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docx

    • 资源ID:10172822       资源大小:26.4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docx

    2022年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陈虹容 商桑 田丽波 朱国鹏 摘  要:為探究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遗传特点,加快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进程,以苦瓜高代自交系04-17-6和25-6配组产生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ABC尺度测验2种方法,对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限制,且高叶绿素含量对低叶绿素含量为不完全显性。3个分别世代B1、B2、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86%、75.35%、79.7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81%、0%、0%,环境变异为9.33%24.65%,主基因的加性效应da和显性效应ha分别为17.739和17.682,显性度ha/da 小于1。ABC尺度测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2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由1对主基因限制,同时受微效多基因及环境影响,适合进行早代选择。B2、F2世代应重点进行主基因选择,多基因在B1选择效率高,提高品系叶绿素含量应注意对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利用。该探讨结果为苦瓜产量及品质育种供应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苦瓜;叶绿素含量;遗传分析 中图分类号:S642.5      文献标识码:A Genetic Analysis o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Bitter Gourd Leaves CHEN Hongrong1, SHANG Sang2, TIAN Libo1*, ZHU Guopeng1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Hainan University /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ropical Horticultural Crop,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Medicin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Abstract: The genetic traits i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bitter gourd leaves were investigated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genetic breeding. By using the analysis method of mix major gene plus polygene model and ABC scale testing model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inheritance of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bitter gourd from six generations P1, P2, F1, B1, B2 and F2 , which cultivated from inbred lines 04-17-6 and 25-6. The mix major gene plus polygene inheritance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heritance was controlled by one major gene with additive - dominant plus additive - dominant-epistatic polygene and high to low chlorophyll content exhibited incomplete dominance. The major gene heritability of B1, B2, F2 generations was 2.86%, 75.35% and 79.79% while polygene heritability was 87.81%, 0%, 0%, respectively,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ccounted for 9.33%-24.65% and dominant degree less than 1 (da/ha), as major gene additive effects (da) and dominant effects (ha) was 17.739 and 17.682, respectively. As for ABC scale testing,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heritance was accorded to the additive-dominant model. Two methods showed that chlorophyll inheritance in bitter gourd wa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major genes, but also environmental and minor polygene effect were considerable, which was suitable for early generation selection. Major gene selec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B2 and F2 generations while polygene selection on B1 generation had higher effectivity, additive and dominant effect of major genes were significant selecting factors on improving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he lines. This research would provide a basic theory on yield and quality breeding for bitter gourd. Keywords: bitter gourd; chlorophyll content; genetic analysis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2.06.009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俗名癞瓜、凉瓜、锦荔枝,是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植物,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其嫩果富含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1,特殊是维生素C的含量,是其他瓜类蔬菜如菜瓜、丝瓜的1020倍。同时苦瓜还具有凉爽祛火、防癌抗癌等多种功效2。随着苦瓜养分价值及诸多药用功效被进一步认知,其所占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加,栽培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是,近几年来苦瓜育种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与其他瓜类蔬菜相比,苦瓜的遗传育种探讨基础较为落后,不能有效地缩短育种进程3。因此,加强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的探讨对选育品质优、高产以及适应性强的苦瓜品种特别必要。目前,苦瓜的遺传探讨主要集中在抗病性4、产量5及株型6等方面,而对其他重要农艺性状如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探讨较少。叶片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干脆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与叶片对光能的汲取、传递和转化亲密相关的是叶绿素,其含量的多少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干脆影响7。