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合作式学习”在高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x
-
资源ID:10042397
资源大小:22.6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技术条件下“合作式学习”在高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ocx
信息技术条件下“合作式学习”在高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合作成为将来经济发展的主题,高校课程中开展“合作式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合作化的学习环境获得学问,而且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实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使这种合作可以超越时空,获得无限丰富的全球化资源。通过分析信息化技术下“合作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践探讨从信息技术、学校协助管理、成果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改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合作式学习;过程评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3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2022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化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需予以高度重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在教化中的深化,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化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不仅使社会更加开放,而且使教化资源更加简单获得,学习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特殊是对广阔须要接着教化的学生,信息技术的这种跨时空特点,给学生兼顾工作与学习供应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超越传统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自由限制学习内容、进度,自由选择老师,自由参加全球各地老师的沟通,通过在线方式与老师探讨感爱好的话题,享受到与在校学生一样的教化环境。教化信息化不仅为参加接着教化的学生供应了极大自由度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老师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微课、MOOCs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由以往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注意因人施教,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建性学习实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是培育团队合作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合作学习是合作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获得新学问、形成新学问结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沟通,同时有利于学生通过沟通对新旧学问的吸取巩固,产生学问的碰撞或者灵感的火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团队中其他同学、老师甚至与课堂以外其他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合作,对生成的理解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化。何克抗教授在解读美国传播与技术探讨手册时也特殊强调,“学生学习成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文章在探讨高校网络课程协助教学中也发觉,在颠倒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对学习成效有重要影响。 二、高校接着教化中信息化“合作式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支持不足 信息技术在教化中的应用和发展,为现代化学习方式的开展供应了条件,用于教学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诸如多媒体计算机、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等硬件系统,还包括各种教学演示工具如PPT、视频、微课,信息检索工具如谷歌、一百零一度及大量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各大论坛、微群、QQ群等,这些条件为合作学习供应了超越时空的便捷,假如能加以利用,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但事实上,在接着教化学习中这些信息技术运用效果并不佳。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虽然表面上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但由于成本、平安、吸引力等因素,在网络上想获得所需的资料并不简单,比如闻名的网易公开课及各大慕课、微课网站,为了提高访问量,课程内容基本上以经济、文史类课程为主,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课程相对很少,而且主要以概论、导论课为主,很少有完整的体系课程内容,面对接着教化学生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国家精品课程网上有一部分针对性的课程,但却须要付费而且也缺少视频资料,因此访问人员主要以老师为主,学生访问并不主动。 2.学校因素 绝大多数高校内部有大量的图书、微课、精品课程等数字资源,但一般都只限于在校网内部如学校内部数字图书馆运用,学生即使在学生寝室运用都受限,更何况许多接着教化的学生要身兼学习与工作,并不在学生寝室居住,有的学校对接着教化的学生还进行额外的限制,因此接着教化学生运用校内内部资源比例普遍不高。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览室设计以独立查阅、独立工作为主,一般不开设特地区域供小组探讨,學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化学习时,只能先独立查找资料,然后再找教室、宿舍等地方集合探讨,这种方式对合作式学习中灵感的产生有肯定的影响。除去对学生运用校内资源限制,高校对老师课堂教学管理的干预政策也限制了老师推行信息化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3.老师因素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操作者,老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干脆影响合作式学习效果,高校接着教化机构往往没有足够的独立师资,要依靠外来师资,外来师资在信息化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许多老师没有相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化的重要性,参加主动性不高,即使已经建立起的网络课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许多课程网络形同虚设,学生访问量少。另一方面,虽然也有许多老师相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但据文献的581份样本调查显示,在有66.1%的接受过教化技术培训的老师中,63%的老师都是自学或者参与自费培训,32.4%的老师从未参与过培训,老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因此老师信息技术实力层次不齐。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式学习”主动性低 目前我国移动网络的普及率极高,依据202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动端网民数已超过5亿,成为网络信息沟通的主要手段。但如此巨大的信息技术便利并没有提高学生“合作式学习”的主动性,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间沟通缺乏 文献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遇到困难时,在学生群体中,运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询问身边的同学、资料、询问老师、打电话给异地的挚友及其他。