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讲话.docx

    • 资源ID:11037254       资源大小:44.2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讲话.docx

    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讲话 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要下降20。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战略目标,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八八战略”的需要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要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就我省而言,经济实力已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压力渐增。我省人口稠密、资源禀赋本身较差,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发展转型期和要素成本上升期,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要素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省”和“绿色浙江”,确保浙江三个“走在前列”。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加大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张实现,在经济高增长率的背后,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而相对于人口来说,我国不仅地不大,物也不博,能源、矿产、水资源等人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是劳动力资源,也只是在低层次上丰富,而在中、高层次上特别在高层次上仍非常稀缺。因此,当前我国一方面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资源的“渴求”,另一方面是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和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使得宏观经济运行中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地也已经强烈感受到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的切肤之痛。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我国资源储量的“本”并不强,如果不在“节用”上下工夫,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问未来,竭泽而渔,不仅会很快耗尽国内资源,也会使生态环境难以承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其中生产场所扩大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增加。就浙江省而言,虽然目前我省的综合能耗水平为全国的53,但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仍十分明显,如电力弹性系数的急剧上升、投资效果系数下降、三废排放量的上升。经济运行中的这些信号已经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警示:要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 公共财政的本质在于取之于公众、用之于公益、受之于公众监督,政府的钱实际上就是公众的钱,无论如何取、怎么用,都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公共财政的本质决定了政府财政要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尤其是随着公共财政理念的深入人心,各方面要求加大公共支出的呼声和愿望越来越高,而在一定时期内国家财力及新增财力总是有限的,财力增长的有限性和支出需求的扩张性、迫切性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同时并存,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损失和浪费现象;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这都要求我们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范围和结构,推进各项公共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做更多的事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全面领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节约是老概念,也是新概念。说它老,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节俭的美德,强调量入为出、勤俭节约;说它新,是因为时代变了,情况变了,节约有了新的内涵。我们只有全面领会节约的科学内涵,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开展节约型社会建设。我理解,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内涵应包括三个层次的节约意识,同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树立三个层次的节约意识 1节约钱财。这是节约的最基本内涵。钱总是不够用的。外国政府遇到这个问题,我国政府也有这个问题;以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面临这个问题,将来还会有这个问题。况且,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成果,节约财富就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浪费财富就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是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负责任的表现。节约钱财,就个人而言,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工资报酬以及由工资报酬购买而得的财物,精打细算,尽可能以较少的财富来换取较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对于企业而言,要尽可能以最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作为掌握公共财富的政府而言,是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和行使者,更要节约公共财富,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同样的事少花钱。 2节约资源和环境。这是节约的较高层次涵义,也是现在关注的重点。资源和环境都是劳动对象,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建立在对资源利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以及由其提供的自然资源和条件。而稀缺性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之一;且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节约的目的不仅仅为个人、企业和单位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的有限的、公共的宝贵资源,保护已经十分脆弱的公共生态环境,节约人类共同的财富资源和环境。古人云:“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对生态资源与人类生存关系的这种认识,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国外非常重视节约资源,他们的观念是“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公共的”,即你可以浪费自己的钱,但公共资源是不可以浪费的,还对浪费资源行为予以处罚。如5月8日报刊文摘刊登一篇文章,讲的是我国一个公派出国的团队到了德国汉堡,驻地的同事按中国习惯接风洗尘,由于浪费饭菜被罚款50马克的事。德国的工作人员还郑重地对他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环境其实是一种无形的生态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目前我省已有29个县(市、区)入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总数排在全国第二位,这些地方已成为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如今年的“五一”黄金周丽水的游客比去年增长80。当地群众及这些游客节约与浪费所产生的结果及其影响显而易见。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节约的更高层次涵义,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终目的。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人的发展,人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资源和环境都是人类劳动的对象,节约钱财、节约资源和环境的实施主体也都是人。而对于每个人而言,财富的拥有可以不同,但时间的拥有是绝对公平的。钱财乃身外之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具有“可储存性”和“可转移性”,惟独人的生命时间却不具有“可储存性”和“可转移性”,因为任何人的时光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自己是时间的惟一消费者,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随着其本人的消失而消失。