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评价报告3篇.docx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评价报告3篇 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绩效评价报告第1篇 依据省教化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方法的通知要求,结合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工作实际,比照省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工作进行自评,现将自评状况汇报如下: 一、投入 (1)项目立项 县人民政府已将全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依据省市下发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法,制定了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法;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教化、发改委、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化局,教化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单位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化主管部门成立特地的工作机构,有特地人员负责养分餐的日常工作,办公条件优越,工作经费有保障。 (2)资金落实 年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各项资金落实到位,资金到位率和刚好率达100%。中心膳食补助资金7595万元及地方配套运转经费1100万元均已到位(财预函6号)。 二、过程 (1)项目管理 1.为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市教化局与县教化局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工作责任书的要求已全面得到落实;县教化局与各乡镇(开发区)中心学校签订了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工作责任书,目标责任书重点包含资金平安、食品平安、学生平安三方面的内容。 2.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策宣扬,加大宣扬力度,扩大宣扬效果。年在市民生工程信息网的工作动态、话说民生、图看民生等专栏多次发表养分餐内容,如县学生养分餐开学第一餐、县学生养分餐接着稳步推动、县三化管理做好贫困地区学生养分餐工作、华蜜的养分餐等等。年4月和10月县教化局参与了由县民生办组织,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口开展民生工程街头政策宣扬活动,并制作了县教化民生工程政策宣扬展板,宣扬政策明白纸及宣扬手册。 3.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学校严格根据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食堂供餐实施方案制定的五统一要求中的统一食谱,即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进行全镇统一食谱,食谱带量带价,学校将每天的食谱公示张贴在食堂门口或学校养分餐公开栏处,每日公示内容包含就餐人数、食材份量以及价格等内容。 4.粮油等大宗食材由县政府集中招标选购,中标企业在县选购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教化局与中标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合同中约定供货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 5.食品平安是天大的事,各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平安工作领导小组,详细负责学校食品平安工作;逐级逐校都制定了具体的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不定期开展食品平安培训。年度召开食品平安培训会议2次、特殊是8月27日的培训会,规模达到350人以上,对全县中小学校长、食堂管理人员和仓储人员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多层次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养分改善食堂供餐工作,有效促进学校食堂供餐工作有序、有效、平稳运行,巩固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工作成果。根据要求制定了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食堂供餐校长陪餐制度,陪餐人员由学校当天的值日领导组成,每天按时在学校食堂陪餐,费用自理。陪餐人员每天提前30分钟进入食堂,检查食品卫生、饭菜质量,做到一看,二闻,三尝,确定无任何问题才能向学生供餐,在食堂供餐日志中作好记录。 6.实施养分改善安排的学校在每学期初都上报养分餐受益学生数,由教化局养分办审核、汇总,并且做到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数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学校的学生数如有变动每月底都按时上报学生异动表,来反映出学生的增减状况。 7.县学生养分办每两月制定了工作简报,以便反映和上报本地养分改善安排的实施状况。 (2)财务管理 1.制定了食堂财务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出台了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食堂供餐专项资金管理暂行方法、县人民政府教化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看法、县中小学食堂管理制度等,县教化局养分办每学期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养分餐资金专项督查。 2.项目专项资金足额用于学生养分餐伙食,县政府配套的食堂从业人员酬劳和运转经费均已到位并纳入了年初预算管理。专项资金拨付严格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相关规定执行,将专项资金纳入国库统一管理,实行分帐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不存在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 3.项目资金支出严格执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和手续均符合规定。 4.