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资料.docx
-
资源ID:11074066
资源大小:19.7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资料.docx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资料威猛、大胆和坚决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下面是我为您举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资料。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2.刻度尺的运用方法:(1)视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录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需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三、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四、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削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与错误区分:我们不能消退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开,误差恒久存在不能避开。第2节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探讨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探讨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视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第3节 运动的快慢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计算公式:v=s t3.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4.换算关系:1m/s=3.6km/h。5.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6.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v=下指的是平均速度。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第1页(共35页) s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状况t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其次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须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播,且声速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15);(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人耳能区分开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第2节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音调由频率确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2.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二、响度:响度由振幅和距离确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好听描述的是音色。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第3节 声的利用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人耳听力范围的:(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样的声音中发觉松动的螺栓;(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次声波:大象可以用次声波沟通,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超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信息、绘测海底地形图;B超;检测金属裂纹等。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三章)第1节 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温度计制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1摄氏度。4.温度计运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接着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体温计:体温计有个特别结构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运用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第2节 熔化和凝固物态改变: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改变叫做物态改变。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3.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接着吸热(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接着放热(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同一种物质(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4.常见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常见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5.留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第3节 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第3页(共35页)3.沸腾和蒸发的异同:(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达到沸点接着吸热液体才会沸腾;(2)蒸发是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4.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5.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6.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第4节 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干脆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3.凝华:物质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5.吸热:熔化、汽化、升华;放热:凝固、液化、凝华。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