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
资源ID:10267708
资源大小:28.0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2022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留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17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2全部答案在答题卷上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争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消受。而我们很多作家,制好一道菜,就在顾客面前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A琳琅满目 品尝 絮絮叨叨B五花八门 咀嚼 絮絮叨叨C五花八门 品尝 喋喋不休D琳琅满目 咀嚼 喋喋不休13分D琳琅满目:琳琅:精致的玉石。满眼都是宝贵的东西。形容美妙的事物许多。五花八门:形容色调艳丽,花样繁多。品尝:细致地辨别味道。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比方反复体会;玩味。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所以选D。可以适当地运用解除法。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不能准确辨别近义词的运用对象,可能会导致误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2022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女排再夺时隔12年后的的奥运冠军。B关于将取消211985院校工程建设这一话题,社会传言许多,现在大家一般认可的是以由教化部官方文件的这一说法为准。C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旧高发频发,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特殊是近期发生的多起高校生被诈骗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广阔群众对此类犯罪活动深恶痛绝。D走节俭型政府之路就是要实行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奢侈,提高财政资金运用,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2. 3分C A语序不当,应为时隔12年后再夺;B句式杂糅,应为现在大家一般认可的是教化部官方文件的这一说法;D项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搭配不当,应为提高效率用成分分析法进行辨别,根据肯定规律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都是语法方面的语病,要娴熟划分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结构。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 , 。 ,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它至今仍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分难舍唯独书法艺术的状况不一样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和影响但那影响终归在渐渐淡化ABCD3 . 3分C 的陈述对象为中国书法艺术,与文段开头句的主语保持了一样,并且是一个总括句,领起了下面各句。故应当排在最前面,据此可以解除AB两项。的主语应为中的它,因此应在的前面,据此解除D项。可以运用解除法,或是干脆排序,或是句子关系组合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分清句子的层次。4下列作品集的命名方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王右丞集孟襄阳集韩昌黎先生集柳河东集B樊川文集王临川集白石道人诗集易安集C七录斋集饮冰室合集惜抱轩文集震川文集D欧阳文忠集王文公文集范文正公文集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43分 D D项都是以谥号命名;A项王右丞集是以官职命名,其他是以籍贯命名;B王临川集是书斋名命名,其他是以字号命名;C震川文集是以名号命名,其他是以书斋命名。解答时要逐项审查,根据自己积累的有关学问,推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了解并驾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识记不熟。5下列交际用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日前登门探望阁下,未遇,非常缺憾,如有空,请惠临寒舍一叙。B凡在本店购物满二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致礼品,欢迎光临。C竭诚欢迎广阔客户和厂商惠顾,愿与国内外客户携手共进,共铸辉煌。D蒙先生惠允,本报首家摘要发表先生大作,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53分B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根据平常积累的学问作答。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对词语运用的场合、身份、对象理解不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游丹霞记袁枚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另买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惝恍,不行思议。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攀铁索升,别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级,自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余宿静观楼。