广泛开展养分餐督查和调研活动,全年开展养分餐专项督查4次,范围覆盖了中心学校、九年一贯制、初级中学、中心小学、村小以及教学点等220学校,并在教化网进行了专题报道,对督查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刚好指出,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三、产出 1.依据省人民政府教化督导委员会省教化厅关于基础教化项目建设及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等截至6月底进展状况的通报,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受益学校和受益学生全覆盖,食堂供餐面达100%。 2.教化局养分办在督查学校中调研了食材价格,并查看了相关食材的供货商资质材料、检疫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等,经随机突击查看供餐单位现场,当日供餐数量和品种与公示菜谱相符。 四、效果 通过县疾病预防限制中心对全县监测学校的学生养分健康状况监测结果看,农村学生的养分健康状况和身心健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养分结构得到优化,学生身高和健康状况等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养分餐不断改善了农村义务教化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认同。 五、工作创新方面 在养分餐实施过程中,主动探究各类创新模式。创新一:学生养分餐资金管理模式-全县推广岔路镇中心学校养分餐资金五专管理。创新二:学生养分餐互查方式-推广户胡镇中心学校校际间互查互评。创新三:学生养分餐财务检查方式-全县学生养分餐财务定期集中互审。 六、自评结果 教化局养分办比照省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绩效评价指标,分项仔细进行自查,自评得分为100分。 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绩效评价报告第2篇 一、投入 (一)项目立项(12分) 1、方案制定与审批(4分) 实施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已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教化局、财政局制定了2022年六安市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法(六教秘202280号),方案实行了安徽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法的相关要求。 2、机制建立与执行(3.8分) 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教化、发改、财政、食药监等部门参与的学生养分改善安排领导小组及工作机制(六政20227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化局,详细负责协调、指导、督查全市养分餐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能严格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县区也建立健全相应机构、机制,确保养分改善安排顺当实施。 市教体局学生养分办公室,有2人负责日常工作,有良好的办公条件,年度预算工作经费15万元。 3、绩效目标状况(4分) 依据2022年六安市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案,明确了县区目标责任,对食品平安、资金平安、食堂供餐率、公示公开等提出了详细要求,做到了细化、量化和可衡量。 (二)资金落实(8分) 1、资金到位率:(4分) 截止2022年10月,国家、省、县区拨付膳食补助资金分别为:104679774.00元、17768339.20元、24924506.40元。资金到位率100%。 2、资金到位刚好率为100%。(4分) 二、过程(40分) (一)项目管理(25分) 1、目标责任书(3分):市政府与试点县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市教体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县区目标责任;试点县区政府、部门、学校和供货企业(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 2、政策宣扬(3分):制定了六安市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宣扬方案,明确了宣扬工作的总体目标,原则、内容和方式。市、县区养分办主动开展民生工程宣扬月活动,在街头设宣扬台,宣讲政策,散发彩页。在市政府民生工程网和市教化局网教化民生专栏,有80多篇报道全市学生养分改善工作动态。8月26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全面宣扬我市学生养分改善工作状况。省教化厅网站和省、市多家主流媒体20余次宣扬报道我市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工作。市养分办下发关于建立学生养分餐工作微信群的通知(六市养分办20222号),市、县区、学校分层建立工作微信群,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家长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向学生家长宣扬政策、公示菜谱、菜品,深受家长的欢迎。经过努力,全市学生家长微信群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3、信息公开(3分):公示国家、省、市、县区养分办举报电话和邮箱;公示市养分餐食品平安突发事务应急预案;公示市养分改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运用方法;公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公示大宗食材招标选购状况;通报督查、巡查、检查状况。 4、供餐准入退出机制(3.9分):各试点县区都建立健全了食堂食材选购进退出机制。大宗食材(粮、油)由县区集中招标选购,全市今年共选购659.31万公斤大米,103.45万升食用油;82所中心校、333所学校食堂荤蔬菜、调料等食材公开招标,实行集中定点选购。建立和实行市场食材价格询价制度和黑白名单进退出制度。 5、食品平安管理(6分):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学校负食品平安主体责任、教化部门负管理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的食品平安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和落实学校食品平安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接连建立家长代表轮番陪餐制度。每学期开展1次养分餐食品平安督查、1次暗访,已发通报、督办函4次,整改通知22份。