而人的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人的综合素质所决定的,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不言而喻,一个不节约钱财,不节约资源、环境以及时间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会增加节约行为的自觉性、能动性,就会提高钱财的使用效益,就会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就会节约时间,提高人的效率,从而实现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和最根本的节约,从而可为社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节约,是人类素质提高的一种象征,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和精神追求! (二)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节约与消费的关系。近几年来,中央一直为扩大内需、摆脱外贸和投资依赖型经济增长而努力,现在又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两个提法看似矛盾,但实际上是统一的,因为消费和需求才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消费者的支出也就是生产者的收入,不断生产、不断消费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从而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且能产生乘数效应。节约是消费的孪生兄弟。没有消费也就谈不上节约,没有对某物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也就无从谈及对某物的节约。节约不等于不消费。但消费应该是理性的、适度的、文明的;生产、消费并不是不要节约,而是在生产、消费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我们所倡导的节约应该是对照物品的特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适物的使用和消费,使生产和消费的支出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最大效用的均衡,物尽其用,用更少的资源、更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价值较低的资源替代价值较高的资源消耗。所以,节约与消费是内在统一的。 2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现在很多单位和个人在节约观念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自私性,于公于私表现完全两样;还有的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或扩大自身的利益,不惜让别人多消费、多浪费资源,“节约自己的,浪费别人的”。这些实际上是将节约囿于自己的利益之中,归根到底不是真正和完整的节约。我们所提倡的节约是超越自身利益的,是从全社会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视角来衡量的,不能仅仅为实现个人或单位或国家某一方面的节约或增加收入,而导致别人、整个社会、整个地球资源不必要的更大浪费、环境的更大破坏,是“为社会节约”。因为消费不是孤立的个人或经济主体行为,一个经济主体的消费客观上会减少别的经济主体的机会和收益。只要有人浪费,客观上就会减少全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总量,就会妨碍社会生产和他人生活消费的满足。因此,当节约与自身利益一致时,理应节约;当节约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也应节约;当节约与自身利益无关时,仍然应该节约。 3“减法”与“加法”的关系。我们以前往往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式的节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那时收入有限,物质财富也缺乏,局限在存量上做文章,实际上是减少消费,“因穷而节约”。而现在人民生活已由生存型向更高的要求发展,物质财富大大丰富了,只要人们有消费能力,市场总会去创造、去满足其需求。因此,现在所倡导的科学节约观,并不是一味地提倡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压缩“必需支出”,而是通过更好的生产和消费途径、方式、对象来节约物质财富,即强调在生产消费中不断提高生产生活质量,讲究生产消费结构的调整,该省的地方省,该花的花,将节约省下来的资源用于其他更大效用的消费上。如个人可以通过日常省电、省水等省下一笔钱(对社会来说是节省了宝贵的能源、水资源),然后用于休闲或买书;从而既丰富了人的生活内容,也让其他人增加了收入;又如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管理等省下一笔支出,然后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团队精神;个人或企业还可以将省下来的钱财用于扶贫济困等善行义举,从而增加社会的温暖感和和谐感。这表明,节约既是减法也是加法。科学的节约观,不是一味地省吃俭用,而是通过调整生产消费结构来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更高些。 三、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通过制定有关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以及准入制度、消耗标准、价格、金融、财政等政策来积极推进。财政作为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利用财政税收政策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充分认识公共财政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其重要职能就是合理配置资源,矫正市场经济下个人或企业经济行为的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避免“公地悲剧”和“免费搭车”现象的出现,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社会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自然资源与环境都是公共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由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关联度,更需要政府来调节和控制,否则就会造成资源被过度使用,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同时,资源与环境等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外部性特征大多表现为负外部性,这就要求政府运用包括财政手段在内的非市场方式加以矫正,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社会成本企业化。为此,除财政自身推进各项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外,还应在遵循间接引导与直接激励相结合、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相结合、全方位促进与多环节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等在内的各项政策作用,逐步建立一个全社会自觉节约的机制、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1发挥税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调节作用。税收作为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其他经济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就主张根据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对污染者征收环境税,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很多国家采取税收来调节资源和环境,如德国采取“燃油税”附加的方式收取“生态税”,芬兰根据能源中碳的含量收取能源税,占芬兰总税收的9。相对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税收政策还不够系统,主要零星地体现在一些税收法规中,尚没有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环境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如在鼓励废物、废气和废料综合利用方面,在减少污染排放物、鼓励清洁生产、鼓励使用先进环保产品等方面,在资源税、所得税、消费税上有一些规定,还包括城建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展望未来,从国家层面上看:一是新一轮税制改革将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绿色税收”正成为重要理念并逐步得到体现。二是制定差别化的税收政策,有促有抑。一方面,通过税收减免和优惠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活动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税率限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三是通过价格的传导功能让市场主体自觉选择,并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由于我国的税收体制是中央高度集权,因此,就地方而言,在税收政策上主要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统一税制,将支持节能节源的税收政策宣传到位、执行到位。当然,作为省一级的税务机关可以向中央财政、税务机关提出建议和意见。 2注重财政政策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导向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产品,或企业开展节能节水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以及使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优先采购等政策来鼓励社会各个方面节约资源。国外对这方面很重视,如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从2022年1月起出资用于补贴居民购买节能的冰箱、冰柜和洗衣机等节能家电;美国计划在2022年至2022年间,提供200亿美元发展能源技术;还有不少国家还建立了节能基金、节能创新基金和公益基金,专门用于节能,并建立了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节能发展专项资金(节能技改专项资金在19101年被取消,浙江省在11019年设立了节能专项资金,规模为500万元;2022年预算安排节能、工业节水专项资金3500万元;今年预计达5000万元),相关节能产业的投入分散在企业技改资金和高新技术发展创新项目资金中;而且政府的直接投入只局限于研发和生产(技改)领域,在节能产品销售、使用、服务、回收、信息传播等方面几乎是一个空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在2004年才实行。