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某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10740041
资源大小:22.8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形势下某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
新形势下某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市市主动贯彻中心决策,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新任务。××区位于城郊结合部,是苏南较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也是全市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主阵地之一,经过多年来乡镇工业的加快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辐射带动,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快推动和经济社会加快转轨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城市化为依托,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区基础扎实、条件成熟,理应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加快推动××区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就必需立足××实际,找准××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探讨详细的对策措施。一、××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区现有行政村63个,其中村居合署3个,社区居委会57个。近年来,全区各级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加。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主体经济实力明显壮大。2022年全区乡镇工业完成纳税销售439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3.4。5个镇完成三产纳税营收222.7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区三产总量的52.9。实现镇级可用财力6.54亿元,镇级可用财力均超亿元。全区95个村、社区合作社实现可用财力达2.55亿元,平均268万元,其中村均245万元,社均319万元。引导村级强化经营理念,2022年全区各村集体新建标准厂房18.5万平方米,累计达39.6万平方米,新增加商业用房5.6万平方米。(二)集聚集约水平提升。围绕资源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加快推动“三个集中”。确立了以沿山形成区、沿湖组成片的农业集中战略,突出抓好一批都市农业项目,建成了太湖葡萄沟、唯琼生态农庄等都市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78万亩,集中率达47.47,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600亩。通过抓好营造高地吸纳一批,城市拆迁安置一批,进驻标房集中一批,加快提升改造一批,沿湖景观迁出一批,关停并转淘汰一批“六个一批”,加快工业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的步伐,工业集中度达到68。推动农夫居住集中做到“六个结合”,即与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建设相结合,与地块拍卖改造相结合,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与撤并小规模村巷相结合,与提升改造保留相结合,2022年共拆迁农夫住宅3596户、62.7万平方米,整体撤并自然村45个,开工建设农夫安置房102万平方米,竣工88万平方米。(三)规划导向作用明显。以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为目标,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城乡产业体系、城乡社区体系的新模式等进行全面规划,有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集聚发展。确定了我区“211 8”二级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总体目标框架,即:两个分区蠡溪分区和太湖新城分区,一个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一个外围镇胡埭镇,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时注意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统筹各类生产要素,着力提高规划水平和可操作性。通过规划来整合优化现有资源,预料到2022年可节约各类用地2000多公顷。(四)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以推动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目的,激发农村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的活力、动力。完成企业改革15家,盘活退出公有资产8404万元,企业改革扫尾工作基本完成。加大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力度,累计成立77家,股东达146113名,量化经营性净资产9.73亿元。2022年度可安排收益1735万元,实现个人股分红1058万元,同比增加223万元。结合实际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2022年共组建10家混合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主动发展农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22年创建“四有”农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家,其中农业专业协会9家、专业合作社1家。(五)富民保障进程加快。抓好农村培训就业工作,2022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230人,其中技能培训5456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6774人次;主动挖掘“十个一批”潜力,有效调控政府救济的公益性岗位资源,优先支配农村特困对象就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不断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共完成乡镇养老扩面1.61万人,其中城保扩面1.36万人,农保扩面0.25万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9,全区农保最低年缴费额提高为1010元;将养老补贴享受对象的范围由农村老年农夫扩大到全体农村世居户老年人员,发放率达到101;区级养老统筹人员统一纳入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1.26,原郊区养老统筹人员城镇医保工作政策调整接轨到位;全区农村符合低保条件的778户1585人全部纳入低保,做到低保全覆盖;深化开展了“筹千金、助千户”活动,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济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六)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完善镇村教化管理体制,“双高普九”成效显著,教化布局结构进一步调优,教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加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力度。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达标创建活动取得实效,文体市场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安排生育嘉奖扶助政策全面落实,农村部分安排生育家庭嘉奖扶助资金发放到位率101。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十星级”文明家庭、“五星级”企业和“三星级”青年爱心服务站、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圆满结顶,“民主法制村(社区)”创建活动、“法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二、当前××区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区近几年呼应城市化建设发展要求,加快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从××区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假如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也就无从谈起。一是规划布局比较零乱。规划是龙头,是建设发展的依据,离开了规划的新农村就不会是科学发展的新农村,必定导致结构布局的不合理,造成资源奢侈。首先是产业布局零乱,全区原9个镇、开发区、街道建设了11个工业园区,包括集中区外共有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4000多家,缺少成规模的大企业集团和大型的服务业商贸区、专业市场,“村村点火、到处冒烟”的现象非常突出。其次是居住布局零乱,全区现有的262.5平方公里区域土地上共有自然村1010多个,“城中村”244个,其中20户以下的小村巷60个,农村住宅分布散乱,配套不完善,环境较差。第三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导向,××的综合发展区规划和区农村规划正在修订完善,次分区规划和限制性详规还未做到全覆盖,很多区域和地块的开发功能尚未确定。二是经济发展参次不齐。经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要在全区同步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需要有肯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财力作支撑,但是经济发展中镇和街道之间、村和社区之间的不平衡性,成为××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因素,近郊村大多有资产而缺资源,而远郊村有资源却缺少优质经营性资产,村级收入高的如龙山社区、南桥村、溪南股份合作社等,年集体收入超过5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收入低的如马山的嶂青村、耿湾村等年集体收入只有50万左右,人均不足500元。