814所学校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开展争创学生养分改善示范食堂活动,已评出23所,其次届争创示范食堂工作已全面启动。市、县区分级组织食品平安织培训18次,4800余人次受训。市、县区、校逐级逐校制订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主动开展食品平安事故应急演练。 6、信息平台管理(2分):结合全省中小学学籍网络化管理系统,建立了养分改善安排学生实名制信息管理制度,根据在校、在籍、在受益原则,核实养分餐受益学生人数和拨付膳食补助资金,实行动态监管。还根据市民生办要求通过民生工程(学生养分改善)信息管理平台,核实每位学生的身份信息、家长电话信息等。 7、工作通报制度与执行(2分):市、县区建立了工作通报制度,市教化局已发通报、督办函四次,加强对县区养分改善安排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督办。市、县区学生养分办定期以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形式刚好反映养分改善安排实施状况。 8、资料报送状况(1.9分):市养分办刚好、真实、精确地向市民生办报送工作信息、图看民生、工程进展状况等相关资料;向省养分办报送工作安排、总结及双月报等相关资料。国家学生养分办来我市进行学生养分改善安排调研工作,市、县区养分办供应了大量详实的数据资料受到好评。 (二)财务管理:(15分) 1、制度建设与执行(3分) 在自下而上、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六安市学生养分改善食堂财务管理制度(试行)和六安市学生养分改善食堂会计核算制度(试行)。各县区、学校相应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托付第三方审计事务所开展养分餐财务审计,全市31所中心校、519所学校接受审计,审计面达92.6%,对审计中发觉的问题立行立改。 2、资金运用合规性(6分) 试点县区投入食堂运转资金1907.21万元,投入食堂从业人员工资3163.31万元,投入老师午间看护补助411.6万元。国家、省、县区膳食补助资金147372619.60元,均足额用于学生养分改善。膳食资金实行分账核算,并做到专款专用,资金支出手续齐全,原始凭证合规,不准出现白纸条和不合规凭证,大额费用不得现金支付。 3、国库集中支付管理(3分) 各试点县区制定了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专项资金管理方法,专项资金支出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和手续符合规定。 4、监督检查有效性(2.9分) 市、县区教化部门开展了专项资金运用状况督查、互查,市养分办发整改通知22份,通报两份,督办函两份。 三、产出(25分) (一)项目产出(25分) 1、覆盖率(10分) 国家试点县金寨县、霍邱县、叶集区681所农村初中小学,165157名学生享受养分餐;地方试点县舒城县、裕安区341所农村初中、小学,97072名学生享受养分餐,实现了试点县区学校和学生100%全覆盖。 2、食堂供餐比例(10分) 国家试点县区金寨县、霍邱县、叶集区学校食堂供餐数分别为245所、373所、63所,食堂供餐比例均为100%。地方试点舒城县食堂供餐学校172所,食堂供餐比例为100%,裕安区食堂供餐学校164所,食堂供餐比例为97.04%,食堂供餐率位于全省前列。 3、质量达标(5分) 市、县区教化局、食药监局多次对学生养分改善食品进行督查。托付第三方对食材质量进行检测,共抽检25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从随机突击抽查的学校食堂现场当日供餐数量和品种与公示菜谱相符。全市未发生一起养分改善食品平安事故。 四、效果(15分) (一)、项目效益(15分) 1、社会效益(5分) (1)、学校食堂基础建设明显改善。试点县区共投入1.7亿元用900余所学校食堂、小伙房的新建和改扩建,食堂供餐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加快了农村教化发展。 (2)、食品平安有了保障.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了严格的餐前、餐中、餐后全过程的食品平安管理,确保每天26.2万名学生在校就餐,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平安事故。 (3)、资金平安管理得到了加强。全市建立严格的学生养分改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坚持阳光操作。截止2022年10月,国家累计在我市已投入10.02亿元学生膳食补助资金,没有发生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学生膳食补助资金。 2、养分改善成效(5分) (1)、供餐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在校就餐数大幅上升,学生的养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身体素养增加,学生的精神面貌面貌一新,促进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 (2)、培育了学生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小孩有挑食、偏食毛病改了,还养成饭前洗手,不剩饭菜的好习惯。 3、学生及老师等满足度(5分) 食堂供餐老师的工作量大了,但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也削减学生中午接送途中的平安隐患,使家长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对控辍保学及脱贫攻坚起到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好、学得好,深受学生家长的诚心欢迎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通过市、县区学生养分办的随机问卷、电话访问、现场走访等形式进行满足度调查,社会公众,受益对象满足度达90%以上。 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绩效评价报告第3篇 根据省养分办的要求,2022年养分改善安排绩效考核延用省教化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方法的通知(皖教秘2022637号)中的评价指标进行考核,比照安徽省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绩效评价指标量化打分。现把我市自评状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投入 (一)项目立项。我市人民政府、寿县人民政府将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经市政府同意,市教化局 市财政局印发了2022年淮南市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案、经寿县人民政府同意,寿县印发了2022年淮南市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法。 