因此,利用财政政策引导社会各方节约资源大有文章可做: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大幅度增加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经费,支持资源节约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示范和推广、教育和培训;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的方式;加大对企业用银行贷款购买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固定资产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节约资源方面的导向作用。倡导绿色采购,等等。 (二)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践证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是当务之急。2004年,省财政厅党组及时提出了“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实践证明是科学、有效的,其精神实质也是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证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客观要求和主要途径,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的过程中,蕴含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巨大潜力。我省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更加决定了我们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宏观调控作为重要机遇和倒逼机制,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节约中求发展。要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措施,把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提高我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着眼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企业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的研发和改造,切实把重点放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努力形成既能够节约资源又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整合资金,研究调整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支持企业采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提升、产品升级换代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特别是建设行业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市场制高点和产品价值制高点,加大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培植自主知名品牌,大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 (三)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资金总是有限的,而社会需求是无限的,以有限来调控无限,要求我们更加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求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着力构建一个合理增长、有保有压的支出运行机制,从源头上节支提效。如果财政“越位”,替代了市场做了不该做的事,不但会浪费有限的财政资金,而且会对市场资源进行不合理的配置,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 1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从微观的过多过细的管理中解脱出来。财政支出要适应不同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改变包揽过多的状况,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部分分离出去。要合理确定财政投资范围,重点支持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以及公共基础设施。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逐步缩小事业单位支出的供给范围,财政只对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提供全额或差额经费供给,并推广财政变“化钱养人”为“化钱买服务”的理念和做法。要对现有财政供给部门进行全面调查,清理超编人员,加强对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凡是市场不能够发挥作用的公共服务领域,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政府财政要通过综合平衡予以保障,做到管“到位”、不“缺位”,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发扬“两个务必”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做到“控、压、保”。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对象的,要控得住。在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要痛下决心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费、公务用车等一般性财政支出,有效控制政府自身的行政支出。同时,财政要坚决从竞争性、经营性领域逐步退出来,减少用于经济建设、基本建设的投入。要按照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及积极推进“法治浙江”的要求,建立重点支出保障机制。将财政支出着力点向统筹城乡发展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倾斜,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等各项事业的投入;财政支出向统筹区域发展倾斜,进一步发挥省对市县财政体制的优势,继续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加大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倾斜,重点支持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支持重点环境整治与保护项目,确保完成“811”环境整治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节约资源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节约氛围,让企业和个人成为创建实施的主体。 3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自从省委作出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以来,我们越来越感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考虑和解决区域之间和经济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高,就越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22年8月份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目前,我省的生态补偿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首先,最基本也是最大的生态补偿是“两保两挂”和“两保一挂”财政体制,省里把发达地区上缴的财政收入通过转移支付给了欠发达地区。2022年,省财政对“两保两挂”市县的转移支付达到88.00亿元。其次,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水资源费和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以及河道整治、水土保持为重点的水环境质量补偿,以及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矿山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第三,下山脱贫步伐加快,重点抓好偏远山村、地质灾害频发区、库区困难群众的整体搬迁脱贫,2022年省财政安排下山脱贫扶持资金达215亿元。与此同时,在推进“五大一百零一亿工程”、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编制“十一五”规划、实施科技示范工程等工作中,都将生态补偿机制纳入其中。另外,对创建“生态市县”工作做得好的,省里设立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资金专项给予奖励。当然,我省的生态补偿机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科学地确定和发挥区域功能,将取决于财政体制的支撑。此外,生态补偿的定量分析尚未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尚未建立,制定各地区域生态保护标准比较困难。因此,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科学确定区域功能,让保护环境的地方共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四)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健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体制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取众人之财”来“办众人之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用好纳税人的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财政体制保障。 