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 资源ID:101410487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1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目录前言4一、任务的由来4二、编制目的4三、编制依据4四、方案适用年限7五、编制工作概况7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11一、矿山简介11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11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2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22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23一、矿区自然地理23(一)气象23(二)水文23(三)地形地貌23(四)植被23(五)土壤23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24(一)地层岩性24(二)地质构造24(三)水文地质32(四)工程地质45(五)矿体地质特征47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55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55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56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案例分析56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57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57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58(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58(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61(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72(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72(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74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76(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76(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77(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78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79(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79(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8182(三)土地类型与权属82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83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83(一)技术可行性分析83(二)经济可行性分析84(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84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85(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85(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86(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93(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93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9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95(一)目标任务95(二)主要技术措施95(三)主要工程量96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96(一)目标任务96(二)工程设计97(三)技术措施97(四)主要工程量97三、矿区土地复垦98(一)目标任务98(二)工程设计98(三)技术措施100(四)主要工程量101四、含水层破坏修复103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103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104(一)目标任务104(二)监测设计104(三)技术措施104(四)主要工程量105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105(一)目标任务105(二)监测措施106(三)主要工程量106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107一、总体工作部署107二、阶段实施计划107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109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110一、经费估算依据110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110(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110(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118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126(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126(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128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130(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130(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131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32一、组织保障132二、技术保障132三、资金保障133四、监管保障135五、效益分析136六、公众参与137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143一、附图(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10000)。(二)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10000)。(四)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10000)。(五)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10000)。(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0)。二、附件1. 承诺书原件;2. 矿区划定的批复文件;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专家意见认定复印件;4.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该报告的评审意见书复印件;5.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类型、权属证明复印件;6. 矿区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证明复印件;7.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野外调查记录卡片8. 野外调查照片集;9. 其它附表;其它探井、试验等外业成果资料;10. 编制方案的委托书;11. 其他附件(内审意见、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等)。