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docx

    • 资源ID:10245621       资源大小:34.22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docx

    2022年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 篇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 一、什么叫意象?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简洁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 常见意象及其特定意义: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 恋恋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 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愿。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白云:思友、思亲。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 的牵挂) 1. 月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经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经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闻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 便毅然弃官归乡,从今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鱼雁、青鸟、青鸾:代表书信、信使。) 5、捣衣”,也表达游子思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6、小楼:思恋故国、思乡怀人。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哀痛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篇二: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分。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 3了解考查模式 4驾驭答题步骤 菊花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寂在湖面成双 意境:凄清,苍凉 意象:残菊、落花、北风、人影 课前预习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分。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详细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详细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 送李端 练习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际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似乎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相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际有家难归的感慨。) 补充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传闻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它的叫声被人模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中的杜鹃也就经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离别感伤) 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凄凉乡愁) 小结:意象情思×物象 融合了主观情思的详细可感的艺术形象 (二)意境:是指寄予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意:作者的情感; 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 概括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形象形象图景 ? 象象境 ? 意象意象意境 练习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际。 问: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冷落、衰败。 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意象是细小的、详细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1)触景生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Ps. 诗人明确地告知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肯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溢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2)移情入景(有我之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Ps. 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将花鸟人格化,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感叹忧愤。 (3)物我情融(无我之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Ps.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会面。这?悠闲?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由,山静穆而高远。物我两相融,悠闲而自得。 (4)景略情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Ps. 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悟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备。 意境特点常用词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宛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情、高亢、繁华、淳朴、热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芜、冷寂 (1)写景状物诗:幽冷清幽安静静谧闲适安静 (2)边塞怀古诗:苍凉雄浑苍茫宽阔高远壮阔 (3)即事感怀诗:萧瑟凄凉暗淡萧条荒芜冷寂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分: 区分:(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详细的;意境则与全 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 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洁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意象+意象=意境。 假如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假如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假如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 氛围 :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孤独 意象:春雨杏花 氛围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报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孤独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李白半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一赏析意象与意境: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际。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际等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诗中的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道是?古?道、风是?西?风、马是?瘦?马,一系列感情色调剧烈的形容词,营造出的是萧索的风景、疲顿的旅途这样色调暗淡冷寂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孤独、悲凉的气氛,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对表现作者天际孤旅的情思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创建出开阔悠远的意境。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恋恋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逝,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愿栖,孤独沙洲冷。 创建出怎样的意境? 诗人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孤独、冷?等词的感情色调和?拣尽寒枝不愿栖?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 创建出孤独、凄凉、绝去尘俗的意境。但是诗人的心态却特别坚决,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看法。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运用了鸡黍、绿树、青山、场圃、把酒、话桑麻、就菊花等意象。安静秀美的田园风光,田园情趣,闲适恬淡之情,淳朴真诚的情意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自然恬淡的意境 二、设题考查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的效果?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清选择角度,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建,语言力求美丽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安静美丽、华美壮美、清爽自然等。 把握意象详细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规范格式:A该诗抓住(采纳)(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 ,表达了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短暂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漂亮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带?采纳了拟人手法,给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改变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改变。 请结合全,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四周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舞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心情。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实战演练: 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改变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艘: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巩固练习: 1.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3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 楼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诗中第一、其次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困难情感?