各镇之间也存在着肯定的不平衡性,有的财力相对不足,如胡埭镇等;有的债务较多,如太湖镇、华庄镇;有的发展不快,如蠡湖街道等。只有加快发展镇村经济,壮大集体财力,促进稳定增收,才能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三是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当前来看,城乡差别仍旧较为明显,社会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农夫实际就业率还不高,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不够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提高农村职工工资福利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此外,社会弱势群体在农村较为集中,农村的社保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的就业率、城保的农村覆盖率、农村保障的标准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扶贫济困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农夫“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有待于探讨解决,等等。四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新农村应当有新气象,但从当前城乡发展来看,农村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相对突出,特殊是农村生活环境、设施配套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较差,与现代化新农村的要求比差距很大。农村安置房建设滞后于城市拆迁的冲突也非常突出。五是文明素养有待提高。文明素养是体现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记。当前来看,××区农村社会事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化、文体等各项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城市的优质公共资源和社会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同农村对接、向农村拓展,农村居民的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加快推动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设想针对上述薄弱环节,围绕市委、市政府明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区在当前和今后工作中必需通过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一是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促进集约有序发展。规划是建设发展的龙头,要通过科学规划来节约利用资源、集聚集约发展。要根据“三个集中”的要求深化完善农村规划编制,统筹支配农村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生态区和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美丽、区域协调的城镇体系,实现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特殊要加快完成××综合发展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各项次分区规划、重点限制性详规和农村新型社区详规编制。要通过规划的完善和实施,节约土地资源。二是以都市产业为方向,促进转变增长方式。坚持园区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开发区、胡埭安置区、马山生物医药园、工业设计园等一批特色品牌园区空间。要加快拓呈现有园区的可用空间,重点抓好胡埭工业园西拓和工业设计园南扩,提高园区对骨干企业安置、高新技术企业引进的承载功能,以空间拓展来“稳心留根”,为××将来发展供应规模支撑和产业基础。要依托现有的12个园区和3个老工业团地,大力发展标房楼宇经济,在原有基础上再建设一批适销对路的标房楼宇,并着力提高租售率和产出率,实现集聚集约发展。要主动引导现有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节能低耗环保、循环型、学问型的都市工业。要大力发呈现代服务业,引导有条件的集体和个人抢抓城市化发展机遇,抢滩沿路发呈现代商贸,并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主动发展新兴服务业,实现工业、服务业“两轮驱动”。依据战略农业和过渡农业相结合的思路,依托沿山沿湖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唯琼农庄、九龙湾乡村家园、雪浪山生态园、龙寺生态园等一批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餐饮消遣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园,实现农业生产的园区化、特色化、高效化。三是以资产经营为纽带,促进财力稳定增长。引导激励镇、村(社区)主动抢抓城市化推动机遇,把农村土地出让金、集体资产转让金、自有资金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土地、房屋等优质经营性资产,大力发展集体经营性资产,增加发展后劲。主动参加胡埭工业园西拓和工业设计园南扩,参加建立适销对路的标准厂房和配套用房,增加集体优质经营性资产。结合老工业团地改造,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拆旧建新,腾笼换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区位优势,抢滩沿路发展商业用房,有条件的要发展楼宇经济。抓住“城中村”改造和农村宅基地整理等的机遇,优化一批新的空间进行置换开发。全区镇村要通过强化资产经营,均能增加一块能稳定获利的经营性资产,使村级集体财力年均增幅不低于5。四是以富民优先为根本,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富民优先,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主动挖掘就业载体,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政策配套,促进农夫充分就业,激励群众创业致富。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向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并轨,全面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体系,切实落实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各项救助政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人民的收水平,促进收入的多元化,增加经营性、资产性和股份合作收入。通过政策配套和措施到位,到“十一五”末,力争城镇社会保障三大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年均增长10,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五是以建设管理为重点,促进优化生态环境。立足于“以建促拆”,切实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根据城市化推动的要求,今后几年全区的29个安置点至少要新建安置房500万平方米以上,逐步实现拆迁安置“零过渡”。要加快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品尝,高标准推动河埒口地区改造,全面建成核心商务区,打造区域发展新亮点。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农村扎实开展以拆临拆违、环境卫生等为重点的各项专项整治。要加大环境爱护力度,发展循环节约型经济,推动清洁生产,彻底整治水环境。确保到“十一五”期末每万元GDP综合能耗限制在0.73吨标准煤以内,60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污染集中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国家生态区创建全面达标。六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提升文明素养。大力推动农村“三大合作”,在原有基础上再新组建一批村级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四有”农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深化民主法制村、社区创建活动,扎实推动法治××、平安××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素养,深化开展“星级文明家庭”、“星级企业”、“星级青年爱心服务站”等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主动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新风,努力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务实进取、邻里友爱、诚信互助、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整合优质教化资源,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基层村、社区文体阵地建设,培育家庭、社区特色文化亮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意农村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事关长远,任务艰难。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只有不断创新思路,克难求进,奋力开拓,扎实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全新局面,才能更好地实现“两个领先”和富民强区的雄伟目标。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