1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我省部门预算自2000年试编以来,现在各地已普遍实行,其中省级机关部门预算经费定额标准连续三年坚持“零增长”。就部门预算而言,需强调实行全口径的财政预算管理,树立政府综合财政的理念,保证预算收支范围与政府收支范围相一致。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建立健全项目预算的审核审查机制,逐步建立滚动项目库,加强项目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规范预算行为,增强预算刚性。 2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全面启动,下一步要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在全省全面推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使财政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交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最终用款单位,减少资金流转环节,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在财政资金拨付过程中,财政部门要切实把好关,加大对支付标准、范围、程序的审核力度,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开支。 3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财政管理创新,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重要的基础性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主要包括建立新的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方面内容。通过改革,使政府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政府的钱做了什么事、做每项事花了多少钱,在预算上就能清楚地反映出来,透明度将大大提高,更加细化、更加科学,将来预算公开,老一百零一姓也看得懂了,从而会无形中促进预算安排更加合理和支出更加节约、有效,更加有刚性。根据财政部文件精神,从2022年1月1日起要执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各地要认真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4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我省自11019年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政府采购金额累计达到491亿元,节约资金75亿元,节约率为13,政府采购在节约资金、制止腐败的层面上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上得到了普遍肯定。但政府采购在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方面还未得到有效发挥,即政府采购不仅是节约资金、购买方式的转变,还要体现节约资源、体现产业导向。为此,要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继续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节约财政资金以及反腐倡廉等方面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拓展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环保节能设备,实行“绿色采购”。要认真贯彻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抓紧制定浙江省节约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制度,增加政府采购节能设备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在这方面,湖州市已作了尝试,推出了政府采购环保节能准入制,对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的企业实行环保节能一票否决制。 (五)切实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不仅是领导者,也是执行者,政府要率先做“节约型政府”,建设“廉价政府”,成为节约的典范,为全社会发挥表率和榜样作用。 一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前不久有专家说,全国每年公款吃喝、公务用车、公款出国旅游或考察费化了多少多少亿元,从1101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行政成本增长了多少多少倍。虽然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讨论,但我国的行政成本偏高是事实,不少地方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承担财政供养人口的工资,以及向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运转开支。行政成本是维系政府运行的必要支出,但在庞大的行政成本中,仍有相当大的比例属于管理不善和铺张浪费所致。为此,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职能越多、机构越多,费用必然增加,扯皮必然增加,政府要从“越位”的地方撤出来,实现“大社会、小政府”。其次要强化预算日常管理。在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坚决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探索有利于节减支出的改革措施,从严从紧配置办公设备,改变“花公家的钱不心疼”的现象,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理念。如杭州市规定今年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费一律以2022年为基数压缩5;暂停一年安排新增笔记本电脑、高档数码设备等高档办公用品的购置经费。 二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首先要严把投资项目立项关、决策关。广义上的行政成本包括政府行政决策所付出的代价,这部分代价是不是值得,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如果决策失误,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必然会导致不必要的行政成本支出。所以,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将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是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功能要恰当。通过政府财政性投入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生活和投资环境,但政府工程必须贯彻节约、实用、恰当原则,尽可能避免功能过剩。另外要强化财政性支出项目的审核工作,按照财政管理和改革的要求,将财政评审从原来局限于单一的基建项目评审扩大到对所有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实行全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从而提高部门预算的精确性。 三是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制度体系,整合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资源,加快建立绩效评价信息库、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扎实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同时,要注重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不要成为一种程序、形式而已,应将评价结果作为核定部门预算的依据,对于绩效优良的项目单位,在安排预算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无正当理由没有达到预期绩效目标或绩效差劣的项目单位,在安排预算时应从紧考虑或不予安排。总之,要通过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逐步确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机制。 四是财政部门要率先垂范。财政部门作为管理财政资金的部门,更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走在全社会前列。要按照“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要求,深化以“两提高一降低”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在财税系统中积极营造“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时时节约、我要节约”的氛围,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把节约资源变成自觉的行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数字化、系统化、长期化”:数字化”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各级财政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节水、节耗材的制度、办法,要用指标和数字来说话;“系统化”即要体现节约的全局性,不能忽略某一方,要实践“集腋成裘,滴水成河”的道理,节约一秒钟、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一粒粮、一分钱,加快电子政务步伐,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节约型机关;“长期化”即建设节约型机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切忌急躁和急功近利。 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讲话.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