前言一、任务的由来根据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规201621 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审有关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规20181号)要求,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矿山破坏土地复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边复垦”的原则,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新疆锦绣顺义地质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编制目的为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监管和矿山业主办理采矿许可证申请提供依据。三、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 2009 年第 44 号令);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 394 号令)(2003 年 11 月 24 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第 28 号)(2004.8.29);4. 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 592 号)(2011 年 3 月 5 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1997.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订)(2009.8.27);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订)(2003.3.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120 号)(2011.1.8 修订);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6 月 1 日;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 31 号)(2013.6.29);13.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 152 号);1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年 12 月 27 日。 (二)规章文件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审有关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规20181 号);2.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21 号);3.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 63号;4. 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36 号);5.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 号)(2006.9.30);6.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8 176号)(2008.8.29);7.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2004.10.2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1999.4);9.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3.03.01);10. 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9 号)。 (三)标准规范1. 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2. TD/T1031.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3. TD/T1031.4-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三部分:井工煤矿);4. 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5. GB50869-20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6. 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7. GB/T958-2015区域地质图图图例;8. GB/T12328-1990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9. GB/T14538-1993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10. 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1. GB50021-2001 (2009 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2.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3. DZ/T0287-2015矿山地质环境检测技术规程。15. GB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6. GB/T1645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17. GB/T18337.2-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18. GB/T19231-2003土地基本术语;19. DZ/T0517-1995 1:50000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20. DZ/T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 50000);21. 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22. DZ/T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23. DZ/T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24. DZ/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25. SL/T183-2005地下水监测规范;26. 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27. HJ/T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28. GB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规范;29. NY/T1120-2006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30. NY/T1634-2008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31. NY/T1342-2007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32. TD/T1007-200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33. 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34. TD/T1036-201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35. TD/T1044-2014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36. 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工程 TD/T1049-2016。 (四)技术文件与资料1. 委托书;2. 新疆克布尔碱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132334 号);3. 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煤矿区五号矿区补充勘探报;4. 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5. 关于对<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专家意见的认定新国土资开审发2017075 号;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煤矿区五号矿区补充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新国土资储备字2017075 号)及评审意见书(新国土资储评2017075 号);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疆克布尔碱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132334 号)”;8. 