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成语典故及解释.docx
2022年历史成语典故及解释篇一:一字之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特别旺盛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特别满足。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索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备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特别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说明】指改正文章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字的老师。 篇二:茕茕孑立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一统,实行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广揽贤能,着重于西蜀与东吴的遗老故臣,凡有声望的、有本领的,都极力笼络;笼络不成,就设法除去,以达到不为我用也不许为我害的目的。同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其伦理总纲,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 在广揽中,西蜀的一个故臣引起了司马炎很大的关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阳人。生下六个月时丧父;四岁时,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刘氏扶养成人,西蜀时,官居尚书郎,是个不大不小却很重要的官。 入晋后,蜀地的先后两名的地方官都曾举荐李密做官,可李密却故国难忘,不愿出仕,都借故谢绝了。司马炎特别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诏书,要李密做供职于宫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后又改为显要的太子官属洗马,李密仍借口推辞。司马炎火了,又亲自下令,指责李密高傲。地方官日夜严逼,声称如再迟缓,就要逮治下狱,甚至按律问斩了。这使李密很犯难:出去做官吧,仍怀恋故国,而且这么出去,也将大丢脸面;不出去吧,是会被杀头的。经过深思,他就写了一篇陈情表,呈给了司马炎,表中以以孝治天下为主旨,说他幼时,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至于成立。,多亏了老祖母把他抚养长大。没有老祖母,就没有他的今日。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岁,又长年卧病在床,没有他,祖母怎么度过晚年!便说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臣四十有四,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意思是他才四十四岁,报效国家的日子还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已不多了。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让他先尽孝再尽忠。 司马炎看了很感动士之出名,不虚然哉无法怪罪,又为了笼络人心,派了不少仆人帮他侍奉老祖母,并且说可以等到他祖母死后再出来做官。 【说明】 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寂。形容无依无靠,特别孤寂。 篇三:响遏行云 战国时候,秦国有个名叫薛谭的年轻人,他的嗓音不错,也特别酷爱音乐。于是,他四处拜师,立志要成为一名精彩的歌颂家。后来,他拜秦国闻名的歌手秦青为师,经过一段刻苦的学习,他歌颂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薛谭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出徒了,他就对秦青说:老师,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现在我学得也不错了,我准备明天就回家去。秦青心里有些悲观,不动声色地说:好吧,明天我给你送行。 其次天,秦青在郊外摆酒为薛谭送行。告辞的时候,秦青打着拍子,唱了一支略带哀痛的歌曲。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树木,飘向空中,仿佛天空中飘动的白云也被这歌声阻拦住停止不动了。听了老师精彩的演唱,薛谭才意识到自己的盲目自满是多么愚蠢,他非常惭愧地说:老师,我原来以为自己的水平和你差不多了,现在才知道差得太远。请老师宽恕我吧,我想接着跟着你学习。秦青听了很兴奋,又重新收他做了学生。从这以后,薛谭始终特别虚心地跟随老师学习,再也不敢说已经学成的话了。 【说明】遏:阻挡;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响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篇四: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很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议说:从今日起先,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起先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似乎特别不情愿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赶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兴奋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说明】告诫人们要注意实际,防止被巧语花言所蒙骗.因为无论形式 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