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x
-
资源ID:11101267
资源大小:19.6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docx
2022年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中学一年级生物必修二学问点归纳间或会埋怨为什么自己没天赋,又或者因为别人能轻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当你走向社会参与工作也得适应社会。课件网小编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中学一年级生物必修二学问点归纳供大家参考!【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学问点篇一】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削减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三、分裂的总结以一个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为例(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因此染色体复制之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为2n,但是DNA分子数由2n变为4n,染色单体数由0变为4n。(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能两两配对(即联会)的一对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联会的染色体。(3)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4)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所以细胞中的四分体的个数就等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父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单体与母方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这就是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在遗传学上具有重要意义。(5)同源染色体分别: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部分的互换后,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并计入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别是:基因分别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的主要改变。(6)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同源染色体分别时,同源的两条染色体各自移向细胞的哪一极是随机的,也就是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的。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7)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减数其次次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这就是减数其次次分裂的主要改变。2、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其次次分裂的比较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其次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分裂染色体数目2n→n,减半n→2n→n,不减半DNA含量4n→2n,减半2n→n,减半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分别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含量改变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和DNA含量的改变原来应当是平行的,但是由于复制后的染色体仍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没有立刻完全分开,所以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DNA的含量有时不相同。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将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改变比较如下项目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前、中期/后期染色体数目2n2nn2nnDNA含量2n→4n4n2n2nn【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学问点篇二】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困难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依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须要);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3.细胞间信息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沟通的作用)4.细胞间的信息沟通,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缘由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变更有关。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变更,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爱护的作用。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许多酶。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供应所须要的物质和肯定的环境条件,如供应ATP、核苷酸、氨基酸等。9.分别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1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车间。1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1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具有双层膜结构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13.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14.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15.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16.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四周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17.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心大液泡。功能:贮藏(养分、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18.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很多水解酶,能分解苍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