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村基础工程运行机制建设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10099510
资源大小:31.6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农村基础工程运行机制建设调研报告.docx
2022农村基础工程运行机制建设调研报告全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使广阔农夫同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冲突,坚持不懈地深化实施以推动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着力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全面系统的思路、方法和体制机制。XX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XX年以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收入差距从XX年2661缩小到XX年的2621,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初步形成了城乡居民同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和城乡同发展共旺盛的局面。第一范文网一、“四大基础工程”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扎实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XX年初,我市开展了以“还权赋能”、“农夫自主”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当。一是确权颁证基本完成。截止XX年底,全市共有257个乡镇(涉农街办)、2661个村(涉农社区)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户19004万户,扎实开展了覆盖全域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向农户和村组集体颁发了“五证两卡”,其中:向村组集体颁发集体土地全部证337万本;向农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5828万本,林权证5421万本,集体土地运用证14994万本,房屋全部权证14567万本;向农户颁发耕保基金卡和农夫养老保险卡。二是新型耕地爱护机制初步形成。截止XX年底,发放耕地爱护基金117亿元,涉及农户1118万户。三是农村产权流转有序推动。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区(市)县设立农村产权交易分所,乡镇设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站,搭建农村产权流转的有形市场。截止XX年底,确权颁证后实现农村产权流转共计663万余宗,金额3362亿元。(二)推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XX年11月以来,我市以村(社区)为重点,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为关键,着力构建推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分类供应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设施统筹建设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五大机制,目前,今年的村级专项资金71亿元已经全部划拨到位。全市首批启动了111个村(社区)的村级融资建设项目,其中63个村(社区)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融资9101万元用于村级道路、水利设施等建设,形成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财政投入机制。群众广泛参加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项目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过程,农夫自主、自愿、自治得到充分体现。干部作风和工作观念明显改观,实现了干群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敬重农夫意愿、敬重农夫自主决策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经第三方调查了解,全市村(居)民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知晓度、参加度总体达到90%以上。(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我市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和爱护好广阔农夫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一是健全干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乡镇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根据公开内容明细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程序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完善党务、政务和村(居)务公开制度。二是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创建了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同时,保障农夫的市场主体和社会管理主体地位,形成了农村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村级组织架构。三是主动推行社会评价。完善民主评议体系,形成了区(市)县、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村(社区)干部、一般党员“四级社会评价网络”和“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评价机制。(四)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XX年7月,我市召开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议,提出了充分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削减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这个政策,争取用56年的时间对全市农村300万亩耕地和30万亩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综合整治,每年整理耕地6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5万亩;每年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56万亩,腾出农村建设用地34万亩,每年改造68万户农夫的居住条件,用56年的时间使大约40万户农夫搬入新居。现场会后,根据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标准和要求,全市已启动金堂三溪镇、蒲江县大兴镇等4个乡镇的综合整治项目;已确定XX年首批启动整乡推动的24个乡镇,省国土资源厅已批准项目52个。二、须要完善的地方一是农夫群众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中,有的农夫参事、议事的主动性、主动性不够,农夫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农夫群众的民办法识、民主实力有待培育。二是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区(市)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确权颁证后,农村产权流转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缺乏社会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资产还不能真正向资本转变。三是部分地区解决问题、化解冲突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由于涉及人地冲突、违法违规占地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个别区(市)县存在畏难心情,胆怯暴露的问题难于处理;胆怯激化农村长期以来积累的利益冲突,没有志气把多年以来历史遗留的各种疑难问题解决好。共3页,当前第1页123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