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经大类基础课的管理学基础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开发研究.docx
-
资源ID:10056563
资源大小:20.7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财经大类基础课的管理学基础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开发研究.docx
基于财经大类基础课的管理学基础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开发研究 摘 要 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化的一个基本和重要特征,在各类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改革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以财经大类专业为基础的主要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却并未统一,以管理学基础为例,探讨在财经大类专业基础课范围内的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开发探讨思路。 关 键 词 财经大类;工学结合;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32 文献标记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10-0032-02 一、高职财经大类专业的人才培育定位 高职财经大类基础课程 依据一般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化专科书目财经大类的分类,笔者汇总了金融管理、国际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投资与理财、证券与期货、农村金融、财务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14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纲要,选择出了6门基数较大的共同类课程。主要是“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会计基础,财政金融基础,统计基础,经济法基础”等6门课程,通过探讨明确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实力标准要求、内容结构、主要内容描述、实力训练与测试、教学资源配置、课程内容连接与职业发展学习指引、教学时间安排建议等课程标准要素,为各高职院校财经大类专业基础教学供应参考依据。本文特殊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例进行探讨分析。 高职人才培育的落脚点 在我国现行高职领域,对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育特殊重视。而如何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来达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标准的开发又尤为重要。将培育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执行标准相对接,通过项目、任务的方式呈现出来,建立以职业技能为培育目标的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财经大类14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与学,以“技能+案例+训练”的形式从实际工作须要的角度动身,突出对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决策管理、团队管理以及执行力管理等管理技能的提炼以及对如何获得技能的指导,使学生正确驾驭管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实力,并能综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实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依据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等对管理类专业相应的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职业实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量,按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为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适用于培育经营管理领域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课程标准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主导任务型、实践型、目标型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驾驭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参加、实践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角色扮演,完成任务目标,感受胜利,在企业管理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主动的学习看法,提高学生的营运管理与操作实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模拟、团队安排、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在分析与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管理学问的理解与技能运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四、管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目标及实力标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育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内涵,驾驭安排、组织、领导、限制四大管理职能的原理及方法,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主动主动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的思索模式,并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会计资格证书、经济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其他资格证书。学生应当达到相应学问、技能与素养的要求。 学问要求:1.培育学生对管理的爱好,驾驭管理的基本理论常识;2.对管理有一个轮廓性的相识;3.懂得合格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4.熟知管理四大职能的基本内涵和详细方法;5.能为实际的管理工作供应扎实的理论指导。 技能要求:1.能陈述管理学的基本理论;2.能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3.能制定系统规划和活动方案;4.能发展创新组织架构,并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要素关系;5.能激励和领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6.能对组织各主要活动环节进行限制以确保活动过程正常运作;7.能敏捷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与方法开展管理活动;8.能不断变通和创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手段。 素养要求:1.酷爱管理工作;2.注意仪表端庄;3.具备敬业精神;4.具备健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态;5.具备亲和力;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7.具备肯定的自修实力;8.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实力;9.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实力;10.具有变通和创新实力。 五、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培育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教学方法根据模块教学要求,采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课时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能够敏捷组合;开展小组化教学,从第一节课起先就组建团队,将团队模拟的任务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利用课余时间,选择部分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访问。主要方法详细如下: 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全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管理类的视频进行播放,同时可借助微课、建立课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增加感染力,加高校生的学习爱好,并最终建立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库。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一方面调动学生查阅世界知名企业的管理实践案例,融会贯穿,综合运用,提升对管理思维的理解实力;另一方面选取较为典型的、较为新奇的能引起学生爱好的案例。案例分析时,多采纳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视察,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应在学生的探讨基础上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情景模拟 以虚拟企业为背景,设计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育熬炼学生的管理限制实力。 角色扮演 给出案例,安排角色让学生扮演,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培育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调查与访问 支配适当的课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去到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并与一线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沟通;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课堂讲座,给学生呈现真实的管理问题。 网络自学 现代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老师依据教学须要,为学生供应学习的资源,包括教材、期刊、视频、管理类教学网站、知名企业网站等。让学生充分获得行业企业的最新信息,了解现实企业状况,学习最新管理学问,思索与分析现实管理问题。 改革管理学基础的传统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指标要与学习目标相一样。依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从学问、实力、素养三个方面进行,采纳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每一个实力单元,提出相适应的鉴定方法和鉴定要求,并通过考核发觉问题、分析缘由,找出提高学习效果的更优途径。1.通过课堂提问、小组作业等考核学生对专业学问的理解及驾驭程度。2.通过团队合作、方案设计、模拟谈判等考核学生专业实力、社会实力、沟通实力、综合素养等。3.通过学生反馈考核老师的教学看法、教学效果等,实现以教促学、以评促教,达到学生老师相互成长的目的。 六、管理学基础课程师资的培育 学习职业教化理论,不断提升教学实力 通过集中学习、自我学习的方式领悟国家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化的方针政策,并学习国内国外先进的职业教化理念,比如工作坊、学徒制等。组织老师参与各种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多与兄弟院校加强沟通沟通,并学习国家示范、国家骨干、课程国家资源库建设院校的先进阅历及方法,结合课程所在专业的状况,推动课程及专业的改革和建设。 促进“双师”队伍的发展,提高老师职业技能 进一步强化老师的实践阅历和技能,支配老师进行不定期或集中下企业熬炼。通过近距离接触企业,实际参加企业的项目运作或顶岗,汲取实战阅历,并第一时间搜集企业案例、行业信息作为教学素材,不仅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提升老师的实践技能,也使得培育的学生能够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 加强校企合作,“双导师”提升学生技能 通过老师下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双导师”教学。引入一线管理岗位的企业人员进入课堂,共享实践阅历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既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爱好,也真正让学生学到好用的技能,为学生进入社会铺设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战朋.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标准探讨J.才智,2022. 2董常亮,周斌.基于综合职业实力培育的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化,2022. 3张蕾.高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经营管理者,2022. 4陈移山.基于工学结合的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开发探讨J.职业教化探讨,2022. 5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探讨J.职教论坛,2022.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