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市教化局等市十二个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养分改善安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教化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有关科室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寿县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设食品平安、资金保障、监督检查、食堂管理、应急处理和宣扬教化工作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的专抓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政府主导、教化牵头、部门合作、学校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依据安徽省2022年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法和淮南经济发展客观实际,市县分别制定了2022年农村义务教化养分改善安排实施方法,设定了细化、量化、可衡量的各项绩效目标。 (二)资金落实。截止评价日,膳食补助资金100%到位。截止12月31日,资金到位刚好率为100%。 二、项目实施过程 (一)项目管理 1.层层签订项目责任书。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供餐企业(个人)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目标任务明确,管理责任落实。 2.加强政策宣扬。淮南市养分办将市县每月养分改善安排主要工作编印成简报,寄往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教化扶贫制作养分改善安排宣扬展板,在各区巡回展出,通过淮南日报、淮南市广播电视台等多种途径,实行多种形式,大力宣扬养分改善安排政策,展示工作成果。 寿县教化局制定了寿县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宣扬方案,日常宣扬和集中宣扬相结合,组织开展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快报、主题班会、横幅等多种宣扬教化活动。寿县电视台拍摄了养分餐民生视线专题片。在安徽青年报、中安在线、安徽教化网、淮南民生工程网等媒体发表养分餐资讯12篇,确保学生养分改善工作家喻户晓,深化人心,效果显著。 3.强化信息公开。市、县养分办将每月养分改善安排实施进展状况分别在市教化局、县教化局网站上进行公示,供餐单位和个人定期公布配餐食谱、数量和价格,学校重点公开食堂经营许可证、内部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带量食谱、饭菜价格、养分餐补助标准等信息,主动接受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保证养分改善安排实施阳光透亮。 4.淮南市、寿县建立并严格执行供餐单位(或个人)准入和退出机制,寿县政府实行大宗食品招标选购,确定纳入养分改善安排的供餐企业(单位)举荐名单,并向社会公示,供学校选择和社会监督。 5.食品平安管理。寿县指定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由专人负责养分改善安排的食品平安工作,各级各单位建立并完善了食品平安保障机制,落实食品平安保障措施;有关各级行政部门、学校制定了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食品平安培训或演练;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学校校长陪餐制度。 6.信息平台管理。寿县教化局结合现有学籍管理平台,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数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控。 7.实行信息通报制度。淮南市、寿县建立了工作通报制度。市县养分办将每月养分改善安排主要工作编印成简报;养分改善安排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按制度规定进行通报。 8.规范报送工作资料。市县养分办根据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要求,刚好、精确、真实报送月报表及各种上报资料。 (二)财务管理 1.制度建设与执行状况。市县分别制定了养分改善安排资金管理运用方法, 严格执行资金管理方法的规定要求,管理运用资金。 2.规范管理运用资金。寿县养分改善安排项目资金足额用于学生养分改善;县应配套资金和食堂聘用人员工资、设备设施购置等费用均刚好纳入了县年初预算管理;实行了分账核算,并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资金支出手续齐全、原始凭证合规,无白条抵账、不合规凭证和大额现金支付等状况。 3.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项目资金支出严格执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和手续符合规定。 4.加强监督检查有效性。淮南市、寿县有关部门2022年开展二次项目资金运用专项督查,对监督检查发觉的问题能刚好整改。 三、项目产出 (一)覆盖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寿县共有269所学校、97687名学生享受养分改善安排,实施学校和受益学生覆盖率达到了100%。 (二)食堂供餐比例。我市寿县共有269所学校,有265所学校,9.4万名学生实行午间食堂供餐,食堂供餐学校覆盖率达分别为98.5%、96.9%。 (三)质量达标。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和养分办在开展食品平安专项督查时,实行抽查食品进货验收资料,查看抽检报告单,供餐食品质量均符合要求;随机突击查看供餐单位现场,当日供餐数量和品种与公示菜谱相符。 四、项目实施效果(项目效益) (一)社会效益。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改善安排的实施,促进了扶贫攻坚工作的顺当开展,减轻了贫困地区学生家庭负担,大大改善了我市试点县农村学生的身体素养,提高了养分改善安排覆盖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加快了农村教化的发展,促进了教化公允。 (二)养分改善成效。我市寿县实施学生养分改善安排几年来,农村义务教化学生养分状况明显改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学生及老师的满足度。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现场走访等形式,对社会公众、受益对象满足度进行调查,学生满足度100%。老师满足度100%。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