因此,深化挖掘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对提高苦瓜产量、品质与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表明,叶绿素含量属于数量性状范畴8。对不结球白菜和烤烟2种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发觉该性状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且以加性效应为主9-10。李洪涛等11通过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表明玉米叶绿素含量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性多基因共同限制,且基因间的非加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梁慧珍等12利用同样的方法,认为大豆叶绿素含量符合4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由4对主基因限制,同时受较大的环境影响;塔娜等13通过不同生态区的甘蓝油菜型DH系叶绿素SPAD值的频次分布结果发觉,叶绿素含量呈现偏态分布,具有明显的数量遗传特点。而该性状在苦瓜上的探讨报道却寥寥无几,甚至是一片空白。 目前,关于植物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世代平均数法、遗传方差分组法,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分别分析法等14。然而,关于农艺性状的探讨,就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特性而言,利用不同遗传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不尽相同15-16。可见,采纳单一分析方法对农艺性状进行遗传探讨,其结论尚缺乏客观、有效的鉴定。而运用2种及以上的遗传方法对有关性状进行联合分析,有利于遗传模式间的相互验证,所获得的遗传结论更加有劝服力,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盖钧镒等17构建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不仅能估算出农艺性状的最佳模型,还能获得相应的遗传参数,是目前比较通用的遗传分析方法。然而,该方法尚未在苦瓜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探讨中得到利用,此外,采纳不同分析方法对该性状进行遗传验证的探讨报道在苦瓜上更是少见。为此,本探讨以苦瓜高代自交系04- 17-6(半野生型,P1)和25-6(栽培品系,P2)为配组亲本,构建杂交一代F1、回交一代B1、B2及自交二代F2等6个世代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17,结合ABC尺度测验182种方法探究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分析亲本及其有关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基因效应等,为苦瓜遗传育种工作供应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所用的亲本材料为高代纯合的苦瓜自交系(自交7代以上)04-17-6和25-6,均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探讨所蔬菜探讨中心供应。半野生型亲本04-17-6(P1)叶片浓绿且较大,而栽培型亲本25-6(P2)叶子淡绿且大小中等。利用母本自交系(04-17-6)和父本自交系(25-6)组合配置杂交一代F1及自交二代F2,同时以 P1和P2为父本分别与F1回交产生B1和B2群体。以此获得P1、P2、F1、B1、B2和F2共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 1.2  方法 1.2.1  田间试验设计  2022年3月将苦瓜6世代家系的种子温汤浸种消毒后,置于覆有双层潮湿滤纸的培育皿中,并放置在30 的恒温培育箱中进行催芽,露白后单株播种于10 cm×10 cm的养分钵中。栽培基质为泥炭土、珍宝岩、有机肥按631的比例混合而成,株行距分别为0.5 m和0.8 m,在第3片真叶绽开时喷施适量养分液,参照马万征等19方法略作修改,其他栽培管理同试验大田,苦瓜育苗工作均在海南高校园艺学院试验大棚内完成。其中一样性群体P1、P2、F1实行随机区组排列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种植20株,分别世代B1、B2和F2分别种植60、60、250株。 1.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采纳SPAD-502便携式叶绿素仪(日本)于苦瓜3叶1心时,活体测定植株第1片和第2片真叶主脉之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20,其中P1、P2、F1、B1、B2和F2群体分别随机抽取43、43、39、30、37和200株进行测定,每株的重复测定次数不少于5次,结果取平均值。 1.2.3  遗传模型分析  采纳植物数量性状多世代联合分析和ABC尺度测验2种方法对04-17-6和25-6杂交组合的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 利用盖钧镒17提出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可获得相应性状的遗传模型。该方法通过植物数量性状分别分析(segregation analysis,SEA)软件包可将极大似然函数值、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以及匀称性检验概率等参数计算出来。依据AIC值最小准则,初步选出较为相宜的模型,并对模型做进一步适合性检验,确定最优模型,由此估计出混合分布中各成分分布参数、一阶和二阶遗传参数21。 利用马育华18提出的ABC模型对A、B、C中任一值进行t测验,以推断模型的相符性。其计算方法如下: A=2B1-P1-F1 B=2B2-P2-F1 C=4F2-2F1-P1-P2 其中,P1、P2、F1、B1、B2、F2分别为各自群体平均数。若A、B、C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则三者中的随意一个尺度均等于0。若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即基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则A、B、C中有一个及以上的尺度与0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故可通过对A、B、C中的任一值进行t检验来推断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是否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1.3  数据处理 采纳SPSS.19和Excel 20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亲本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及图表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自交系间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由图1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亲本自交系P1与杂交一代F1差异不显著,而二者均与P2总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说明两亲本之间叶绿素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可以做进一步的遗传分析。 2.2  6世代家系叶绿素含量的频次分布 04-17-6和25-6组合产生的6个世代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基本参数见表1。P1平均叶绿素含量为35.46,为高值亲本,P2平均叶绿素含量为33.70;F1、F2群体平均数分别为35.61、35.70,二者均超过了高值亲本,说明苦瓜叶绿素遗传在亲本间会产生肯定的杂种优势;回交世代B1偏向高叶绿素含量亲本P1,B2偏向于低叶绿素含量亲本P2。分别世代B1、B2、F2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分布频次如图2所示,B2、F2均呈偏正态的单峰分布,且两群体频次分布的SPAD值分别集中在32.535.0以及35.037.5,可推想有主基因限制叶绿素含量遗传,B1群体峰值不明显,说明该世代的多基因遗传占绝對优势。以上的频次分布分析表明,苦瓜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数量遗传学特征,因此可以应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作进一步分析。 