托克逊县国土资源局“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证明”及“矿区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证明”。四、方案适用年限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新建后设计采用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 0.9Mt/a万吨/年,生产制度为 330 天/年。矿山地面土建工程基本完工;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 126年,计划在 2019 年 6 月开采,开采期间以采矿为主,矿山开采过程中边开采、边环境治理,边复垦,矿山闭坑后 2 年内完成土地复垦工作,预计 2145 年 6 月-2147 年 6 月间完成土地复垦工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审有关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规20181 号)文,矿山服务年限或开采计划大于 10年的矿山,每 5 年对方案进行修编,每 10 年对方案进行重新编制;矿山服务年限或开采计划小于或等于 10 年的矿山,以矿山服务年限或开采计划为适用期进行编制。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 126 年,本方案的适用年限为 10 年,即 2019 年 6 月2029年 6 月,2024 年需要对本方案进行修编。本方案适用年限内若采矿权有所变动,需对方案进行重新编制。五、编制工作概况 (一)工作程序接收业主委托, 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问题、土地资源现状等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措施、建议。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框图见图 0-1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接受委托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图 0-1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框图(二)工作方法在接到委托任务后,按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 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 一部分:通则)(TD/T1031.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三部分:井工煤矿)(TD/T1031.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要求的工作程序,在充分收集、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调查范围。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土地资源调查,广泛征询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使用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意愿。经资料整理分析,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和土地复垦范围确定,制订恢复治理措施和复垦措施,提出保护和预防、恢复治理工程,拟定监测方案,并进行治理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对初步拟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广泛征询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使用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意愿,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依据方案协调论证结果,确定土地复垦标准,优化工程设计,完善工程量测算及投资估算,细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资金、技术和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本次在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前收集到的资料有新疆煤田地质局 156 地质勘探队 2007年 4 月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了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矿区潘吉塔格煤矿勘探地质报告,该地质报告已通过评审并报国土资源厅储量处备案。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矿区潘吉塔格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矿区潘吉塔格煤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新国土资储备字2017075 号)及评审意见书(新国土资储评2017 075 号),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关于对<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专家意见的认定新国土资开审发2017075 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疆克布尔碱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 20132334 号),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野外调查采用访问调查与实际调查相结合。野外采用 1:10000 地形图作野外手图,调查点采用 GPS 和地形地物校核定位,对可能因采矿活动影响到的范围及外部能够影响采矿活动的范围进行重点调查,因影响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仅在矿区内,因此以矿区面积为调查区,调查区面积约 20.51 平方千米。矿山地质环境方面重点调查了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地面变形特征,调查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对矿山开采中地表水有无漏失、是否影响周围居民供水进行了调查,调查了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措施,调查了矿山已经采取地质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等。在土地资源方面重点调查了已损毁与拟损毁土地的原有土地类型、现状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的损毁面积、损毁程度,并对料场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了矿山进行土地复垦的典型案例。与此同时对矿区交通状况、人口、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公众参与等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内容还向土地相关权益人说明了土地复垦方向、复垦标准、复垦措施等,调查过程中拍摄了各地类照片,公众参与照片等。通过本次调查查明了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资源现状。方案编制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和实际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的工作程序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进行防治分区和确定土地复垦范围,编制相关图件,确定恢复治理目标与治理工程,进行治理经费和复垦投资估算,最终提交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文本及附图。现场调查工作量见表 0-1。表 0-1 现场调查工作量一览表工作阶段收集资料、前期准备:2018 年 5 月 5 日-5 月 8 日外业调查:2018 年 6 月 9 日-6 月 14 日室内报告编写、图件编绘:2018 年 6 月 15 日-2018 年 8 月 10 日调查区调查面积为 20.51 平方千米。路线调查3 条,总长 20 千米调查点调查点 20 处。