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docx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年级:2020 年 2020 级(高一年级)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二)专业代码740101二、入学要求(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二)招生方式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审批的 2020 年招生计划,编制旅游 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计划。各初中毕业学校学生根据招生条件自愿报名,经学校资格审查合格后录取。三、修业年限本专业的修业年限原则上为 3 年。针对部分学生学力情况,修业年限采用提前毕业、滞后毕业的弹性学制。四、职业面向- 1 -旅游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740101)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1 导游员 导游资格证书 旅行社导游、旅行2 旅行社计调员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社计调、旅行社外3 旅行社外联员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联旅行社导游、旅4 景区讲解员 景区讲解员(初级) 行社计调、旅行社5 展览讲解员 展览讲解员(初级) 外联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展览场馆、 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行社服务 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坚定,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够遵守旅游行业行规,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2)能表现出气质高雅、语言文明、仪表整洁、举止大方、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个人形象。(3)具有优质服务思想,能够为客户提供有帮助、有利、有效的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喜欢的和愿意接受的服务。(4)在进行岗位工作时,能表现出精益求精、 严谨、 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 敬业、 淡泊名利的工匠作风。- 2 -2.基础知识要求(1)能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2)能掌握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3)能够知道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知道唯物史观是科学 的历史观,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4)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5)能认读所学英语词语、识别常用英文标志和常见文体的浅显短文,能使用口语和书面语回答问题、简单描述个人经历。(6)能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 操作方法,具有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 处理、传输的能力。(7)能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 增强体育锻炼与保健意识,了解 一定的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方法。(8)能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丰富审美体验 ,增强感性认识,提升艺术感知能力。3.职业能力要求- 3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4)掌握服务心理学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英语口语表达。(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8)取得导游证、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 1 或 2 种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方向) 旅行社导游(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专业(技能方向) 旅行社计调、 外联(1)掌握旅行社计调、 外联、 网点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2)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3)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销售产品。- 4 - 5 -序号123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1.必修课课程 名称课程目标思想 政治通过思想政治学习,培养 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 心素养,使学生具有政治 认同素养、职业精神素 养、法治意识素养、健全 人格素养、具有公共参与 素养。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 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语文践等活动 ,在语言理解与 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 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 ,自觉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 文化自信 ,树立正确的人 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 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历史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 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 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 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要求学生掌握 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 体现的指导地位,充分反 映,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 有关教育要求,引导学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 课程标准开设,通过阅 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 语文综合实践等学习活 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 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 能力 ,能够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吸收人类进步 文化 ,提高人文素养,养 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 技能人才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 课程标准开设,促进学 生进 一 步了解人类社会 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中华 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 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 系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 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 ;培养健 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 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 工作学时安排14424072学时比例12%19%6%学分折算8154- 6 -456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 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 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 养 学 生的 计算技能、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 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 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 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惯、实 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 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 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 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 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 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 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 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 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 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 好的惯,提高自主学习能 力;引导学生了解、 认识 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 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 基本操作、 办公应用、 网 络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 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 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 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 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 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 机 ,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 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和生活打下基础。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 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职 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 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具 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形成在继续 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 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 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 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 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 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 ,增强创新 意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能人才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 培养学生日常交际用语 的英语听说能力,掌握英 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正确发 48 个音标及知 道常见字母组合音标,能 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 自己的情感,能用一定阅 读技能技巧 ,读懂一些英 语短文;能用所学的词 汇,进行简单英语的应用 文写作。