奠定基础14。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和自我导向学习的实力,主要采纳解决问题学习法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爱好,激发学习热忱,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让学生自己或是以小组的形式查阅资料,找寻答案,这样既能扩高校生学问面,又能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实力;或到学校标本馆、药植园、安国药材基地及交易大厅等场地,辨识中药饮片形态及原植物形态;或通过一些相关学问的视频,中药谚语、典故等吸引学生留意力等15-17。同时将前期课程所学学问和中药功效、应用相联系,充分体现了中药学课程的桥梁作用。通过视察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课下与学生沟通,查看学习报告或学生作业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实现以上教学效果的评价。 本节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主导-主体”这一教学模式,老师以布置任务、提出问题的方式,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教材内容阐述大黄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运用留意,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学生依据问题、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18。课后支配大黄现代探讨概况的查阅,有助于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自主学习的实力;以小组的形式探讨病案,培育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看法和建议的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辨证选药思维。这样的教学支配,变更了以老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对于一些学习热忱不高的学生,能起到督促和引导作用19。良好的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须要留意它的系统性、合理性、连续性、敏捷性和艺术性,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依据教学反馈和学生特点的不同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须要与学科其他老师进行沟通和沟通,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一样性20。 参考文献 1 欧莉,卫培峰,苗彦霞.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探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26:2376-2377. 2 戴风明.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的关键J.教化理论与实践,2022,32:6-8. 3 徐桂枝.基于“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的VB教学设计方案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22,274:155-156. 4 何大群.课堂实践与网络三位一体的中药学教学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22,10:376-377. 5 吴依娜,李耿.实训教学在中医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化,2022,11:103-104. 6 陈建永,潘锋,张涛,等.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的试验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15:436-437. 7 杨金华.临床医师应慎用大黄及其复方制剂J.中国好用医药,2022,7:230-231. 8 韦乃球,郝二伟.“直观教学法”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2,9:145-147. 9 袁颖,金素安,郭忻,等.拓展性学习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学习评价的探究J.中医教化,2022,32:24-25,74. 10 秦莉花,陈晓阳,李晟,等.应用案例导入法,提高“中药学”专业教学效果J.长沙高校学报,2022,27:117-118,130. 11 杨敏,蒋淼,闵志强,等.试验示教法在中药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中药与临床,2022,6:52-53. 12 王雪梅,林丽,何丹,等.中医诊断学“表里辨证”教学设计与实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22:42-43. 13 刘立萍,任艳玲,李然.以专业为先导在中药学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探讨J.辽宁中医药高校学报,2022,15:267-268. 14 周静,杨卫平,云雪林,等.中药学课堂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22,25:480-481. 15 王君明,贾玉梅,崔瑛.基于解决问题学习法的中药学教学方法J.药学教化,2022,27:48-50. 16 李耿,吴庆光.广州中医药高校“中药学”实践教学法探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2,9:150-152. 17 曹丽静,张一昕,李春香,等.中医临床专业中药学实践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报告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2,27:45-46. 18 张建桥.再论师生关系J.教化导刊,2022,487:15-18. 19 宁艳梅,杨韬.“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22,31:80-82. 20 郭红霞.教学设计的价值提升:从教学竞赛走向一般课堂J.现代教化技术,2022,24:30-35.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