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法制渗透点 [法制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docx
-
资源ID:10048805
资源大小:31.2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英语法制渗透点 [法制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docx
小学英语法制渗透点 法制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 法制教化是素养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也是法制教化的一块重要阵地。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正确、有效地渗透法制教化,不仅能在现阶段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更是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关键词 小学英语 法制教化 潜移默化 渗透中国教化改革和发展纲要指明白当前中小学教化改革的方向,即实现由应试教化向素养教化的转轨。法制教化是实施素养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也应是实施法制教化的主要途径。英语学科是学校基础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应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自身特点有机渗透法制教化,使学生在学习文化学问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化。一、法制教化渗透教学的全过程英语课程标准特殊指出,要寓思想道德教化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思想道德上也受到好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将法制教化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科学问与相关的法律常识融为一体,使学生自然地受到法制教化,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的熏陶。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法制教化。小学英语教材中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等,在法制教化上很有代表性。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法制教化内容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例如在PEP三年级A册Unit4We love Animals教学中,孩子们表现出对动物的酷爱,但他们平常也不乏有无意或有意损害小动物的行为。老师适时地告知学生: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must take care of them. Lets love each other.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挚友,要多关切它们、爱护它们。爱护珍稀动物,抢救濒于灭亡的动物种群,保存和发展自然资源,不要随意乱捕滥捉,以保证它们繁殖后代,代代相传,旺盛发展。2.英语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视察了解身边的事,将语言教学与我们休戚相关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中渗透法制教化,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化效果。例如在学完PEP教材二年级下册Unit4 Lesson34中,老师结合课本内容联系道路交通平安法对交通工具进行介绍,教化学生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在公路上不能拥挤,不能打闹;在回家的路上如遇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或车辆,可用“Dont cross!(不要穿越公路)”、“Dont play in the street!(不要在公路上玩耍)”等句子劝说对方。并通过歌谣学会遵守交通规则:Red light, red light. Stop! Stop! Stop!Yellow light, yellow light. Wait! Wait! Wait!Green light, green light. Go! Go! Go!3.讲解文化背景学问,渗透道德法制教化。谈到文化背景这一文化学问时,首先让学生们知道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环境确定着人们的行为。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PEP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5文化学问中,有关生活习惯的学问。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The fork is on the left. The spoon is beside the knife. The plate is in the middle. 我们中国人用“chopsticks(筷子)”,而国外友人多数用“fork(刀子)、knife(叉子)”。不仅教给学生餐桌礼仪,还要在我们遇到不会用筷子的外国友人时,不要讪笑他人,应表示理解,并对他们尝试他国的生活习惯的志气表示赞扬。二、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化的留意事项1.抓时机。时机几乎是课课存在的问题。英语课有其学科内在的特别性,因此抓住其内在的特别性运用教材内在的教化因素很重要。这就要求老师要通晓教材,统筹支配教化内容。2.讲方式。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寓”思想道德教化于英语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式可采纳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适时地晓之以理是画龙点睛之笔,而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3.求实效。教学中贯彻一个自觉和一个不自觉,即老师自觉地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思想道德教化于英语教学之中,而让学生不自觉地在学好英语的同时,思想道德上受到主动的影响。4.避开牵强附会。老师在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留意适度。德育渗透要水到渠成,避开牵强附会。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法制教化的主阵地,而法制教化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中有安排、有目的地渗透,寓法制教化于英语教学活动之中,才能培育具有基本法律学问、懂得自我爱护、高素养的合格的新型公民。参考资料1.佟丽华中小学法制教化指导读本(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田丽杰浅谈法制教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http:/wenku.省略/view/46f230c7d5bbfd0a7956733c.htm)3.韩学龙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化(http:/wenku.省略/view/b2b557b265ce0508763213d4.htm)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