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 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 设。 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信 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吸 纳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 , 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 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 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 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 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 高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 感与行为能力,为就业和 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14414410812%12%9%886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 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 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 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 知识产权意识,了解遵守 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 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 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 术活动。让学生具备选择利于提 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 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 能人才。效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 生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 的体能素质水平。能基本 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 不断提高运动能力。能让 学生具有改善与保护身 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 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 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开设。通过传授体育与健 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 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 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 锻炼的习惯 ,形成健康的体育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 ,懂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全人7 与健 康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 简单方法。能让学生具有 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 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 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 理冲突。能主动关心与帮 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 炼过程,培养“ 竞争、团 结 、 友谊 与 合 作 ” 的精 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 调沟通能力。格 ,强健体魄,具备身心 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 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 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 人才。144 12% 8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 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 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 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 术鉴赏兴趣。使学生掌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 艺术课程标准开设。 引 导学生参与广泛的艺术 学习和活动,掌握不同艺 术门类的基础知识、技能8 艺术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 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 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 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 鉴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艺 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和原理 ,丰富审美体验 , 增强感性认识,提升艺术 感知能力;关注艺术与社 会生活、 艺术与劳动生 产、 艺术与历史文化、艺 术与其他课程和专业的36 3% 2- 7 -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 有机联系,发展艺术鉴赏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8 -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 的意识。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序号1232.限定选修课课程名称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主要针对中等职业 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 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 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 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 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 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就 业观念端正,掌握职业发 展与就业基本技能,能理 性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溶为一体的高素 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 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传统优 秀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 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 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 尊心、自豪感。将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通过每周开展学生劳动实训课,强化学生劳动意 识,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基。3.任意选修课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创业与就业要 求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 和标准。教学内容模块化:结合中职学生在职业 发展与就业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要求,将课程内容 整合为职业价值观、职场 道德、职场礼仪、职场沟 通、职场协作、时间管理、 情绪管理七个主干模块。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 新组合教学内容,合理安 排实训教学。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孝经大学 论语等传统经典 ,以 传递人文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学会如何为人处 世 ,学会什么是孝道, 学 会什么是忠义等,拓展学 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 , 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 人文知识。遵守在岗劳动各项规章制度 ,服从内保管理,完 成岗位安排各项工作任务,树立劳动伟大、劳动 光荣的意识。学时安排363672学时比例3%3%6%学分折算224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学时 安排学时 比例学分 折算1普通话提升字词朗读准确度,能 有效沟通,流畅表达。字词音准练习,朗读语速 和语感技能训练。363%22心理健康正确认知自我,增强自 信,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开展案例式、情景式教 学,引导学生自立自信。363%2(二)专业技能课程1.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旅游行业工作的基本技 能,掌握旅游服务独立工作、 沟通协调、解决问题、信息 处理、导游词演说等能力。 紧扣旅游服务岗位的要求, 设计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 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根据企 业调查和职业资格考证的要 求,设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 的课程项目;基于旅游服务 各工作岗位等特点,设计教 学方法与训练方法;按照完 成工作任务的形成性过程和 结果,设计考核方案。规定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 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 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 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 有诚实、守法、守信、 善于 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 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 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 任务及其研究对象 ,全面了 解课程体系、结构 ,对旅游 服务心理学有 一个总体认识。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心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业性质、 构成、特点、意义和作 用 ,了解世界、我国旅 游业的调控政策和最新 旅游发展动态,能在工 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 服务、 管理和决策。