对于接着教化的学生,同学间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沟通,同学关系一般比较生疏,所以不同于一般高校学生遇到困难能刚好向同学请教,接着教化的学生遇到困难不能独立解决时,往往会束之高阁,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虽然使时空对沟通的限制几乎不存在,但接着教化学生间的沟通并没有因此增加。文献的探讨也显示,现代学生沟通恐惊程度总体上高于一般人群。实践中发觉学生可能在虚拟的网络中特别活跃,但现实中却因为羞涩、不自信、缺乏沟通技能等缘由,具有沟通厌恶甚至恐惊心理,从而产生回避、退缩的行为。合作式学习不仅须要小组沟通,而且须要与老师和其他学问相关体进行必要的沟通,学生的这种沟通缺乏状态使其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具有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不擅长记录、总结等特点。 2.信息技术技能不足 文献的调查发觉,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更倾向于通过微大众网站寻求帮助,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一百零一度知道或问问占63.64%,专业论坛占16.16%,图书馆网站只占13.13%,而对于其他重要工具比如Microsoft Office、“云课堂”学习平台等驾驭状况并不乐观。由于技能的缺乏,学生在遇到问题不能快速找到专业的解决方法,常规专业检索工具运用实力的不足也降低了学生沟通的效率。 3.学习动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学会学习,学会创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化的主题,合作是将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合作式学习”对培育学生合作精神、交往实力及创新精神的作用是自不待言的,但在对接着教化学生教学实践中发觉学生参加合作学习的意愿不强,虽然参与接着教化学生主观上的希望能够学习新学问、新技术,增加自身实力,但由于时间、精力及自身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学生投入到课外学习的时间特别有限,所以在小组“合作式学习”研讨中就会实行不发言或少发言、少参加的行为,从而使学习效果大大打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加大信息技术支持力度 1.扩大信息技术开放程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式学习”供应了超越时空限制的便捷,虽然不行能完全解决各种须要付费的信息资源的开放,但接着教化学院应保证学校现有资源对参与接着教化的学生无限制开放,如绝大多数学校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图书馆网站及BB平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校可以实时开发、开放移动数字资源,为学生学习供应便利。 2.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培训、宣扬 调查发觉许多学生之所以信息技术技能不足,主要是缺乏相应的指导,绝大多数高校接着教化的教学安排中都没有开设文献检索类课程,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支配。虽然绝大多数接着教化的定位是提升职业技能,但现在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驾驭基本文献检索技巧可以培育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技术、经济等各领域的改变。同时,针对学生在信息摄取方面关注点倾向于消遣、社交,对新信息、新技术、科技的关注度低的现状,从新生进校、老师上课、学生各种活动方面加大对新信息技能的宣扬。 加强信息技术协助工作管理 1.提高老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 文献强调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重要作用,提出课程是教化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实现教化目标的保证,作为课程实施的主导者,老师在课程建设中要实现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信息化“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实施可使课程教学方式从封闭单向向开放互动转变。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首先,须要老师转变观念,提高信息化“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针对高校接着教化学院独立师资少,绝大多数授课老师来自于其他学院,师资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应制定多种激励措施,促进老师实施信息化“合作式学习”的主动性。其次,与老师所属二级学院主动沟通,允许老师在教学改革中犯错误,给予老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削减对教学的行政干预,从教学管理上激发老师的主动性。 2.提高老师信息技术水平 针对高校对老师进行系统性信息化技术比例低,老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应对参加接着教化教授的老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对常规的信息技术如基本的操作系统软件、office系列软件和专业检索软件及一些专业多媒体软件如“图像、声音的采集与处理、“Flash、Author ware课件制作”“网络课程设计、教学网页设计”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及反馈。 变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加强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虽然学习主要是自主的过程,但要达到“自主”,须要一个督促、强迫的过程,人都是有惰性的,当可以通过“滥竽充数”的方式达到目的时,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情愿再努力了,因此完善的成果评价体系就特别有必要了,“合作式学习”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将学问的驾驭程度和获得过程相结合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程度、深化探究实力及参加程度、信息化应用程度,如作者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小组内评价、组间评价、老师评价体系,根据2:3:5的评分比例进行成果核定,从共对180名学生的实施效果来看,这种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评价结果与学问的驾驭相关性也比较高。 2.融入志向教化,建立课堂文化 针对学生在进行“合作式学习”中参加意愿不强,课外学习成果不志向的状况,应当实行堵疏结合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课外学习详细困难,通过建立各种网络沟通平台、课堂沟通的方法,通过专业的分析引导、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刚好解决学生的困难,提升学习动力。作者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发觉,学生对课程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评价,有的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很好玩,特别有用,但也有的学生觉得一点用都没有,觉得有用的学生能提出许多延长性的问题,因此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利用课内外各种平台,建立主动向上的课堂文化,从而引导学生从喜爱课程起先去实现学习目标。 四、结语 “合作式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沟通中获得智力的发展和学问的驾驭,现代化的信息化平台为这种合作超越了时空,使学习效果得到更大的改善。通过实践发觉在实施信息化“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将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信息技术工具融合在一起面临诸多挑战,仍需进一步探讨,以达到更志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教化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22. 2马金钟,赵国宏,徐鹏.基于校内网络教学平台的颠倒课堂教学实践探讨J.电化教化探讨,2022. 3朱成林,吴媚,谢艳秋.高校学生群体信息沟通行为调查探讨J.图书馆学科,2022. 4赵红利.高校生沟通恐惊心理现状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化,2022. 5刘献君.高校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化探讨,2022. 6桑瑜,张忠华.高校青年老师教化信息技术素养现状调查探讨平J.集美高校学报,2022.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