照片12 张提交成果文字报告 1 份,附图 6 张,附件 11 份(三)方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本方案义务人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保证本方案报审资料和编制资料真实、客观、无伪造、编造、变造、篡改等虚假内容,本方案编制单位新疆锦绣顺义地质咨询有限公司保证本方案按照规定要求科学、客观、真实进行编制和报审。本方案义务人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和本方案编制单位新疆锦绣顺义地质咨询有限公司对本方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一)矿山位置、交通矿井位于托克逊县城西北约 70km 处,行政区划属新疆托克逊县管辖。南疆铁路从矿区以南约 15km 通过,矿区中心距南疆铁路托克逊县火车站约 17km。矿区内有简易公路与吐乌大高等级公路、314 国道相连。简易公路中从矿区到克尔碱镇为砂石公路,长约 14km。克尔碱镇至托克逊县城为县级路,铺设沥青,长约 50km,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交通位置详见图 1-1。图 1-1交通位置图(二)矿山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分布和野生动物活动概况矿区内及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内具无珍惜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分布。(三)矿山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基本概况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1、矿区范围2013 年 11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能20132334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疆克布尔碱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矿区划分为 16 个井田、1 个勘查区和 1个防风固沙林带,其中规划的五号井田即为本矿井。按照 2018 年国土资源厅新国土资发2018号文,矿区南北长约 3.43 千米,东西宽约 7.15 千米,面积约 20.51 平方千米。范围由 19 个坐标拐点的连线圈定(见表 1-1)。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标高为+1450m 至+200m。表 1-1 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西安 80 坐标系2000 坐标系XY纬度经度XY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资源及储量 1.地质资源量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储量评审中心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煤矿区五号井补充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新国土资储评字2017075 号):全矿区查明煤炭(长焔煤)资源总量*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万吨。矿井可采资源/储量*(万吨),生产能力 90 万吨/年,服务年限 126 年。(二)矿山开采范围、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矿井的工作制度:按煤矿设计规范的要求,矿井年工作日 330d,采用“四六”制作业(三班生产一班准备)。大巷运输及每天净提升时间 16h。二、矿井生产能力由于本矿原设计生产能力 90 万吨/年,核准已批复生产能力为 90 万吨/年,且本矿已按照 90 万吨/年进行了建设,因此本次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不提高矿井生产能力。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的勘探程度、结合矿井总体规划、项目核准批复文件及设计委托。确定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 90 万吨/a。三、服务年限本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生产能力按照项目核准批复 90 万吨/年计算矿井服务年限。根据勘探程度和该矿煤层赋存复杂程度,取 1.4 储量备用系数,整个矿井服务年限为:T 矿井=矿井可采储量/生产能力×储量备用系数=15877.757/90×1.4=126.01(a)126 年。其中第一水平+1000m 服务年限为:25.56 年25 年 7 个月。四、水平及采区划分全矿井划分为五个水平进行开采,一水平标高+1000m,二水平标高+800m,三水平标高+600m,四水平标高+400m,五水平标高+200m,每个水平段高均为 200m。全矿井划分为五个水平开采,每一水平划分为六个采区。即 37 勘探线至 31 勘探线划分为中央采区,由于中央采区矿区上部的 5-3、5-2 煤层组距下部 4-2 煤层平均层间距 296m,平均水平间距 630m,采用分煤层组开采, 4-2、KB、3-3、3-2、3-1、1-2、1-1煤层组联合开采,5-3、5-2 煤层组联合开采,分煤层组布置风井,故中央采区内划分为中央一采区和中央二采区;37 勘探线以西至矿区西边界划分为西采区,由于西采区矿区上部的 5-3、5-2 煤层组距下部 4-2 煤层平均层间距 259m,平均水平间距 403m,采用分煤层组开采, 4-2、KB、3-3、3-2、3-1、1-2、1-1 煤层组联合开采,5-3、5-2 煤层组联合开采,分煤层组布置风井,故西采区内划分为西三采区和西四采区;31 勘探线以东至矿区东边界划分为东采区,由于东采区矿区上部的 5-3、5-2 煤层组距下部 4-2 煤层平均层间距 276m,平均水平间距 450m,采用分煤层组开采, 4-2、KB、3-3、3-2、3-1 、1-2、1-1 煤层组联合开采,5-3、5-2 煤层组联合开采,分煤层组布置风井,故东采区内划分为东五采区和东六采区。其它各水平采区划分同一水平,全矿井共划分为三十个采区。中央一、二采区走向长 3000m 左右,以 34 勘探线为中心采用双翼开采,根据矿区内各煤层储量计算图,由于煤层浅部分布不规则,将一水平中央采区回风水平定在+1200m 水平。西三、四采区走向长 1400m 左右,采用单翼开采,根据矿区内各煤层储量计算图,由于煤层浅部分布不规则,将一水平西采区回风水平定在+1250m 水平。东五、六采区走向长 1500m 左右,采用单翼开采,根据矿区内各煤层储量计算图,由于煤层浅部分布不规则,将一水平东采区回风水平定在+1100m 水平。五、开采顺序该井田煤层为倾斜急倾斜中厚厚煤层,共含全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 10 层,自上而下编号为 5-3、5-2、4-2、KB、3-3、3-2、3-1、2-2、1-2、1-1 号煤层。首采区设在一水平中央一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在 4-2 煤层中央一采区西翼一区段。水平开采顺序为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水平、五水平。采区(一水平)开采顺序为中央一采区、中央二采区、西三采区、西四采区、东五采区、东六采区依次类推。煤层开采顺序为煤层组内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回采工作面后退式开采。矿井采掘接续图表(20 年)六、首采区位置首采区域的选择决定着矿井能否早出煤、早投产、容易达产,应将首采区选择在煤层赋存条件好的区域,尽量缩短井巷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降低初期投资。根据对矿井的地质特征、煤层赋存条件、勘探程度、设计井型、外部建设条件、已确定的开拓方式、井筒位置及采区划分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中央采区煤层厚度、倾角及煤层走向变化小,是矿井煤层赋存条件最好的区域,该区域储量丰富,主副斜井基本位于中央采区中心位置。同时,设计考虑到矿区上部的 5-3、5-2 煤层组距下部的 4-2煤层平均层间距 296m,平均水平间距 630m,不存在压茬关系,根据煤层开采后顶底板移动角计算,水平内开采 4-2 煤层不会破坏上部的 5-2 煤层。为减少初期工程量,缩短建设工期及投资,故设计首采区选择在一水平中央一采区,开采煤层为 4-2、KB、3-3、 3-2、3-1、1-2、1-1 煤层,采用联合开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为采用全部陷落法。七、矿井开拓矿井采用主、副斜井(底板)开拓方案。在矿区北部 34 勘探线以西 80m 范围内平行于 34 勘探线布置一对底板斜井,两井口相距 58m,分别作矿井的主斜井和副斜井,全矿井采用主、副斜井开拓。根据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工业广场位置,并结合项目建设单位意见,优先考虑主斜井采用普通胶带运输机运煤,尽量缩短井筒长度,设计确定主斜井坡度为 16°;为便于施工及管理,设计副斜井与主斜井同一坡度、平行布置,施工期间采用联络巷联系主、副斜井,以利于施工期间的通风、运料、避灾,同时,副斜井坡度较小,有利于综采设备下放,安全系数较高。