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权利教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docx
2.3.1 公民基本权利【学习目标】1.掌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以及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2.掌握公民的人身自由的内容和重要性,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掌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这些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重点难点】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导学过程】I.情境导学及自主学习孩子偷卖手表,可以要求买方返还吗?案例:我有一个7岁男孩,十分顽皮。今年三月,孩子把我妻子刚买的一块进口手表偷出去,以五元钱的价格卖掉,我妻子几经追问才找到买主,耐心向对方说明情况,要求他返还手表,并退回他五元钱。但对方却说手表是买的,又不是骗来的,怎么能退呢?请问,我们可以要求买方返还手表吗?II.即时巩固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_、政治自由、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包括_,_,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人格尊严权包括_、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4.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包括_、_、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5.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_,_。III.要点理解知识点一、政治权利和自由目标导学一: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目标导学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探究与分享】1.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2.观看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新一届全国机构领导人。目标导学三:政治自由目标导学四:监督权【探究与分享】1.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中国政府网等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活动。截至3月1日,共收集到7万多条留言,其中近600条建议被转交到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政府为什么要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目标导学五: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知识点二、人身自由目标导学六:人身自由的内容和重要性【探究与分享】1.人身自由的内容。 2.人身自由的重要性。 目标导学七: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知识点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目标导学八: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1.财产权。 2.劳动权。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利。IV.训练提升1.“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公民行使权利,参与管理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 )A.批评权与建议权 B.监督权 C.经济权利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下列说法中最符合下面漫画寓意的是( )A.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B.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务享有监督权C.必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D.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3.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C.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D.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4.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下列行为中,没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是( )动车站安检人员检查乘客背包公安机关依法拘留酒驾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将欠薪的包工头扣押医疗部门按规定将传染病患者隔离A. B. C. D.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们常以此表达自已对自由的羡慕和向往,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在世界上,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B.鱼儿能既到陆地上,鸟儿能飞出大气层C.人们只有在恰到好处的约束范围内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D.生活中的约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6.下列关于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C.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可以私拆孩子信件D.孩子年龄小,没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7.一位老奶奶从工厂退休后,报名到一所老年大学学习,先后掌握了三门外语。老奶奶在国外旅游时,流利的外语得到不少外国人的赞扬。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老奶奶积极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老奶奶所受教育是义务教育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成人教育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职业教育A. B. C. D.8.“广场舞”作为大众健身活动,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存在噪音扰民等问题。深受噪音困扰的居民正确的选择是( )A.安装高音喇叭,抵制“广场舞”B.请求人民法院立法,禁止“广场舞”C.在网络上发帖,号召网友反对“广场舞”D.向社区反映,要求调解“广场舞”问题9.陈某在某饭店吃饭,结账后发现支付的餐费大大超过了实际应付的费用。如果你是陈某,可以(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有关行政部门起诉讼向人民法院申请仲裁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A. B. C. D.V.总结提升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 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 政治自由4. 监督权5.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二、人身自由1. 人身自由的内容和重要性2. 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参考答案【导学过程】II.即时巩固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名誉权荣誉权 4.财产权劳动权 5.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III.要点理解知识点一、政治权利和自由目标导学一: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及时点拨: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目标导学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时点拨:条件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目标导学三:政治自由及时点拨:内容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作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目标导学四:监督权及时点拨: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作用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标导学五: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及时点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知识点二、人身自由目标导学六:人身自由的内容和重要性及时点拨:1.人身自由的内容。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身自由的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目标导学七: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及时点拨: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3.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知识点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目标导学八: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及时点拨: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2.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教济和医疗卫生事业。4.受教育权。 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重要性(意义、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采取的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5.文化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采取的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保障公民实现文化权利。IV.训练提升1.D 2.C 3.D 4.B 5.B 6.B 7.A 8.D 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