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驻村指导员的工作体会.docx
2022年驻村指导员的工作体会 一、驻下来与跑出去的关系。“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驻进去,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化调查探讨,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贫困的缘由,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市委要求指导员原则上住在村里,主要工作在村,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仔细驻下来。驻下来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变更村容村貌。要做好这些,只靠“驻下来”是不行的,很大程度上还要靠“跑出去”。例如,呈报项目,筹措资金,申请贷款,请技术人员来讲课,外出参观考察等,都须要跑出去才能办得到,有时跑一次两次不行,还须要跑三次四次。有时虽徒劳无功,但是,本人以为,这样的“跑”是必要的,不去跑一跑,有些事就没法办成,驻村工作就要打折扣。因此,该跑的时候,也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去跑。 二、办实事与软投入的关系。多为所在村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驻村工作中必需要做的。办了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就会更欢迎指导员,更拥护省委、市委的决策,心与党会贴得更紧。入驻后,在调查探讨与征求群众看法的基础上,我与村两委协商确定了农房拆建安置(由于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红火集团厂房扩建,全村涉及拆建安置农户近40户)、村中心道路康庄工程等与全村群众生产生活亲密相关的实事项目;多方联系,为发展养殖业的农户争取了一批小额贷款,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欢迎。但办实事不是驻村工作的全部,有些不拿钱拿物的“软投入”也应去做,能够多做的还要多做。例如,常到困难户家中坐坐,他会感受到政府的关切;常到老党员那里看看,他会感受到党组织的暖和;常到养殖户的猪场鸡舍去转转,他会感受到上级的支持。一次,我去走访受拆建安置影响的几户农户,几句关切问候的话语,农户们就觉得政府真好,能考虑他们的利益。这些没有送钱送物的软性投入,收到了和办实事一样的效果,和办实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实事要办,“软投入”的工作也要做,做好了,同样能达到驻村工作的目的。 三、介入与超脱的关系。市委提出指导员要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扬员、富民强村服务员、冲突纠纷调解员、民主制度监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的要求,紧紧围绕这“六员”去开展工作,就是牵住了驻村工作的“牛鼻子”,就是讲大局。入村后,在调查探讨的过程中,收集到了村干部、党员、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其中有村干部的作风问题、经济问题、工作实力问题,还有村里的陈年老账、地头争端、邻里纠纷、婆媳不和等。出于对上级来人的信任,群众很希望我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本人以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冲突和冲突的主要方面。假如不分主次,不管轻重,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群众反映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设想赐予一揽子解决。这样不仅不行能,反而会冲淡主要任务,贻误大局。这就有一个“介入”与“超脱”的关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可以“介入”,有的则应“超脱”。问题中属于当地党委政府布置的任务的,就坚决“介入”,主抓、狠抓;不属于所布置任务或是与之联系不紧密的,就可以“超脱”,缓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给当地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去处理。即使是属于所布置任务的问题,也不能齐头并进,也要有先有后,分个缓急。分析本村的问题,主要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欠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本事欠缺,致使群众生怨,而其主要方面,则是两委主要领导合力欠强。看准了这个主要问题,我就首先“介入”其中,把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几次会议和个别谈心,最终促使两个村主要干部作了自我指责,并相互沟通,解开了疙瘩,表示只要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不再闹看法,要勤通气,互沟通,多商议,强合力,共同带领两委班子和全村百姓发展经济,搞好生产。而对于诸如地头纠纷、邻里不和等问题,自己要“超脱”出来,不去亲自处理,要由村两委、治保调解组织去处理,或是通过宣扬法律学问,教化村民依法办事。 四、依靠与帮助的关系。驻村指导员在村里开展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许多工作最终还是要依靠村干部、全体党员、全村人民群众来组织开展和实施,而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村两委干部。例如,召开会议要依靠他们去召集,上项目要依靠他们去实施,开展活动要依靠他们去组织等等。依靠村干部开展工作,既是对他们的信任、支持和敬重,也是指导员的一个工作方法。当然,依靠不是依靠。指导员肩负着市委的重托,在驻村期间要加强村级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在依靠他们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任地帮助他们提高素养,增加战斗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市委交给的任务。像本村干部,能否依靠他们去开展工作,我当时心里没有底儿。经过一段视察和分析,我感到,村两委班子虽然合力欠强,但班子还是很团结的,是可以依靠的。这样,我在开展工作时,就尽可能与他们多商议,并把须要交给他们去完成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办。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地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出办法想方法去开展工作。 五、引导与包办的关系。农村工作,看似单纯,实际困难。驻村最忌用强迫吩咐、包办代替的工作方式去开展某项工作,即使是这项工作对群众有益。如帮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时,我们应更多地和群众座谈商议,一起寻求调整经济结构的良策,要遵从市场规律,因地制宜,不要强迫吩咐,包办代替。针对群众安于现状“不愿调”的心理,我们要结合省、市、镇实际,讲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调动群众搞调整的主动性。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我们要引导村民摸索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出路,要引导他们参与万名农夫素养培训工程,提高他们的劳动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吩咐包办,效果极差;引导启发,群众在自愿基础上去调整,既有主动性,又有好方法,指导员也不会担什么风险,落什么埋怨。!-empirenews.page- 六、学习与教化的关系。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实践学习,是市委对我们驻村指导员的要求。三个月来,我切实加强学习,的确有了许多收获。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看法,矢志不渝的生活志向,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等。毋庸置疑,农夫和农村中还有许多须要教化提高的地方,这方面可以说任重道远。我在向农夫群众学习的同时,还依靠镇党委、政府实行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化农夫及村干部提高理论素养,驾驭种植养殖的技术,变更落后的生活习惯,把文明之风吹向农村,把文明的种子播向大地。应当说,我在向农夫群众学习中得到提高,而农夫群众也从教化活动中受到教益,基本上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