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共产党人的12个幸福观》读后感.docx
-
资源ID:10831552
资源大小:32.8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共产党人的12个幸福观》读后感.docx
2022共产党人的12个幸福观读后感 共产党人的12个华蜜观一书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以案例剖析的深邃眼光和洞察力,就党员干部就如何深刻理解华蜜、理性感受华蜜、合理追求华蜜、理智享受华蜜绽开了探讨,讲解并描述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科学谋划华蜜、实现美妙人生。看完此书,我对华蜜观有了更进一步的相识与感受。现从一个一般党员的视角来分析,谈谈我对党员的华蜜观的几点理解:一、党员的华蜜观要坚持个人华蜜与家庭华蜜、社会整体华蜜的和谐统一个人、家庭所追求、所得到的华蜜,应当是整个社会的华蜜有益的。当然,从人的属性来分析,必定存在着“经济人”的特性,都有存在着追求个人利益的现实需求,这些都无可厚非,也是合理的,但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也应当看到党员的信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偏差,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华蜜观也不见得合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的界定利益观和华蜜观。党员只有将自身的利益定位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将自身的华蜜定位于社会华蜜和集体华蜜,才能对得住党员的信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一般共产党员郭明义,既没有傲人的财宝,也没有过人的权力。但他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华蜜的财宝,53本献血证、140张汇款单、200封感谢信。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郭明义说:“有人觉得存款多、房子大是财宝。可我觉得物质财宝,只供个人享受,不算真正的华蜜;假如用来帮助困难群众,大家共享,就会带给更多人华蜜。”朴实的话语表达了郭明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朴实的“华蜜观”,那就是心系群众、将人民群众的华蜜当做自己的华蜜。二、党员的华蜜观要切实贯彻于精神世界的认同,不断瓦解华蜜物质化的侵害,树立起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念追求华蜜,就是追求希望追求将来。党员干部要追求华蜜,就要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把树立正确的华蜜观建立在为人民掌好权上:把树立正确的华蜜观建立在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上把树立正确的华蜜观建立在忘我的工作中:把树立正确的华蜜观建立在服务群众中:把树立正确的华蜜观建立在清廉自守中。仔细落实廉洁从政的要求,做到自警、自省、自律,根据“讲党性、重品德、作表率”的要求,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杨善洲同志权位不行谓不高,拥有的财宝不行谓不多,可他始终把人生价值追求放在首位,始终把创建奉献作为华蜜源泉,始终坚持朴实的生活本色。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当云南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接着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当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建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志向信念的坚守。而如今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令人骇人动目!(读后感)官场腐败裂变的速度超乎公众的想象。是什么缘由促使一些领导干部如此疯狂,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滥用权力,大肆贪污腐败,买官卖官,追官逐利,封建迷信,“风水理政”,拜金主义,拉山头搞宗派,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影响谋取不正值利益?归根究竟都是由于信仰的不坚决和丢失。三、要坚持物质华蜜与精神华蜜的和谐统一既有富足的物质生活,又有充溢愉悦的精神华蜜。丰富的物质生活为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奠定基础,充溢的精神生活为进一步创建物质财务供应智力与精神支持。古人云“君子不贵无欲,而贵欲何:君子不贵无求,而贵求何。”这里不仅仅指人们的“精神利益”而且包括了人们的“物质利益”。个人利益和个人追求是客观的,但必需合规、合法、合度。作为党员干部,必需正确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努力实现物质华蜜与精神华蜜的和谐统一。身家530亿美元的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和手握460亿美元的“股神”巴菲特,曾联手发起“一半身家给你”的慈善宣言。这两个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一个承诺把大多数财宝用于自己和妻子梅琳达创办的慈善基金会;一个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宝,忙活大半辈子,只为自己留1%。不仅如此,他们还一个个给福布斯榜单上的人打了电话,劝他们加入自己的行列。据说,战果不菲,美国已有40位资产超过10亿的富翁或家庭承诺捐献过半财产。慈善须要财宝。但不意味着,只是那些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顶尖富豪才可以搞慈善。慈善活动可以分大小,但慈善本身不分大小。在美国,只有10%的捐款来12下一页 读后感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