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有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景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陋:浅薄B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涯:边际C循原路下,如理旧书 理:温习D间有豪牛丑犀 间:中间 63分 D 间,夹杂之意 可把词语意义带入文中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词词义识记不坚固7下列各句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1)丹霞以遒景胜矣 (2)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B(1)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1)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1)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2)臣乃敢上璧73分 A A项,都是介词,靠着,凭借。B项,连词,可译为那么,表示前后为假设关系;连词,可译为却,表示转折关系。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项,副词,就的意思;副词,才之意识记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句子中看上下文意思是否一样。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能精确识记。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3分)(2)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4分)(3)始知造物者有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3分)810分 (1)没有树根做阶梯的地方就开凿岩石来做成阶梯,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阶梯。 (2)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遗忘了外面的世界,遗忘了有家,也遗忘了自己身在哪里了。 (3)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有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假如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1)为得翻译精确各1分,句意正确、通顺1分(2)置不知何所翻译精确各1分,句意正确、通顺1分(3)顿挫功翻译精确各1分,句意正确、通顺1分关键是找出句子中的关键实词、虚词和句式,根据直译为主,意义为辅,的方法。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一些学生只翻译大体意思,不能精确翻译出重点字词。9依据文中内容概括丹霞山特点。(3分)9 3分 山势陡峭险峻、山路曲折,风景美丽集中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自己作答。先理解文意,然后筛选信息并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读不懂文言文,且信息概括不全。 甲辰年的春末,我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美丽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访。山势从平地上突起,有横的褶皱,没有直的纹理,从一层皱纹到千万层,连绵不断地围绕紧箍。 (我)猜想岭南离海近,多有螺蚌,所以说山峰的形态也似乎都成了螺纹吗?特殊让人惊异的是,左面的窗户刚望见,刚离开,右面的窗户又来了;前面的船舷望见它,刚离开,后面的船舷又有了(它)。山追着客人,还是客人留恋山呢?没法弄清,无法想象,难以理解。船行了一天一夜,到了丹霞山。只见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只有山的一侧裂开了一条缝,就像被锯子斜斜地锯开一样。人侧着身子进入,很久才能找到路。拉着铁索向上攀登,见到另一番天地。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就像自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没有树根做阶梯的地方就开凿岩石来做成阶梯,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阶梯。到阑天门的山路最为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山路的尽处上面横放着一块铁板作为进出的门,若一人拿着长矛保卫,那么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山上的楼台庙宇很坚实,又很宽敞,开凿山崖形成沟渠,把泉水引到寺庙的厨房,非常奇妙。有佛塔建在悬崖之下,悬崖像高高张开的布覆盖着它。佛塔的前面群山环绕,就像是各国的诸侯拿着文书来朝见。(群山)夹杂有像巨大的水牛或丑陋的犀牛的,有像牦牛或人影的,有像鹞鹰张开两翅或蛮人在舞蹈的。晚上,我借宿在静观楼。山高千丈,紧挨着窗户,好像压迫着人的魂魄,连梦中也觉得沉重。山的中部凹陷进去好几丈,泉水如珠子般悬空滴落,躺在床上终夜听着泉水叮咚的声音连绵起伏。山涧有许多身上有着漂亮花纹的鱼儿在游动。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遗忘了外面的世界,遗忘了有家,也遗忘了自己身在哪里了。其次天,我沿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在温习功课,更加觉得很有味道。站在高处远眺自己上山的路, 从江口到这里,山路就像龙蛇蚯蚓那样曲曲折折,犬牙交错无穷无尽,大约有一百里那么远。假如用郑康成虚空鸟道的说法,拉成直线行走,那么从五马峰到丹霞,一会儿就可到达。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有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假如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但从高处俯视山下,丹霞山的确非常陡峭,人不能不感到胆怯,于是我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地挪下山。僧人问我,丹霞山与罗浮山比较怎么样呢?