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写景状物的诗句.docx

    • 资源ID:10126968       资源大小:31.88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写景状物的诗句.docx

    2022年写景状物的诗句 篇一:写景状物 答案 2022-2022学年度其次学期 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复习一 班级 姓名学号_ _ 成果 (一) 桥颂 弯弯的拱桥如彩虹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矗立江心,桥下是流不尽的江水,桥上是过不完的行人。过桥的人呵,成千上万,有谁留意过这一般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密 精致 精细)。然而,它朴实、庄重。它( 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 但 )它有(充溢 足够 充溢)的内心。你看,( 不管 )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 总 )是静默地在(承受 负担 担当)着自己的义务。它把为人们开拓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作最大的欢乐。 我赞美桥的辛勤。每日里,多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一刻不停地(打击 攻击 冲击)着它。然而,它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我赞美桥的无私。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人们在为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候,往往遗忘了这曾经走过的桥,而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尊敬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们(既 )不像闻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一般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老师像桥一样地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光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合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像桥一样无私,假如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胜利之路的桥梁,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尊敬的老师! 1.联系上下文说明下列词语。(4分) 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甘当 甘心接受 2.用斜线划去文中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3分) 3.在文中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4.用“”给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出其次大段的段意。(3+2分) _本段主要写出了桥朴实、辛勤、无私的特点。_ 5. “我们不正是踩着他们的身躯通往胜利之路吗?”的含义是(3分) _ 6.用“ (2分) 7.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A)(2分)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C 总分总 8.这篇文章借 桥 赞美了老师 的朴实 、 辛勤和 无私 。这种写作方法是 借物喻人 。(5+2分) (二)秋 厌倦了夏日的郁闷燥热,便渴望着有份清爽来解脱羁绊的心灵。 早晨,推门向户外放眼:那林中的小路早已覆上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晶莹,那么纯净,使人不忍落脚?原来是晨霜。哦,秋天! 秋的天使正穿着薄如蝉翼的秋雾凉衫缓缓走来。 最先望见秋的,是秋风。 秋风带着些许凉意,吹去了夏的闷热,拂走了夏的躁动。秋风是红色的:秋风拂过,苹果红了,霜林醉了;秋风是金色的:秋风起处,谷穗儿熟了,树叶儿黄了;秋风是无色的:秋风扫过,山的线条明白,水的轮廓现 了。 最先拥抱秋的,是秋叶。秋叶无风自落。嗅到秋的气息,树叶迫不及待地释放出积累了一生的热忱,没有流连,走得潇潇洒洒;风乍起,秋叶像一群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经验了春的萌发,夏的强壮,此刻落下来,与泥土融为一体,让人不由想篡改龚自珍的名句:“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最易触动人情思的,是秋雨。绵绵的秋雨像一位心事重重的姑娘在倾吐自己的心事。只是,姑娘的心呦,怎好赤裸裸?于是,梧桐树上、芭蕉叶上、残荷尖上,一叶叶,一声声,秋雨静默地抛洒情思万缕。这万千情思,落在地上,滴在心上,心中便结起千千结,真个无边丝雨细如愁。 最深地沉醉于秋的,是我。虽没有竹杖芒鞋,却同样一蓑烟雨的我独立寒秋:听秋风,看秋叶,赏秋雨。 一任淡淡轻愁却上心头。心上搁了个秋,我欲不愁,天容我不?只是呀,这轻愁却也太轻了,轻到竟有一丝笑意,不经意绽放在我吟香的嘴角。一声轻叹!回眸,好舒适呀,忽然就醉了。 云淡了,天晴了。 蓝天,白云,黄色的树林,满意的我,好一副秋景图! 天凉好个秋! 1.本文依次描绘了秋风、秋雨“我”。(4分) 2.作者在描绘秋风时,写出了秋风的什么特点?(3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做一点赏析。(6分) 了秋风 的美感。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它的含义是什么?用在这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5.“天凉好个秋!”作者将这句话放在结尾有什么好处?(3分) (三)中国的牛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殊的敬重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一群挚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只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 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料斗不过畜牲,唯恐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是泥又是水了。正在踌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看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终点消逝,突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 中国的牛,恒久缄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 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围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在它缄默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 那时候,或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 偶 尔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它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恒久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 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狂暴斗争中。 静默地工作,心平气和,这就是中国的牛。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与后面几个自然段是关系,与最终一个自然段是(4分) 2.短文倒数第2、3自然段主要写。(3分) 3.用“(2分) 4.联系上下文说明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踌躇: 迟疑不决。 闲荡: 游荡;闲逛。 5.本文作者通过对的记叙和比较,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牛的赞美和敬重之情。(4分) 6.用短文中的有关句子或自己的话评价一下中国牛。(3分) 的。 (四)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起先.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犹如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慢慢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起先散发出一种芳香,使三峡充溢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亮的露水闪烁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雪白的霜,簇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耀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动,长江也变得热情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咆哮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动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溢了秋天的热情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殊的早,而去得特殊的迟.于是,在青色透亮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安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光明的小溪. 夜,最终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间或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或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突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样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始终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标题。(2分) 2.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长江安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光明的小溪.这是因为(C) A 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小溪一样。 