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全文).docx
-
资源ID:10269888
资源大小:31.2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全文).docx
202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平安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平安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削减生产平安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其次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干脆经济损失的生产平安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依据生产平安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干脆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殊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1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干脆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1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干脆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1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干脆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10万元以下干脆经济损失的事故。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刚好、精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敬重科学的原则,刚好、精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缘由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刚好、精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协作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供应必要的便利条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相互协作,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第六条工会依法参与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看法。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第八条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刚好处理。其次章事故报告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马上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状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干脆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状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一)特殊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状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殊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马上报告国务院。必要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状况。第十一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状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第十二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干脆经济损失;(五)已经实行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状况的,应当刚好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改变的,应当刚好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改变的,应当刚好补报。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马上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实行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马上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第十六条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当爱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缘由,须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当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依据事故的状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实行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快速追捕归案。第十八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第三章事故调查第十九条特殊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干脆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托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托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