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篇三: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 形象入诗,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大特点。诗人们往往借助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寄予自己的情思,那么,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形象,也就是意象(象即客观存在,意即主观感受)。从诗经中的蒹葭杨柳,到离骚 中的香草美人,从汉乐府的关山明月到唐诗的大漠长烟,从山水田园诗的山林清流,到咏史怀古诗的寒鸦鹧鸪,在诗人们笔下流泻而出的一个个显明的形象,无一不跳动着抒情主子公感情的脉搏,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我们在观赏这些诗歌的时候,就可以感受着这样的脉搏,从而走进诗人们的内心世界。随着诗人们一代代的薪火相传的创作实践,很多意象大量出现在诗词作品中,并且“意”的内涵也相对稳定下来。可以说,在传统诗歌创作中,意象就是中国诗歌的DNA。意象的存在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显著特征,没有意象,空洞浮泛,难以成诗,为诗家所摈弃,为论者所不齿。当然,心理感受不同,情感表达不同,就是相同的形象,在“意”的层面上也有较大出入甚至相反。因此,在观赏诗歌的时候,我们既要学会把握诗词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又要懂得以动态的眼光洞悉其改变。 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前者大多是一些咏物诗(如贺知章的咏柳),后者则更为普遍。一个个意象的叠加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假如说意象是诗歌的细胞,那么意境就是诗歌的血肉,而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极其繁多,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宇宙之大,芥豆之微,无一不行入诗。标准不同,分类自然也不一样。从生命特征的 角度看,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从形成方式的角度看,有自然的,有人工的。这只是一个大框,其实,做这样的分类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详细把握诗歌中的形象,抓住这个详细的“象”,进而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才是真正的观赏。 为了帮助中学生能够学会初步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现归纳出以下详细的意象类型。 一、婵娟月影 月亮在古诗人的心目中是神奇而浪漫的。她引人遐思,让人神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皎皎月光给诗人不竭的灵感。游子思乡,明月见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思妇怀远,明月守候:“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倦客无眠,月影陪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友人离别,月辉传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有时月亮就是知心的挚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时月亮又是恼人的冤家:“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当我们观赏的一叶扁舟泊进浩淼的中国诗歌的海洋,你就可见到,在那静谧的夜晚,清风明月的守望。一领月华下,那一篇篇充溢诗情画意的华章,熠熠生辉,通体透亮。月亮是诗人们首选的情感诉求,是守候诗人们心灵的漂亮女神,她在审美过程中是不行替代的。 月的形态:残月、新月、纤月、缺月、月轮、月如钩、月似弓。 月的色泽:明月、月光、月辉、月华、清辉、朗月、淡月、素月、皓月。 月的时态:晓月、夜月。 1 月的动态:月上、斜月、月落。 月的情态:孤月、孤光、冷月。 月的组合:山月、月影、风月、溪月、流月(随水而流之月)。 月的别称:玉壶、璧月、冰蟾、银蟾、金镜、银盘、玉兔、蟾蜍、婵娟、玉轮、冰盘。 盼望团聚: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寄予相思: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象征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孤独孤独: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王安石桂枝香) 渲染气氛:二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描写自然景象:可怜九月月,露速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中的地面一片银白,树上栖着鸟,冷露静静打湿了桂花;今夜月光光明,人们都在赏月。第三句的“望”,引出了末句的秋思。一、二句极写环境之静,第四句一个“落”字打破了“静”,“秋思”随月光洒向人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独在异乡的孤独的思乡之情。 送柴侍御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句确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两地竟成一乡了。作者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 苏幕遮范仲淹(2022年春招)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突出秋景的显明色调: 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江汉 杜甫(2004年广东题)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2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 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郁闷“落 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有人认为此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统一哪种看法?情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A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B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殊是结尾两句“莫非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晚泊岳阳 欧阳修(09年辽宁卷)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答: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这道题有两问,一问是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问是“怎样表现的”,问的是表达技巧及效果。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的无奈凄凉的心情,从而概括出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是诗歌的主题。 表现手法可以从诗句中察觉到,因为诗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当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 (后面黑括号中为主旨提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3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秦观南歌子)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速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秋夜怀人范仲淹御街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朱敦儒临江仙)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淑真菩萨蛮)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苏轼行香子) 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黄庭坚南歌子)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文天祥酹江月)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柳永归朝欢) 况屈指中秋,非常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行宫见月难过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柳永戚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关山翠。(晏几道蝶恋花)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晏几道虞美人) 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晁端礼绿头鸭)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周邦彦花犯) 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田为江神子慢)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张耒夏日) 二、夕阳余辉 4 游子羁旅漂泊,思妇空守闺房,被贬天际,流浪异乡,要知道难过总是难免的。斜阳晚照,正孤影徘徊,问斜阳,斜阳不语。孤馆酒醒,斜阳正红,断肠人凭栏望, 孤独愁情。西风紧,莺乱啼,残照草青青。羁旅客,独行人,有谁陪伴,一抹残红。按理说,太阳是热情的,诗人本应倾情讴歌,可在他们眼中,怎恁地悲情?要知道,日落时分,即将结束一日的乏累和劳碌,假如亲人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夕阳好像麻木不仁;可偏偏是那天际孤旅,一日将尽,夜幕驾临,漫漫长夜,苦 熬强挨。夕阳下,余辉中,帆影点点,杜鹃声声,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古诗人捕获住一天将尽的太阳,为黯淡凄凉的心境找到了依托和归宿。当然,“日出东方,其道大光”,旭日东升,也会让古人驿动;然而,他们对夕阳的钟情 却达到了极致。“斜阳”意象出现在宋词中的数量大大超过唐诗,足见“诗庄词媚”的特点。 夕阳、落日、余辉、残照、余红、远照、残日、斜晖、日暮等。 渲染悲凉暗淡的气氛: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烘托悲伤抑郁的感情:日暮征帆何处泊?天际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暗寓游子漂泊不定的境况: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暗寓思妇孤独孤寂的境况: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赵令畤蝶恋花) 象征事物没落衰败的特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表达桑榆暮景的赞美之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商隐酬乐天咏老见事) 隐喻留恋惜别的挚友之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展示雄浑阔大的意境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怀宛陵旧游 陆龟蒙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前二句是平叙宛陵旧游的怀念,说自己从前曾到陵阳山的那个好地方游历,那里有谢朓、李白的游踪遗迹。后二句是回忆当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傍晚,在溪边独行,夕阳斜照水面,楼影倒映水中,酒旗仿佛飘落在春天的水流中。那情景,最惹人思绪了。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的酒旗,水中破裂的倒影,构成一幅 画境引起诗人无限感慨,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感时伤世的情怀。以景结情,含蓄蕴藉。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5 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