2.3  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3.1  叶绿素含量遗传模型的选择及适合性检验  如表2所示,24种遗传模型中,D、E和E-1模型AIC值较小,故可作为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遗传的备选模型,三者所对应的AIC值分别为2487.093、2499.086、2429.588。通过对3个备选模型作进一步的适合性检验(表3),发觉E-1模型达显著差异水平的统计量较多,为14项,而D和E模型均为13项。同时D模型比E模型的AIC值小,结合模型统计量达显著差异水平数最小原则,可选择D模型作为苦瓜04-17-6和25-6组合叶绿素含量遗传的最优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限制了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 2.3.2  叶绿素含量D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04-17-6和25-6组合叶绿素含量D模型的一阶、二阶遗传参数见表4。由一阶遗传参数可得限制叶绿素含量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7.739、17.682,二者的效应值均为正值,表明限制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存在加性正效应及显性正效应,提高叶绿素含量的等位基因来自母本。显性度ha/da为0.997,小于1,表明苦瓜叶片高叶绿素含量相对低叶绿素含量为不完全显性。由二阶遗传参数可知,B1、B2、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860%、75.350%、79.79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810%、0%、0%,F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最高,而多基因仅在B1世代中分布,且显著高于B2、F2 2个世代。3个分别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0.670%、75.350%、79.790%,说明白主基因+多基因在限制苦瓜叶绿素含量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相宜早代选择。环境变异为9.33%24.65%,表明白环境对叶绿素含量遗传产生部分影响,在选择育种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2.4  叶绿素含量的ABC模型检验分析 A、B、C模型检验结果见表5,A、B、C的效应值分别为0.21、1.57和2.42,且三者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A、B、C的效应值均与0无显著性差异,说明04-17-6和25-6组合的叶绿素含量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3  探讨 探讨表明,在适当范围内,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即叶绿素含量高,所积累的光合产物越多,果实产量和品质就能相应地提升7。目前,叶绿素的改良大多采纳常规杂交育种,耗时长且选择效率低3。解决该问题的首要之务是摸清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这对杂交亲本的选配、苦瓜QTL定位及遗传育种工作具有极大的协助作用22。此外,叶片叶绿素含量还能作为衡量瓜类蔬菜抗白粉病的重要生理指标4,因此,对苦瓜等瓜类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探讨刻不待时。与以往不同,本探讨对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探讨不再局限于Grffing双列杂交、加性-显性-母体效应遗传模型分析等单一方法,而是先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该性状进行遗传探讨,再以ABC尺度测验对前者的结论进行遗传验证,有效地弥补了经典遗传学和单一方法分析的不足之处,所得结果较为牢靠23。由盖钧镒17提出的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其SEA软件包不仅可以估计亲本及其有关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同时还能以相对高的精确性来检测主基因及多基因的遗传效应,明确主基因及多基因在限制农艺性状方面的详细作用21。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甘蓝、小麦及花生等作物上24-27,依据作物的遗传特点,同时结合QTL定位数据,可有效地挖掘出限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主效基因,缩短育种进程28。ABC尺度测验中,每个尺度仅用了其中的几个世代,具有计算简便的特点,是检测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符合与否的常用方法之一。综合2种遗传分析方法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提高苦瓜叶绿素含量遗传模式的可信度和劝服力。 本探讨中,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限制叶绿素含量遗传的主基因存在明显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显性。3个世代B1、B2及F2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分别高达90.67%、75.35%、79.79%,说明该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与遗传因子有关,也受到了环境差异的影响。ABC尺度测验结果表明,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可见,利用上述2种方法对该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得到了相像的遗传模式,即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共同作用。而李丹丹等29探讨认为弱光下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遗传主要受微效多基因限制,不存在主基因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本探讨结果与李丹丹等29不一样,其中的缘由可能与所选的遗传材料和环境差异有关。在弱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遗传取决于部分环境变异。探讨表明,丝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在弱光胁迫下,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叶绿素含量遗传受部分环境影响30。此外,Irfan等16通过丙酮萃取法对玉米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认为叶绿素a+b含量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限制,F2:3家系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56.2%、2.5%,且基因间的非加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与Irfan等16不同,本探讨利用SPAD便携式叶绿素仪于苦瓜幼苗期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二者试验的材料、时期以及方法均不同,这在肯定程度上引起了探讨结论的差异。但本探讨与不结球白菜9、烤烟10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模式相像。本探讨除了发觉限制苦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具有明显的加性效应外,还存在较大的显性效应,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7.739、17.682,二者共同作用于苦瓜叶绿素含量遗传。此外,本探讨还发觉,多基因遗传仅存在于B1世代中,高达87.81%,说明多基因在B1世代选择效率高。主基因遗传率以F2居高,B2世代次之,在育种实践中可进行早代选择。 综上所述,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由1对主基因和多基因限制,主基因表现出显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主基因+多基因在3个分别世代中的遗传率较高。可见在苦瓜叶绿素含量遗传改良的实践育种中,适于进行早代选择,同时应注意对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利用,选用叶绿素含量较高的种质作为亲本,可缩短育种进程。苦瓜的基础探讨较为薄弱,特殊是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探讨更是落后于其他瓜类蔬菜3。