我说:罗浮山的风景分散,找到一处美景的欢乐也抵不上付出的辛苦,丹霞山靠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了。僧人又问我:丹霞山上没有古碑又怎么说明呢?我说:雁荡山从南宋起先开发,所以没有唐代文人的题跋;黄山从明代起先开发,所以没有宋代文人的题跋;丹霞山是从我们这个朝代初期才开发的,所以并没有明代的碑刻。从大禹到现在也许有四千多年了,名山大川,还有混沌而没有被开拓的,像黄河的源头,到元代才被探访到,这就是证明。然而从这点来看,山尚且如此,就更可以明白先贤圣人们的学说是无限广袤的。假如因为前代的学者们偶然遗漏了一些说明,就因此想当心谨慎地禁锢后来的学者,不让他们再增加一点新的观点,这真是浅薄而荒谬啊,也许不应当这样吧。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返事异黄丞相(1),三黜名惭柳士师(2)。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3)东过连山(4)下,相望长吟有所思。(1)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2)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3)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4)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1)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怎样的人生境况。(3分)10 3分 被贬远地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再次贬放远地;友人分别在即。(每点1分) 学生赏析诗歌时,要读懂诗歌内容。此题考查首联的内容。本题涉及首联,要仔细理解,诗人被贬远地十载,始得和柳宗元一起奉召还朝;现在又再次贬放远地;和柳宗元又要分别。 审题是关键。解读出题目的含义,答题就有了思路。 鉴赏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不会分析诗歌的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诗中颈联是如何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2)4分 典型景物衬托。看空中回雁,闻岸边猿啼,凄凉之景中烘托离别悲愁;视听结合,上句描绘诗人与友人站在荒郊看大雁消逝,下句写正在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视听结合,意境凄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细微环节描写,一随一遇,极目远望,回雁见行见逝,自己想随却不能随之,正在苦痛,却遇断猿 之声, 动作及心理描写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婉地传达出来了。(每点2分,两点4分) 这道题就颈联中运用的表达技巧进行考查,要求考生回答出表达技巧,并作说明,并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实力。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看法。 考生简单只答手法,没有联系到作者思想,显得答案单一干瘪。(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3)3分 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情深意重,与挚友分别的不舍之情;对当政者的不满;对自己还才不遇、忠而见弃的自嘲;思念家乡的愁苦。(一点1分)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情感的实力。情感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情感后,要详细分析和指出表达效果。 细致分析诗歌的内容,概括全面作者表达的感情。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 考生往往概括不全面。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2)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5)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6)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7)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8)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11 8分 (1)水中藻荇交横(2)挟飞仙以遨游(3)赢得仓皇北顾(4)扈江离与辟芷兮(5)钿头云篦击节碎(6)拄杖无时夜叩门(7)翱翔蓬蒿之间(8)剑阁峥嵘而崔嵬 常见名篇名句背诵。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粉墨人生韩静霆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白天,执笔犹如使剑,左右开弓,有时候,咿咿呀呀地边画边唱,管他有调无调,吼得出汗便好。到了夜里,蘸满色调的笔放下了,人虽然像僵尸一般在床上睡着,白天画的那些戏曲人物却全来了。咱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令箭,举着,喊叫着在戏曲人物队列中间穿行。最终的结果是扑通一声,我摔到了床下边,眼眶磕青了,牙床磕破了,流着血,原来是梦。戏曲人物画就是这么让你美,美个死;伤你也伤得狠,让你流了血、挂着彩。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小小的戏园子是摄魂夺魄的地方。我常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化完妆的和没化完妆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最让我醉心的就是他们那个扑脸的香粉。演员们画好了眉眼,定妆时拿粉去扑。香粉在后台飘起来,让眼前一切真实的人和道具变得虚幻,都飘到了半空。在后台趴窗户看到了同班一个姓郝的同学,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方法去巴结这个同学。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往里闯。有一次帽子被人家抓去了,但是人却留到戏园子那个最黑的角落里,足足看了半场戏,过了半场瘾。