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文本内涵、结构与性质.docx
-
资源ID:10088948
资源大小:18.9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文本内涵、结构与性质.docx
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文本内涵、结构与性质 摘要: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文本内涵、结构与性质等问题至今仍莫衷一是。通过对郭店楚简太一生水14枚竹简文本的内涵辨析,可以得出结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文本原应为“一章两段”结构,第18简与第914简分别成段,同属一章。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始老子特定章节,可以推断太一生水原文本本身不是一个独立性质的文本,它只是原始老子特定章节今本归属第40、42、43、44章内容的传文,相对独立地附录在整篇原老子经文的首部或尾部。 关键词: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老子;字;生殖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3075108011106 20世纪末,湖北郭店出土了部分战国楚简,其中太一生水由14枚竹简构成,保存较完好,内容如下:“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天道贵弱,雀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化心其方,不思相。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厚以广。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楚简太一生水引发了激烈的学术探讨,但关于其文本内涵、结构与性质等问题至今仍莫衷一是。笔者曾结合古代星相学与盖天说历法体系对第18简内容做了初步分析,本文在其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究。 一、太一生水文本的基本内涵与结构 太一生水文本的基本内涵 1.第18简的字句辨析 关于此段文字解读,学界颇有争辩。笔者曾指出:“太一”、“水”和“反辅”、“复相辅”的本体分别为“北极星”、“银河”以及众星围绕北极星的圆周运动,“神明”本指由太阳光照极限产生而不具备更替实力的昼夜,至于“四时”、“沧热”和“湿燥”则指日照最短、最长、昼夜等分的四个日子以及“冬夏”两季和“春秋”两季。形而下层面论述的是星象运行规律和以其基础建立的盖天说历法体系,形而上层面阐述的则是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盖天说宇宙体系。 2.第9简的字句辨析 “天道贵弱,雀成者以益生者”。郭店竹简整理者将“雀”读为“爵”,裘锡圭读为“削”,赵建伟读为“截”。后两者的语义解读大体相同,认为“成”同“盛”,“生”为初生,喻意柔弱,句意为削截强盛者而利益柔弱者。裘、赵两先生的观点发表后,第一种看法似无人再持,但从语境用词统一性角度看,该解读更为合适:首先,“雀”读为“爵”,意为封爵。此解可见于同时文献,老子曰:“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其次,“成”指“功成”、“事成”。最终,“益生”,生者,性也,指增益本性保柔处弱。该句应解读为:自然之道尊奉柔弱,总是封功爵成于增益柔弱本性者。 “责于”。此处竹简尾部残缺,长度大约可容七字。至于竹简末尾原有几字,又是何字,学界也有多种看法:一种是读“责”为责罚,其后增补义为刚毅满溢者一字,接着再补义为贵弱者六字。如赵建伟即补为“责于盈”,注云“责伐骄盈”。另一种则是读“责”为“积”,其后补“弱”,然后再补句式结构为“厌强、贵弱”相比照的六字。但不论是哪一种解读、增补,其语义大体一样,皆强调天道贵弱。 3.第1012简的字句辨析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河井义树认为“土”和“气”是“地”和“天”的名,“地”和“天”是字,裘锡圭赞同之。至于“青昏”,裘先生读为“请问”;夏德安则仍读为“青昏”,李零赞同后者,指其为天地未生时的混沌状态或天地所由生的清、浊二气;赵建伟则认为“青昏”的解读可有多种可能,或为混沌,或为清浊二气,或训读为“大”。以上解读虽各有可取,但皆有待完善。 此段简文的主要探讨对象并非“天地”,而是“上下”。“下”为本体,“土”是其名,“地”是其字。“上”为本体,“气”是其名,“天”是其字。而“青昏”是“上下”作为一个整体的名,“道”是“上下”作为一个整体的字字的本义是生殖,以“道”为字即表明这个时候的“太一”已经成熟到可以生殖的阶段。它所表达的是这样一种哲学理念:万物存在一个源头“一”,它混混沌沌,无分上下前后,更所谓物我彼此。这是万物本初时的状态,我们为它取名为“青昏”;此后,它起先成长,显现出“虚霩”,上下相形,但依旧合抱,在这个状态时,我们为它取字为“道”;这个“道”又接着发展、成熟,上下最终起先分别,即“一”化生为“二”。这两个是新事物,所以也像对待新生儿那样为它们取名,一个叫“气”,一个叫“土”;上下这两个新生事物此后又慢慢发展,最终定形定性,到了要生殖的阶段,于是我们也像对待成年人那样为它们取字,一个为“天”,一个为“地”。 “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该句是承接上句而言,所反映的是一种“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理念,它劝诫君王尊奉“一”生殖而不占有的慈母之德,来生养而不主宰一百零一姓。首先,“以道从事者”即指尊道而行的人,“圣人”指以道治国的君王。其次,“名”即指“道”的本源青昏,亦即上下不分、物我混沌的“一”;最终,“事成而身长”、“功成而身不伤”也就是指效法于“一”之后,生而不占有一百零一姓,养而不主宰万民,自然功成事逐,既寿永昌。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