具体方案布置如下:主斜井:主斜井位于矿区范围内 34 勘探线以西 18m 处,井筒提升方位角 27°,井筒坡度 16°,其中初期一水平井底标高+980m,井筒斜长 747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5.0m,净断面 17.8 m2,表土段及伸入基岩 5m 段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装备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配备 RJY 型架空乘人装置,担负检修任务;井筒内敷设动力、通讯、监控电缆及消防洒水管路,并设置行人台阶及扶手,作矿井一个进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井口坐标:X*;Y*;H1186m。副斜井:副斜井位于主斜井以西 58m 处,平行于主斜井布置,井筒提升方位角 27°,井筒坡度 16°,其中一水平井底标高+1000m,井筒斜长 675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3.8 m,净断面 10.8 m2,表土层段及伸入基岩 5m 段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每隔 40m 设置一个躲避硐。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担负矿井矸石提升,运送人员、设备和材料任务。井筒内敷设排水管、消防洒水管、压风管、注氮管,通讯、监控电缆,并设置行人台阶及扶手,作矿井一个进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井口坐标:X*;Y*;H1186m。中央采区回风平硐:根据矿区地形地势及储量分布情况,结合采区划分情况,中央一采区风井采用平硐布置方式,即在 34 勘探线以西,主斜井东南方向 250m 处的低山地带,平行于主斜井水平投影布置回风平硐至 3-1 煤层+1200m 水平,方位角 27°,长 472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3.8m,净断面 10.8 m2,井口段 30m 内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30m 外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井筒内设置水沟,敷设消防洒水管路、灌浆管路,作矿井回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为中央采区 4-2、KB、3-3、3-2、3-1、1-2、1-1 煤层服务。井口坐标:X*;Y*; H1200m。中央采区回风斜井:根据矿区地形地势及 5-2 煤层与 4-2 煤层间距,结合采区划分情况,中央二采区风井采用斜井布置方式,即在 34 勘探线附近沿 5-2 煤层底板布置斜风井引出地面,水平投影平行于 34 勘探线,方位角 27°,井筒坡度 30°,斜长 48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3.8m,净断面 10.8 m2,井口段 30m 内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30m 外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井筒内设置行人台阶、扶手及水沟,敷设消防洒水管路、灌浆管路,作矿井回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为中央采区 5-3、5-2 煤层服务。井口坐标:X*;Y*;H1224m。西采区一号回风斜井:根据矿区地形地势及储量分布情况,结合采区划分情况,西三采区风井采用斜井布置方式,即在 37 勘探线以西 62m 处,沿 3-1 煤层底板布置斜风井至 3-1 煤层+1250m 水平,水平投影平行于 37 勘探线,方位角 15°,井筒坡度 40°,斜长 126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3.8m,净断面 10.8 m2,井口段 30m 内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30m 外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西采区二号回风斜井:根据矿区地形地势及 5-2 煤层与 4-2 煤层间距,结合采区划分情况,西四采区风井采用斜井布置方式,即在 37 勘探线以西 62m 处,沿 5-2 煤层底板布置引出地面,水平投影平行于 37 勘探线,方位角 15°,井筒坡度 40°,斜长 96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3.8m,净断面 10.8 m2,井口段 30m 内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30m 外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井筒内设置行人台阶、扶手及水沟,敷设消防洒水管路、灌浆管路,作矿井回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为西采区 5-3、5-2 煤层服务。井口坐标:X*;Y*;H1312m。东采区回风平硐:根据矿区地形地势及储量分布情况,结合采区划分情况,东五采区风井采用平硐布置方式,即在 31 勘探线以东 61m,平行于 31 勘探线布置回风平硐至 3-1 煤层+1100m 水平,方位角 37°,长 283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3.8m,净断面 10.8 m2,井口段 30m 内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30m 外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井筒内设置水沟,敷设消防洒水管路、灌浆管路,作矿井回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为东采区 4-2、KB、3-3、3-2、3-1、1-2、1-1 煤层服务服务。井口坐标:X*;Y*;H1100m。东采区回风斜井:根据矿区地形地势及 5-2 煤层与 4-2 煤层间距,结合采区划分情况,东六采区风井采用斜井布置方式,即在 31 勘探线以东 61m,平行于 31 勘探线沿 5-2煤层底板布置引出地面,水平投影平行于 31 勘探线,方位角 37°,井筒坡度 36°,斜长 65m,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布置,净宽 3.8m,净断面 10.8 m2,井口段 30m 内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 400mm,30m 外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 100mm。井筒内设置行人台阶、扶手及水沟,敷设消防洒水管路、灌浆管路,作矿井回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为东采区 5-3、5-2 煤层服务。井口坐标:X*;Y*;H1138m。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全矿井共布置六个风井,即中央采区回风平硐、中央采区回风斜井、西采区一号回风斜井、西采区二号回风斜井、东采区回风平硐、东采区回风斜井,由主、副斜井进风,风井回风。该方案采用底板主、副斜井开拓,全矿井划分为四个水平,一水平井底标高+1000m,二水平井底标高+800m,三水平井底标高+600m,四水平井底标高+400m,五水平井底标高+200m。(四)矿山地面工程布局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和现场调查,该矿井地面工程已完工。矿山开采期间,保护区内卫生环境,将生活垃圾定期(每天一次)清运至距矿区 14km的克尔碱镇垃圾填埋场由当地政府统一填埋处理。处理成本由矿山企业承担。矿区不设垃圾填埋场。爆破器材库位于工业场地东部约 300m 处;矸石周转场布置在工业场地东南侧约500m 处。矿山现状布局为矿井工业场地、爆破器材库、矸石场和矿山道路。矿山今后仍然利用现状矿山布局,不再新建其他布局。矿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地段为其他土地类型中的裸地。根据托克逊县国土资源局出具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证明和矿区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证明,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矿山布局所占用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地类型中的裸地,属托克逊县管辖,土地权属为国有。矿山布局分述如下: 1.工业场地工业场地上的建筑已建成。矿井工业场地位于矿区中东部,原始地形坡度 3-5°,长约 600 米,宽约 130 米380 米,面积约 256000 平方米。地面建筑为 2-4 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工业场地建有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暗伤)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