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0988663
资源大小:31.8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022年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庆市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 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可行性探讨报告 目 录 目 目 录 . I 1 概述 . 6 1.1 项目概况 . 6 1.2 项目建设背景 . 6 1.3 编制依据 . 8 1.4 编制原则 . 9 1.5 采纳的主要标准规范 . 9 2 社会经济概况 . 10 2.1 地理位置 . 10 2.2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11 2.3 河道现状评价 . 14 3 水文 . 23 3.1 流域概况 . 23 3.2 气象特征 . 23 3.3 水文基本资料 . 25 3.4 洪水 . 30 3.5 水面线计算 . 36 4 工程地质 . 46 4.1 工程概况 . 46 4.2 区域地质及地震 . 46 4.3 工程地质评价 . 54 4.4 附属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66 4.5 河道疏浚工程地质评价 . 73 4.6 自然建筑材料 . 73 4.6 结论及建议 . 74 5 工程任务和规模 . 77 5.1 项目建设必要性 . 77 5.2 工程任务 . 79 5.3 工程规模 . 79 6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82 6.1 设计依据 . 82 6.2 工程等别和标准 . 83 6.3 工程总体布置 . 84 6.4 河道治理工程 . 85 6.5 市政工程 . 109 7 工程管理 . 136 7.1 管理机构 . 136 7.2 工程管理范围和爱护范围 . 137 7.3 工程运行管理 . 138 8 施工组织设计 . 139 8.1 原则与步骤 . 139 8.2 施工条件 . 139 8.3 市场供应条件 . 139 8.4 施工导流 . 140 8.5 主体工程施工 . 142 8.6 施工总布置 . 147 8.7 施工总进度 . 151 9 工程占地 . 153 9.1 概况 . 153 9.2 建设占地实物指标调查 . 154 9.3 移民安置规划 . 156 9.4 建设占地补偿投资估算 . 156 10 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价 . 157 10.1 水土保持 . 157 10.2 环境影响评价 . 158 11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160 11.1 工程概述 . 160 11.2 编制原则及依据 . 161 11.3 基础资料 . 161 11.4 费率标准 . 162 11.5 独立费用 . 163 11.6 基本预备费 . 163 11.7 建设期利息 . 163 11.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 163 12 国民经济评价 . 176 12.1 评价依据和参数 . 176 12.2 费用计算 . 176 12.3 效益分析 . 178 12.4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179 12.5 财务经济评价 . 179 12.6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 180 13 节能设计 . 182 13.1 设计依据 . 182 13.2 节能分析 . 182 13.3 节能措施 . 182 13.4 节能效果评价 . 183 14 消防 . 184 15 平安、卫生及劳动爱护 . 185 15.1 设计依据 . 185 15.2 劳动平安卫生 . 185 16 项目招标要求及内容 . 187 16.1 项目选购安排 . 187 16.2 工程招投标 . 188 17 防洪与环境风险管理 . 189 17.1 防洪管理 . 189 17.2 环境风险管理 . 1101 18 结论与建议 . 203 18.1 结论 . 203 18.2 建议 . 204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2、双龙镇总体平面布置图 3、龙河镇总体平面布置图 4、邻封镇总体平面布置图(焦家河) 5、邻封镇总体平面布置图(蓝家河) 6、双龙河干流、麒麟溪图纸 7、护岸典型断面图 8、桥梁剖面图 6 1 概述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重庆市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建设单位:重庆市长寿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长寿区双龙镇、龙河镇、邻封镇 编制单位:重庆江河工程询问中心有限公司 1.2 项目建设背景 1.1.1 项目背景 龙溪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带,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间有冲积平坝,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北向南流经梁平区、垫江县和长寿区等‚两区一县,全长 221km,流域面积 3280km²。龙溪河流域是重庆市将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区域,目前龙溪河部分断面水质污染严峻,大部分河段防洪不达标,严峻影响沿岸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龙溪河治理受到多级政府重视,重庆市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被亚行纳入 2022 年独立贷款安排。 重庆市龙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和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20222030)提出,围绕‚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根据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以龙溪河为中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流域综合整治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动身点,结合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和定位,贯彻治水新思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流域的防洪减灾实力,实现水平安的目标,改善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促进城乡建设稳步、健康的发展,经济社会持续、良好的发展,并有效解决流域内民生问题,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为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供应支持,使龙溪河流域成为推动‚两区一县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培育形成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带。 为加快推动龙溪河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根本解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复原河道防洪功能,推动流域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发展。重庆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环保局、 7 市水利局、市林业局等部门编制了龙溪河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针对性提出六个方面 18 项重点任务,其中四项任务为:加强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大力复原生态防洪功能、培育生态产业体系、打造龙溪河生态城镇发展示范带。 长寿区隶属重庆市,地处重庆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介于东经 106°49′107°27′,北纬 29°43′30°12′之间。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 1363年改置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隅,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跨长江南北,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距重庆主城区 50 余千米。 龙溪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峻,森林资源的削减使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水文调整实力降低。长寿境内现状防洪工程较为薄弱,仅少数乡镇实施部分防洪工程,多数乡镇及重要的乡村河段至今没有实施过任何防洪工程,防洪标准极低,严峻影响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平安。 