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4、,IL—10水平的影响.docx
-
资源ID:10086003
资源大小:21.1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4、,IL—10水平的影响.docx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4、,IL10水平的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4、 IL-10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纳拉米夫定治疗为比照组,另外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赐予氧化苦参碱治疗为探讨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IL-2、IL-4、IL-10水平。 结果 探讨组HBV应答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比照组,HBV-YMDD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结论 联合氧化苦参碱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血清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10124-0001-03 t of Hepatic, Dong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Liaoning Province, Donggang 11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Matrine oxide combined with Lamivudine on IL-2, IL-4, IL-10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0 case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from Jan 2022 to Jun 2022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3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treated with Lamivudine, and 30 cases of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with Matrine oxide combined with Lamivudine. Clinical efficacy, IL-2, IL-4 and IL-10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HBV response rate, HBV-DNA negative rate and HBeAg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of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BV-YMDD mut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乙肝病毒对肝细胞反复损伤,发展为重症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造成不良预后1。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发展过程中,炎性因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拉米夫定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属于抗病毒药物。但长期用药,有肯定的耐药性,并且简单复发2,3。氧化苦参碱是从生物碱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抗肝纤维化。本探讨分析联合氧化苦参碱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入组前6个月未接种乙肝疫苗,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血清HBV-DNA定量1×105拷贝/mL,血清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2倍正常值上限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赐予保肝对症治疗。比照组赐予拉米夫定治疗,每次101 mg,每天1次,口服。探讨组在此基础上赐予氧化苦参碱治疗,6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疗效评价4 基本治愈:症状体征消逝,肝脏体积显著缩小,脾脏体积显著缩小,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复原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逝、肝脏体积、脾脏体积有所缩小,肝功能复原正常或者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下降超过73%,并持续6个月,肝纤维化指标至少1项复原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逝,肝脏体积、脾脏体积未进一步增大,肝功能正常或者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下降超过50%,并持续3个月,肝纤维化指标有所好转;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1.4视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检测IL-2、IL-4、 IL-10,采纳ELISA法检测,全部操作严格根据说明书进行。视察治疗后两组患者HBV应答率、HBV-YMDD变异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纳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纳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纳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HBV应答率、HBV-YMDD变异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比较 见表1。探讨组HBV应答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比照组,HBV-YMDD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探讨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3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其起病缓慢,亚临床型及慢性型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慢性化。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迁延6个月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反复出现疲乏、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者持续上升,病情迁延反复达数年,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是指病程超过半年,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及乏力、萎靡、失眠、肝区痛等症状,肝脏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肝病面容、肝功能持续异样,血浆白蛋白变更。黄疸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症状,主要因肝脏功能受损,胆红素摄取、分泌、排泄功能障碍等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上升,出现黄疸症状。肝脏炎症、充血、水肿可出现肝脏肿大。乙肝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降解活性不足,导致肝纤维化形成,是乙肝向肝硬化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除此之外,患者还会表现为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内分泌失调等肝外表现。 组织学均有明显改善。所以拉米夫定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也出现较多的临床问题。拉米夫定的主要适应证: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主要表现为HBV-DNA强阳性,定量检测超过105拷贝/mL。通常临床上“大三阳”的患者,病毒复制活跃,因此也是拉米夫定的适应证之一;另外,肝功能损伤的患者,ALT水平上升,也是拉米夫定的适应证。拉米夫定须要长期服药,临床上疗程较长。长期服用有一些不良反应,如病毒基因突变等。患者ALT复原正常,HBV-DNA 转阴,治疗前的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可考虑停药。过早的停药简单导致复发,病情加重。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中的YMDD代表了四个氨基酸,位于乙肝病毒DNA聚合酶上的活性位点,也是拉米夫定所抑制的位点。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病毒为了躲避药物的抑制作用,在YMDD位点上发生基因突变,突变后病毒躲避了药物的抑制作用,所以这种突变事实上是病毒自身的突变,药物起到了一个选择作用。目前的试验室结果显示,发生YMDD变异后,病毒的毒力下降,复制实力下降,复制速度较野生株复制速度慢,或者虽然可以复制,但只能处于低度复制状态。 氧化苦参碱及苦参素主要治疗慢性乙肝及肿瘤、化疗导致的白细胞计数下降或者其他缘由导致的白细胞削减症5,6。具有明显上升外周白细胞计数的作用,白细胞计数峰值出现在首次给药的第4天。氧化苦参碱对体外肝细胞有诱导分化的作用,能够抑制肝细胞分泌甲胎蛋白,削减PLC/PRF/5细胞分泌HBsAg,能够逆转肝细胞的恶性表型,诱导肝细胞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7,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细胞的反复破坏和修复过程中,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组织对炎性反应的自我修复过程,而过度的纤维化导致肝小叶结构变更、假小叶形成,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脏衰竭9-11。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13。在本次探讨中,探讨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比照组,探讨组HBV应答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比照组,HBV-YMDD变异率显著低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讨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比照组,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比照组,说明在拉米夫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化苦参碱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转阴率,降低YMDD变异率,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延缓甚至预防肝硬化的发生14,15。 综上所述,联合氧化苦参碱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清IL-2、IL-4、IL-10水平。 参考文献 1 柳志原,肖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探讨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22,31:212-215. 2 赵文莉,贺新祥,胡勤明.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J. 中国药师,2022,17:1741-1743. 3 邱源旺,黄利华,胡泰洪. 3种方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YMDD变异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2,27:548-551. 4 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17. 5 吴洁,荣大庆,柳青峰,等. 氧化苦参碱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J. 好用药物与临床,2022,17:131-134. 6 任衍菊,张玉萍,金敏,等. 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J. 中国试验方剂学杂志,2022,18:175-179. 7 平键,成扬,许怀栋,等.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体外试验J. 好用肝脏病杂志,2022,10:148-151. 8 陈晓峡,向小庆,叶红.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探讨进展J. 中国试验方剂学杂志,2022,19:361-364. 9 路秀萍.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视察J. 中外医学探讨,2022,10:37-38. 10 范瑞琴,王超.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视察J. 长江高校学报医学下旬刊,2022,11:17-18,21. 11 朱琼香,李小丹.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视察J. 好用肝脏病杂志,2022,18:258-261. 12 曾令兰,罗瑞德,李淑莉,等.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IL-2、TNF-的表达及注射该因子后对肝纤维化的影响J. 中华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21:150-153. 13 李小溪,李波,李筱涵,等. 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血清学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程的诊断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3109-3111. 14 马鹏,孟存英,刘鹏飞,等. 氧化苦参碱对晚期肝癌患者AFP、CEA和CA125影响探讨J. 陕西中医,2022,36:1445-1448. 15 柴宁莉,徐世平,石卉,等. 氧化苦参碱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22,9:16-18. . After treatment, IL-2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IL-4 and IL-10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IL-2 level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L-4 and IL-10 levels of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Matrine oxide combined with Lamivudine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level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Key words Matrine oxide; Lamivudine; Chronic hepatitis B;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