了解旅游法等法律、 法规的相关内容 ;掌握 景区、旅 行社、导游、 旅游安全、旅游投诉、合同纠纷、旅游出入境 管理等相关法律、规范; 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法 律知识维护权益、规避 奉献 ,为将来胜任工作 打下基础。了解旅游者的旅游行为 和心理规律,掌握影响 旅游者决策 行为的心 理因素,能运用心理学 知识提高服务质量 ,培 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课程 名称旅游 概论旅游 政策 与法 规旅游 服务 心理 学学分 折算242学时 安排367236学时 比例2%3%2%序 号123- 9 -10 -456旅游地理服务礼仪导游基础理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服务 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 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使 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 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 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实践能 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 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服务,为毕业后更好地从事 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的地域 分异规律, ,能够进行旅游资 源调查与分析,学会进行旅 游线路设计、旅游目的地形 象设计,同时培养学生多学 科,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 能力,具有生态保护意识与 创新设计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 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心理,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陶 冶学生的职业情操,使学生 具有较强的表遝能力和人际 沟通能力,熟悉不同岗位群 的礼仪需求,提高学生的综 合职业素养。培养客我关系, 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抗 挫折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导游工作 必备的各方面基础知识,理 解其中的基本概念、 文化现 象、 景观特点、掌握其中的 历史过程、 民族风情、风物 特产使其对导游人员业务素 质要求有 一基本认识,以提 高学生的导游讲解水平和应 变能力。质。了解国内主要旅游的地 分区知识;能简介国内 主要旅游地概况及当地 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掌 握国内著名旅游资源、 旅游线路介绍技能,能 够为游客推荐跨地区的 旅游线路产品。了解在日常交往中的基 本礼节,掌握对务岗位 上的礼貌服务要求,掌 握商务接待礼仪的基本 要求和规范,能在岗位 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展示 良好形象,提升文明服 务能力,为职业生涯发 展奠定基础。了解中国历史,旅游地 理、 民族风俗、古代建 筑、古代园林、宗教文 化、饮食文化、文学艺 术、风物特产相关的基 本知识,提升学生在讲 解和对课表达中的文化 内涵;掌握对文学艺术、 古代建筑、古代园林的 基本赏析能力;能运用 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能 帮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72361083%2%5%426-11 -78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 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旅行 和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社运 的旅行社运营业务操作的基营实 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务 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 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创新设 计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 中国 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接待、管 旅游 理、开拓海外客源所必需的 客源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相关 地概 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际 况 岗位的适应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了解和尊重当地民俗和 宗教。了解旅行社行业发展动态、旅行社的业务范围、旅行社的 成立程序、 部 门组成;掌握旅行社宣传、外联、计调、接待、 财务等职能部门运行的 基本工作流程;能开展 旅行社基础业务;为将 来从事旅行社经营管理 打下基础。了解中国主要旅游客源 地的自然地理、 历史人 文、政治经 济、文化、 民俗、旅游业等常识, 掌握旅游业发达国家和 地区的经验,学会在服 务中尊重客源地的风俗 习惯 ,能够为不同国家、 地区的游客提供有针对 性的优质服务。72 3% 436 2% 22.专业(技能)方向课程(1)旅行社导游课程目标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明确 导游的服务程序及服务规范,掌握导游工作必备的基 础知识。通过实践训练,使 学生逐步获得导游工作各项 程序所需能力 ,初步具备独 立带团能力。教师通过言传 身教,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 氛围,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 热情,使学生树立和强化良 好的职业道德。经过知识的 积累和实践的锻炼 ,全面提 升学生的导游职业技能和综 合素质。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导游服务 在现代旅游服务行业中具有 重要地位和作用,掌握导游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地陪、全陪导游的 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不 同类型景观 的特征和 讲解技巧、方法 ,熟悉 接待过程中游、行、 住、 购、食、娱、旅途服务、 突发事件应对各环节服 务的实施步骤,为实地 导游夯实基础,形成熟 练进行标准化讲解的能 力掌握合格导游员应具备 的条件和素质,树立良 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掌课程 名称模拟 导游导游 实务学分 折算44学时 安排7272学时 占比3%3%序 号12-12 -34旅游危机管理旅游美学工作服务程序与规范知识、 服务技能技巧,并具备导游 带团过程中特殊问题的处理 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本门 课程教学,使学生技术更扎 实、思维更灵活、服务更到 位,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 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 业学生具备从事旅游服务危 机管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 能及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 增强学生的旅游安全意识, 提高学生的应急自救、互救 的职业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 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旅游审美 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相 关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 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 生的审美职业素质。握导游员的服务规范和 服务质量标准;熟知旅 游常 识;能独立展开导 游服务,具备独立处理 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应 对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和 游客的特殊需求,为将 来从事导游工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了解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社会安全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旅游社 经营危机的类型和特 征 ,掌握相关的自救常 识、保险常识,掌握游 客在旅游活动中遭遇各 类旅游突发事件时的避 险和应急处置方法 ,以 及特殊旅游项目的应急 常识,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应急自救、互救能 力,防范和化解旅游风 险。了解各类型旅游景观、 文化艺术的美学常识, 掌握对景观 的美学分 析,能进行旅游审美 , 能理解、 介绍、欣赏景 观资源和分析、认识各 种旅游审美对象,提升 人文素质。72 3% 436 2% 2(2)旅行社计调、外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全面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基 本知识,了解旅行社各部门 的运作规律和操作程序,培 养学生的业务管理能力,岗 位操作技巧以及实际分析和 处理能力,为旅游行业提供 符合行业要求的基层及中层 管理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旅行社计调的基本 知识和要求;掌握统筹 安排计划行 程、协调联 络接待单位、 调派导游 员、处理行程变更、 财 务结算等业务技能,提 升熟练开展计调业务的 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 涯、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旅行社服务网点的课程 名称旅行 社计 调实 务旅行学分 折算44学时 安排7272学时 占比3%3%序 号12-13 -34社服务网点实务旅行社外联实务旅游电子商务掌握旅行社服务网点的基本 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 服务网点接待、客户信息录 入、旅游产品销售、接受预 订和委托的操作能力,培养 学生开展网点各项服务能 力,具备从事网点实务的职 业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熟悉外联工作相关知识,掌 握外联岗位工作程序与技 能。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 能够操作外联业务,并且能 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工作态 度,具备从事外联工作的职 业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和 理解旅游电子商务相关基础 理论 ,完善旅游专业学生知 识结构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广泛接触旅游电子商务应用 领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 有知识独立、 创造性地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社 会需求打好基础。基本知识;掌握服务网 点接待、 客户信息录入、 旅游产品销售、接受预 订和委托的操作规程;能运用合同法保护 双方权益;能开展成本 核算和投诉处理,能熟 练开展网点各项服务。了解外联业务的内容、范畴、特点和要求,掌 握市场分析、 线路设 计、业务洽谈、产品销 售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能针对不同销售对象选 择适当的外联营销策略;学会与不同的对象 进行沟通协调,并运用 电子商务开展业务。了解旅游电子商务的发 展历史;了解电子商务 和旅游企业 工作岗位 的融合;能分析旅游企 业供应链;能进行网络 中旅游产品信息的收集 ,完成旅游产品的网 络营销;能独立完成旅 游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中 的基础操作,提升学生 的旅游信息素养。72 3% 436 2% 23.专业选修课程开设学期及学时序号 科目1 2 3 43636361 旅游商品导购2 茶艺3 调酒考核方式技能实操技能实操技能实操4.综合实训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实训 ,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