我肯定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他们的唱功、他们的绝活和敏捷多变的表演方式,包括和观众密不行分的插科打诨,都让我倾倒。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角儿。他们的名字,像姓李的三姐妹一一梦霞、彩霞、晓霞,我恒久不会遗忘。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音乐是特别困难的,具有现代戏剧的最前卫的观念和特色,要观众和舞台有一种间离感。两个演员在台上,说说笑笑,突然那边一说去拿弦子吧,这就起先动弦子了,起先唱了,唱一段又说上了。演员在说书人和角色中间转换,那种观剧的亲切感是让人迷醉的。后来,我和郝同学决心自己拥有乐器,我们便一起到成人干活的工地上去做小工,挖土方啊、挑土啊,干了整整七天,弄得灰头土脸,每人挣了六块四毛四。我一辈子也不会遗忘如此这般巨大数目的人民币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我们一人买了一个龙头的破二胡,一人买了一支笛子,迫不及待地在街边上就吱扭吱扭地拉起二胡,起先了我们的音乐之旅!等我学会拉琴之后,地方戏院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演出。坐在他们那个骡马大车上,特别傲慢地和演员们坐在一起。那时候,在村,在冬天,经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下边儿全都是观众,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演出结束了,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快乐。而它更重要的恩惠和好处,是在我的血液里注入了一种东西叫作民间艺术、民族艺术。地方戏院和地方戏,把我和郝同学黏在一起。可就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灾祸不期而至。也许是因为郝同学生得一副讨女生喜爱的小白脸儿吧,一日放学,我们班几个大个儿的同学纠集了一帮人,喊着让我闪开,我回头还没醒过神儿来,雨点儿一般的砖头就砸向郝同学了,追着打他。我呆呆地站在路上,浑身颤抖,觉得冷。这一番砖头和叫骂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这么残酷和丑恶的东西。后来,郝同学退学了,到地方戏院去学习操琴。最终他成了我们那个城市的地方剧院院长。他的爱人是我们那个地方最美丽的、最好的地方戏演员。地方戏慷慨地给了郝同学一个好生活。我呢,几经周折,考进了中心音乐学院,起先了音乐人生。后来的生活就像一部连本儿的大戏,一幕一幕地拉开。我的老伴儿陪我走过了五十多年,她经常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惋惜,再也不简单找到童年趴戏园子窗台那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了,老花的眼睛是不是也磨出了老茧?老家的旧房院落和地方戏园子全都铲光了。今年母亲病逝,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我幸运地找到了一把让重年复活的钥匙,这就是画戏。我把戏曲人物纠集到我的画作里,他们给我带来一种很美妙的想象和追忆,调动起我对艺术和人生的这样一种爱、一种融入。或许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回到趴地方戏园子小窗户的年头,回到从少年起先的粉墨人生。 (选自2022年11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12依据文章相关内容,依次概括作者和戏剧结缘的过程。(4分) 124分 (1)趴在窗台看扮装 (2)混票逃票进戏院 (3)痴迷沉醉二人转 (4)辛苦赚钱买乐器。(每点1分)从全文来看,文章先后叙述了作者怎样和戏剧结缘的过程,可先依据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然后概括总结作者四步结缘的过程。要着眼于文本,分点答出即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实力。概括不全面。1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到郝同学。 (6分) 13 6分 郝同学是我戏剧幻想的伙伴,见证了我与戏剧结缘的过程。郝同学的人生之路和戏剧不分别,因戏而买乐器,退学后去学戏,戏又给了他个好生活,他的人生充溢戏剧性,强化了粉墨人生(人生如戏)的主题。(3)拓宽了行文思路,丰富了文章内容。(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从全文看,作者写郝同学,有三点用意,是和要表达的中心愿思有关的,回答时还要考虑到结构方面的作业。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实力。概括不全面。14结合上下文,理解第8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44分 老家、老戏园子全都消逝,童年看戏如痴如醉的感觉也消逝了,我失去了精神寄予、心灵家园,已然让我产生了孤儿的感觉;而今又失去了老母亲,所以又成了一个孤儿,表达了作者对民间传统艺术消逝的叹惋和痛心。(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作者回家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是说老戏园子全部消逝了,结合文章主旨考虑,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作者真正失去的就是他的精神寄予。表达对民间传统艺术消逝的叹惋和痛心。这种题要结和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分析作答。对文本的内容做深层次的解读。要么要点不全,要么要点重复。15请探究文章以粉墨人生为题的用意。(6分)156分 作者一生与戏相伴,表达作者对戏曲、对民间艺术的酷爱。作者与郝同学的人生如连本大戏,给人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思索。晚年画戏,找寻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消逝的怅惘。 题目的用意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绽开)。3、作者感情的动身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爱好。而对于考生的看法,看似开放,实则要着眼于文本。首先要阐明考生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