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最新教育资料.docx
-
资源ID:11110130
资源大小:19.3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最新教育资料.docx
2022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最新教育资料 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学管理 我国正走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体育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心高度重视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教化,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供应了保障。体育运动学校是“体教结合”培育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是体教一家的特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大多从业余体校发展而来,一般涵盖中小学九年义务教化和中等职业教化这两个教学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学习主要以基础学科为主,是培育学生运动员文化素养与良好情操的关键时期。文化教学管理是体育运动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长期存在一些影响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问题。 一 当前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训冲突严峻 “学”指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问学习,“训”指他们的专业运动训练,这两项技能的内在规律迥然不同,运动员要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才能驾驭。但是学、训都须要占用时间,体校一般实行半天文化课教学、半天训练的时间安排,这意味着学生运动员比同龄孩子少一半的文化学习时间。在有竞赛任务时,仅有的学习时间也会被占用,而在平常因为训练体能消耗大,文化课常常成为学员放松复原体能的时间,没有饱满的精力可以投入文化学习。 体育运动学校对运动员的管理一般实行教练员负责制,教练员对学生的选材、输送、训练、生活一手抓。学生运动员的竞赛成果成为衡量教练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教练员往往注意给学员灌输争金夺银的竞技目标,而对学员文化学习的关切则相对较少。 2.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目前,体育运动学校一般采纳班级授课制,根据学生的年龄分班学习。由于学生运动员的选拔一般是通过教练员考核其运动成果确定的,他们的文化成果不在考查之列,往往同一年龄段的学员文化程度差距较大,实行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既不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爱好,也不利于老师的组织教学。 3.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义务教化阶段的教学内容依据国家统一课程标准制定,采纳国家统一教材,参与统一升学考试。这一学段的文化学问科目多、学问量大,学生运动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全面驾驭文化学问存在很大的困难,运动员通过升学考试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几率很低,而在运动员单招考试中仅考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文化成果。 中等职业教化阶段的课程设置一般还在沿用20世纪90年头的体育中专课程。课程设置偏向基础学问,比较沉闷,存在“多、繁、深、旧、难”等问题,而针对社会对人才须要及学生自身发展须要的特色课程很少开设。 二 加强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管理的对策 1.提高对文化教化重要性的相识 在学校管理的模式中,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重训重学,两手抓,在教练、老师、学生心中树立学训并重的思想意识,明确教练员对学生文化学习的管理职责,教练员考核指标体系应与学生文化学习效果挂钩。世界闻名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指出:“将来运动成果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技能,而是挖掘运动员的才智。”而运动员的才智来源于智能的培育和全面的基础理论学问的支撑。这就须要学校加大思想教化工作力度,一方面要使教练员真正相识到学好文化基础课不仅有助于学生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前途也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通过文化课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也相识到文化基础课对提高运动成果和将来自己前途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学生重视文化课、仔细学好文化基础课的动力。 2.提升师资水平,激发老师的创建力 体育运动学校属于事业办学,不像教化系统对老师培训管理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师资水平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老师队伍素养,落实校内老师进修制度,完善兼职老师聘用制度,支持面对社会聘请高技能人才担当专业课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 激励老师探讨编制符合校情、生情的校本教材,并探究符合社会发展须要的课程设置,在涵盖必要的文化基础学问的同时留意把体育营销、休闲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体育相关产业学问融入其中。在教学中,坚持从“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动身,主动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高效课堂。 3.明确目标,营造学习氛围 正确的奋斗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明确的目标如同夜航中的灯塔,它能给我们引路。运动员们大多在训练上具有明确的目 标,要在各项体育赛事中争金夺银,因此,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无怨无悔;而对于文化课,却认为自己通过体育成材,不须要学习文化学问,甚至有些运动员认为不须要读书,只要运动员等级上去了自然就会被保送高校。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当帮助他们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氛围是重要的教化力气。大家都重视学习,共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以促进文化学习的开展。可以搞学习竞赛,让运动员们你追我赶,以有学问文化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运动员一般好胜心较强,竞赛的效果会比较好。在校内中还可以通过设立宣扬标语、主题海报、读书角等,创设良好的校内文化。还可以充分发挥教练、老师、学校、班集体的力气来营造主动向学的教化氛围。 4.完善考试制度,创新激励机制 体育运动学校学生运动员比一般学校的学生学习负担更重,担当双重学习任务。老师在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查时,应借鉴而不能完全套用一般学校的考试方式,应适当降低考试的难度,赐予他们能够驾驭文化学习的胜利体验,激励他们学好文化学问的信念。把文化考试成果作为选材和输送的一个参考指标,给学生增加自觉学习的压力。对于文化成果优异的运动员应赐予嘉奖,给其他运动员树立榜样。对于每一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和学习成果的改变进行刚好评价,帮助进步的学生正确相识自己的成果,激励其努力学习;给退步的学生敲敲警钟,让其迎头赶上。好的考试激励评价制度可以督促学生不断追求攀登学问的顶峰。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学管理工作有其特别性,我们应当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动身,针对详细问题采纳多种管理手段发挥教练、老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当、高效开展。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