现状河道已经不能满意流域相关规划、长寿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实施龙溪河环境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落实‚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推动龙溪河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须要 二、是提高沿河镇、村防洪实力,爱护居民生命及财产平安的须要 三、是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提高场镇形象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须要 四、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及旅游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须要 五、是保持河岸稳定,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须要 因此,实施龙溪河环境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1.1.3 可研报告的编制过程 我公司于 2022 年 11 月受重庆市长寿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托付,开展重庆市龙溪河环境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 8 编制工作,接受托付后,我公司随即组织水文、地质、规划、水工、施工等专业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收集相关规划等资料。对收集的大量基础资料进行集中整理,对现有资料的消化整理,依据项目区河道洪水计算成果,结合相关规划精神及现场踏勘状况,经与业主相关单位汇报探讨后编制完成重庆市龙溪河环境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初稿,2022 年 11 月 16 日亚行技术救济专家团来我公司组织召开了垫江、梁平、长寿三区县亚行项目沟通会,我公司就可研报告的项目基本状况向亚行技术救济专家团队作了介绍,18 日业主单位组织长寿区发改委、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及我公司主要负责人陪伴亚行专家团队进行现场踏勘,经亚行专家团队项目筛选后,业主单位对项目范围进行调整,我公司依据业主单位看法形成此报告。 在此期间得到长寿区发改委、长寿区水务局、长寿区规划局、长寿区农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5)重庆市龙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和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探讨报告 (6)龙溪河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5) (7)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2022 年编制) (8)重庆市长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222022 年)规划 (9)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总体规划(20222025) (10)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总体规划(20222025) (11)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总体规划(20222025) (12)项目区 1:10100 地形图及河道水文断面 (13)业主供应的相关图纸、水文资料;与规划区相关的法规、技术标准等资料 9 1.4 编制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止自然灾难、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建立与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1.5 采纳的主要标准规范 (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探讨报告编制规程(SL618-2022) (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22) (3)防洪标准(GB502022014) (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22) (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22) (6)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37-2022) (7)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22) (8)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3-96) (9)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744-2022) (10)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22) (1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22 (13)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22) (14)水电水利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22) (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22 年版) (1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3-2022) (1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22) 10 2 社会经济概况 2.1 地理位置 龙溪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长寿区竹山镇龙马村文家沟,向南流经长寿区七桥、屏锦、阴同等镇于普顺镇半节桥入长寿区境,再经周嘉、永安、高安、高峰后于汪家的高洞滩纳左支大沙河后至长寿区龙河镇旁边注入长寿湖,通过狮子滩电站发电,经邻丰、但渡后于长寿区下游注入长江。流域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间有冲积平坝,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龙溪河流域面积 3230km²,主河道长 229.8km,支流密布,主要支流有:打鱼溪、大沙河、桂溪河、回龙河、七间河等。 龙溪河(长寿段)河床随山丘曲折,上游开阔,多平坝,农业发达;下游陡峻,多急滩和瀑布,水力资源丰富。在区内六剑滩处有 8-9m 的自然瀑布,再下是平滩有24m落差,以下自擂鼓滩至狮子滩水库30km间,大小石滩18处,总落差50m。两岸台地发育,狮子滩水库河谷宽 101m 以上,缩窄成瓶口,集雨面积 3020km²,占全流域面积 92。狮子滩水库以下滩头更多,河岸更窄,最窄处约 5060 m。自狮子滩水库至下清渊硐 24km 之间,大小石滩约 20 处,总落差 140m,且主要集中在自狮子滩水库至上清烟洞、天生桥至回龙寨、斜滩至下清渊硐三段。总之,龙溪河上游平缓,下游陡峻,且多急滩和瀑布,其中狮子滩水库至长寿主城区约 28.4km 的河段落差集中达 140m。 在龙溪河(长寿段)上,共建设有 9 座水电站,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六剑滩水电站、平滩水电站、狮子滩水库水电站、跳石桥水电站、上硐水电站、回龙寨水电站、下硐水电站、下清渊硐水电站、运输桥水电站。 龙溪河环境整治与生态爱护示范项目长寿区河段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位于龙溪河支流上,设计范围涉及河道有龙溪河支流焦家河、蓝家河、双龙河(包括支流龙河),项目涉及龙河镇、双龙镇、邻封镇共三个乡镇。 11 图 2.1-1 工程地理位置图 2.2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2.2.1 长寿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东北方向,地处东经106°49′22″-107°27′30″、北纬29°43′-30°12′30″之间,隶属重庆市管辖。东北与长寿区、东南与涪陵区、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西南与渝北区和巴南区毗连,长寿区域东西长57.5km,南北宽56.5 km,总面积 1423.62km²。 全区辖 6 个街道、12 个镇:凤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八颗街道、新市街道、邻封镇、但渡镇、云集镇、长寿湖镇、双龙镇、龙河镇、石堰镇、云台镇、海棠镇、葛兰镇、洪湖镇、万顺镇。共有 28 个社区、223 个行政村,312个居民小组、1881 个村民小组。区政府驻凤城街道。 龙溪河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焦家河段综合治理 蓝家河段综合治理 双龙河段综合治理 龙河段综合治理 12 依据重庆市长寿区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5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