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之我见_成本会计实训报告3000.docx
-
资源ID:10083444
资源大小:32.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之我见_成本会计实训报告3000.docx
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之我见_成本会计实训报告300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的方法和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会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亦更为凸显。作为会计专业的骨干课程,目前的教学中存在诸多显性问题,本文将对如何进行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关键词:成本会计 教学 改革成本会计是教化部规定的财经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理论学问深邃、系统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培育并输送既具备会计基本技能,又具备实际动手操作实力的技能型人才。成本会计课程的一大特点便是各种费用的安排方法多、计算量大、计算原理简洁、账务处理简便,按说学生应当能够轻松地达到相关要求。但因种种缘由,学生却普遍形成了成本会计难学、难驾驭、难应用的共识,整本书学完后对成本会计只是个模糊的概念,难以形成清楚的逻辑,因此导致教学效果普遍不佳。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是如下问题所致: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的问题在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目前的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制约因素:1.教材内容滞后,缺乏明确的成本目标20世纪80年头初,成本会计从原工业企业会计课程中分别出来,当时采纳完全成本法,其教学内容仅限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计算。多年来,各院校虽然更迭运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但其内容始终并无改变。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自动化的制造程序、计算机限制的材料处置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企业。目前,各种教材所描述的成本会计目标仍定位于传统的生产成本管理,不能适应改变了的制造环境,理论与实践严峻脱节,不能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另外,成本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就目前而言,许多院校开展了试验室模拟实训,在肯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力。但实训中运用的实训器材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各个实训单元、实训模块相互割裂,未能体现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因而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再照实训教材多以“某某工业企业”为例,事先给出各组模拟数据,学生无需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薄,无需进一步归集与安排生产费用,故毫无身临其境之感,实训便犹如做练习题,因而又缺乏实践性;另外,实训教材往往忽视对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的描述,缺乏对企业组织形式、工艺流程、规模大小、管理要求等的介绍,使学生无从选择详细的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安排方法及标准等,因而又缺乏职业性。宗旨,实训教材的改革也势在必行。2.老师队伍问题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有一部分是近几年通过中职转型、合并、重组而成,原中职老师也便就地干脆转身为高职老师。该老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者较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这种状况与高职教化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另外,各院校新引进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其本身没有从事过会计实际工作,缺乏实战阅历,故而教学资源不平衡,教学也如同纸上谈兵、照本宣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目前,成本会计教学多停留在自然媒体阶段,该阶段一方面限制了教学容量,难以体现会计树状非线性的学问结构,不便于任课老师根据成本会计学问的内在实质进行结构化教学;另一方面,任课老师多采纳“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只顾根据教学安排的进度具体讲解,重点强调,却缺少与学生的沟通、沟通,学生也只是“被”学,对成本会计没有感觉,久之,则失去学习的爱好。自然媒体阶段使得“教”“学”双方都在机械式状况下完成,使学生失去了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效果也自然难以体现。4.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尚待完善目前,各高校对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多沿用传统的期末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核的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学问的干脆考查。详细来讲,考试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学问覆盖面、解答要求等均取决于任课老师好恶,主观性太强。因此,试卷一方面缺乏亲情感,另一方面又难以测试学生的动手实力,达不到客观检测作用,反倒误导学生认为学习成本会计就是“死记硬背套公式”,根本难以体现教学效果。(二)社会问题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是培育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作为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基地,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与协作。然而,现实社会中教化却面临如下尴尬的窘况:1.教化界对成本会计重视程度不够许久以来,教化界始终忽视成本会计的教学。许多教化者往往重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学校也投入相当财力兴建财会模拟试验室、电算化试验室等,而对成本会计没有赐予应有的地位,甚至将其视为财务会计的一个章节,故对成本会计投入的课时、精力、财力、师资等均远不到位。2.校企沟通、校企合作不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才竞争也成为企业成败的一大重要因素。企业聘请成本会计人员时通常要求要有实际工作阅历,到企业后无需培训便能干脆上岗;而作为企业,基于各种缘由,往往不愿接纳会计专业实习生,或虽接纳,又因实习时间短,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性工作,学生自然没有增长阅历的机会。此种冲突境况,有待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广泛合作,为成本会计教学创建良好环境。(三)学生的问题成本会计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本身也有肯定责任,详细表现在对成本会计的理解和看法问题上。依据多年的教学视察,多数学生单纯从学习的角度上会把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看得较为重要,也情愿为此付出较多精力。但个别学生对成本会计了解狭隘,认为它就是简洁的计算,枯燥而无味,因此,接触不久便失去了簇新感,起先迷茫、麻木,课前不看书,课后不复习看法不端正,自然就确定了他难以学好该课程。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一)大力推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成本会计教材应在保留传统成本会计体系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增加成本预料、决策、预算、限制、分析和考核等内容,扩充成本限制战略等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适当增加成本会计的前沿探讨成果内容,如社会责任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时间成本、环境成本、质量成本等,以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