B 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 3.三峡里“黄昏来得特殊早,而去得特殊迟”的缘由是 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缘由是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6分) 4.第4小节重点写 黄昏的三峡 ,显示了三峡黄昏时的特点,此时三峡的特点 是: 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安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光明的小溪 。第5、6两小节先写 江面 ,重点写( 月光 ),突出了三峡(夜晚)时的特点此时三峡的特点 是:( 江水沉沉欲睡,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明显(9分) 5.作者是按 时间 依次来描写三峡在秋日一天的景色改变的。(4分) 6.写出文中一个既有比方又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2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_ 7.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三峡秋天的漂亮风景,酷爱大自然或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4分) 篇二: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 放 鹤 亭 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上升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相提并论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行以久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升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谐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相提并论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其次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白放鹤亭得名的缘由。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终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第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 (二)(2022年江西卷,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目。 醉书斋记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惊诧,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科头:不敝帽子。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旧嗜酒如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 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 B 者 C之 D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 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 B.C. D.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子为了读书经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来宾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沉醉的心态。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组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常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惊慌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许看法。 D.作者本准备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实行颜其自然的看法,放弃了这种准备。 三、名校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游摄山栖霞寺记 明王世贞 余以三月朔赴留都,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 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无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 余兴发,不行遏。 质明起,遂取所向道。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 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行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郁有光泽。涧水受雨,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已,由中峰涧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返则日下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二子不能对,乃就寝。 今日下名山大刹,到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选自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 注留都:指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陆羽:唐朝人,精于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 址:山脚 B然所过诸岭多童童:光秃 C其阳为石塔 阳:外面 D僧咸资汲焉。 资:依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与江相胶带而行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 B石莲花蹙沸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兹泉陆羽所未品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欲骄余以所不及见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 B文章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写游山,所见有雨后初霁,草树润泽,涧水奔流;有山岩孤险,群峰层叠。 C作者慨叹,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仅得见古寺;但不如栖霞寺这样既闻名又古老,而且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就更犯难得。 D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译文: (2)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 译文: (3)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 译文: (二)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20/(1)“少陵”是指唐朝闻名诗人,“八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2分) (2)文中“舍其田而耘人之田”喻指什么?(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今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行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行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凉爽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今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 B、他松类是者多,不行胜记 胜:尽 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迫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 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其次 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 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给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 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支配。第四段中僧人的害怕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 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依次,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大量的比方,活脱传神地呈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第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篇三:写景状物 篇一:写景状物作文 写人写景写事状物作文的写作方法及开头和结尾 1.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 2. 选择视察角度 3. 描写依次 4. 借景抒情 5. 情景交融 6. 动静结合 7. 象征 8. 托物言志 写景作文 写景,就是对自然景象、建筑工艺等景物的描写。描写景物,要有条理,就要按肯定的依次进行视察,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或按巡游景物的线路,或按景物的类别,或按视察点的变换依次等依次视察,有条理地描写。因此,我们进行写景作文时,要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尤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详细地、细致地、有条理地描写,同时留意景物的动态和静态,恰当地进行合志向象,表达 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写景状物的诗句.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