在明确了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遗传规律之后,本探讨的下一步工作旨在构建一张饱和的苦瓜分子遗传图谱,结合F2:3家系叶片叶绿素含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探讨,筛选出限制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苦瓜叶绿素改良分子育种供应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248   Dhillon N P S, Lin C C, Sun Z, et al. Varietal and harvesting stage variation in the content of carotenoids, ascorbic acid and tocopherols in the fruit of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L.)J.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22, 15(3): 248-259. 249   Poolperm S, Jiraungkoorskul W. An update review on the anthelmintic activity of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J. Pharmacogn Reviews, 2022, 11(21): 31-34. 250   孙  凯, 王  娜, 程  艳, 等. 苦瓜育种方法的探讨现状及展望J. 吉林农业, 2022(15): 72-73. 251   田丽波, 商  桑, 李丹丹, 等. 苦瓜白粉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36(9): 1640-1645. 252   Mishra V.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for yield components in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L.) D. GB Pant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2022. 253   张梦弟, 朱香妹, 张红艳, 等. 苦瓜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22(7): 9-14. 254   顾骏飞, 周振翔, 李志康, 等. 水稻低叶绿素含量突变对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2(4): 551-560. 255   叶景秀, 柳海东. 叶绿素含量相关QTL定位探讨进展J. 青海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7(4): 55-60. 256   林婷婷, 王  立, 张  琳, 等. 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 南京农业高校学报, 2022, 37(5): 34-40. 257   張兴伟, 王志德, 牟建民, 等. 烤烟叶绿素含量遗传分析J. 中国烟草学报, 2022, 17(3): 48-52. 258   李洪涛, 许瀚元, 李景芳, 等. 玉米叶绿素含量基因效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5): 46-51. 259  梁慧珍, 余永亮, 杨红旗, 等. 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J. 作物学报, 2022, 41(6): 889-899. 260   塔  娜, 王  灏, 关周博, 等. 甘蓝型油菜DH系在不同生态区SPAD值的差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1(24): 116-121. 261   卢晓延. 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品质指标的遗传模型分析及遗传图谱初步构建D. 重庆: 西南高校, 2022. 262   刘鹏飞, 蒋  锋, 陈青春, 等. 鲜食型甜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J. 安徽农业高校学报, 2022, 40(1): 134-138. 263   Irfan M, Sun J X, Liu Y, et al. Genetic analysis o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maize by mixed major and polygene modelsJ. Genetika, 2022, 46(3): 1037-1046. 264   盖钧镒, 章元明, 王建康.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224-265. 265   马育华.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266   马万征, 姚发展, 高  蓓, 等. 不同养分液浓度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中氮安排规律的探讨J. 吉林农业科学, 2022, 40(4): 94-97. 267   Limantara L, Dettling M, Indrawati R, et al. Analysis o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ommercial green leafy vegetablesJ. Procedia Chemistry, 2022, 14: 225-231. 268   曹锡文, 刘  兵, 章元明. 植物数量性状分别分析Windows软件包SEA的研制J. 南京农业高校学报, 2022, 36(6): 1-6. 269   Jiang G H, Zeng J, He Y Q.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ffecting chlorophyll content of rice leaves in a double haploid population and two backcross populationsJ. Gene, 2022, 536(2): 287-295. 270   李丹丹, 马光恕, 田立波, 等. 黄瓜果实黄色线相对长度的遗传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2(9): 113-118. 271   张冰冰. 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遗传及株高和开花时间的QTL定位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高校, 2022. 272   李洪戈, 张丽萍, 伍晓明. 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 40(1): 10-17. 273   鄭建敏, 蒲宗君, 李式昭, 等. 温敏雄性不育小麦SCT-1育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29(6): 68-72. 274   刘  华, 秦  利, 张新友, 等. 基于花生种间杂交遗传群体的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 38(2): 172-178. 275   田桂丽, 张圣平, 宋子超, 等. 黄瓜果皮蜡粉量遗传分析及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48(18): 3666-3675. 276   李丹丹, 司龙亭, 李  季, 等. 弱光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2, 24(1): 133-137. 277   蒋晓婷, 林碧英, 林义章. 弱光胁迫对丝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2(9): 14-18. 责任编辑:黄东杰 猜你喜爱 苦瓜 吃苦瓜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22-10-21小苦瓜动漫界·幼教3652022-05-14苦瓜的味道作文通讯·初中版2022-03-31苦瓜优先选老的特殊文摘2022-11-15熟透的苦瓜真的不苦吗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2-09-21清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国篆刻·书画教化2022-07-16苦尽甘来广东其次课堂·小学2022-12-11人为什么要吃苦瓜?学苑创建·A版2022-12-09苦瓜大夫漫画月刊·哈版2022-03-26苦瓜大夫漫画月刊·哈版2022-03-24 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苦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