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统计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doc
大化县统计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项目名称 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经费 项目单位 大化瑶族自治县统计局 主管部门 大化瑶族自治县统计局 评价类型 事前评价 事中评价 事后评价评价方式:部门(单位)绩效自评评价机构:部门(单位)评价组大化瑶族自治县统计局(盖章):2019年12 月 16 日 统计局(制)一、项 目 基 本 概 况项目负责人唐家鹏联系电话5812130地 址大化县大化镇花锦路党政办公大楼邮编530800项目起止时间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计划安排资金(万元)200,000.00实际到位资金(万元)200,000.00其中:中央财政0其中:中央财政0自治区财政0自治区财政0市县财政200,000.00市县财政200,000.00其它0其它0实际支出(万元)200,000.00二、项目支出明细支出内容计划支出数实际支出数(经济科目)培训费20000.0020000.00印刷费60000.0060000.00邮电费20000.0020000.00差旅费22000.0022000.00办公费22700.0022700.00劳务费50300.0050300.00接待费5000.005000.00支出合计200,000.00200,000.00三、项目绩效情况预 期(或调整后)实 际项目绩效目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完成对全县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的入户摸底清查。完成对全县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的入户摸底清查。 综合得分100自评等次一等四、评价人员姓名职称/职务单 位签字覃雪莉局长大化县统计局唐家鹏副局长大化县统计局 黄仁亮办公室主任大化县统计局唐运强出纳大化县统计局填报人(签字): 黄丽华 2019 年 12 月 16日评价组组长(签字):覃雪莉 年 月 日中介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年 月 日自评报告文字部分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桂发201826号)精神, 2019年12月6日统计局组织了自评工作组,对大化县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项目开展了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如下:一、项目基本概况(一)项目概况1.立项背景(1)经济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结构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模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2)经济普查项目是根据(桂政电201811号)和河政电20182号文件精神立项。2.项目实施情况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于2018年1月立项,到目前全县16个乡镇,已经全面进行培训,全县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活动产业单位全部入户摸底,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绘图已经全面进行并完成,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3.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经费县本级财政拨款20万,到目前已经全部到位,并且已经全部使用。(二)项目绩效目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经过一年的工作,全县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已经全部清查完毕。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为开展好本次项目评估工作,根据自治区财政厅以及县财政局有关文件要求,我局按一下四个步骤开展绩效评价:(一)成立项目自评小组为了加强对自评工作的领导,我局于2018年12 月 16日,成立了以罗朝阳为组长的项目评估领导小组,成员有:吴孟合、韦干、唐璐璐负责对项目评估的工作。(二)收集相关资料如预算资料、财务资料、政府采购资料、合同资料等。项目评估小组从本局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组织召开项目座谈会,最终形成项目绩效评价材料。(三)开展绩效评价形成自评报告初稿。依据收集的项目资料,自评小组通过运用相关、效率、效果,可持续性准则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自评报告绩效初评报告形成之后,项目自评小组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避免出现重大遗漏。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完善并形成绩效自评报告终稿。三、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一)投入(满分100分,得100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年共投入200,000.00元整,实际支出200,000.00元整。其中:1.培训费:20000元。16个乡镇,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满分20分,得20分)2.印刷费:60000.00元。(满分20分,得20分)3.差旅费22000.00元。16个乡镇,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满分20分,得20分)4.办公费:22700.00元 。(满分20分,得20分)5.劳务费;50300.00元。(满分20分,得20分)6.邮电费:20000.00元 7.接待费;5000.00元(二)过程:组织开展对全县16个乡镇普查员进行3次摸底清查培训,完成对全县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入户摸底清查。(三)产出:16个乡镇、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四)效果:完成对全县2860个法人单位,8257个个体经营户,132个产业活动单位的入户摸底清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县范围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执力、燃气以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五)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评价结果:自评总分100分,评价等级:优秀。评价结论:全面完成绩效目标。四、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一)经验总结: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机构;2.精心制定方案,全面布署普查工作。经济普查工作任务繁杂,时间跨度长,根据上级财政部门以提高普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结合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较为合理地确定工作任务目标;3.广泛宣传,动员发动。大力的宣传工作为统计工作打造了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打消了统计对象的顾虑。 4.落实责任,确保单位清查任务的全面完成;5.强化培训,夯实基础。培训了一批高质量的基础统计员;6.狠抓清查摸底,确保不重不漏。进一步完善健全普查制度、方法和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普查工作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强化普查工作专项绩效考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二)存在问题1.组织协调困难;实际工作中,各种大型普查基本都是统计部门经办,各级各部门缺乏实质性的支持和行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涉及面越来越广,领导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部门要完成日常统计工作,还要完成经济普查任务。2.单位清查困难;从近几年情况看,新增单位逐年增加,变更和注销情况不断变化,部分企业在工商注册登记后没有实地经营,也无固定经营场所,疑为空壳企业,还有部分企业办公地点心设在小区住宿楼内,难以核查,这将为清查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3.普查入户困难;在普查过程中,多个环节都是离不开普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由于经济普查涉及的经济指标较多,出于各种考虑,普查对象不愿如实提供准确指标数据。4.普查数据填报审核困难;经济普查报表种类多,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表计算,普查基层表共有36种,其中清查基层表2种,一套表单位普查表26种,非一套表单位普查表7种,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表1种,种类繁多的报表数据填报困难。另外,统计指标多,表内、表间的平衡关系和逻辑关系复杂,普查登记数据与实际状况的误差等,普查数据审核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这些都给数据审核增加了困难。5.“两员”选调难;“两员”选调难。经济普查需要对非联网直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AD)现场采集普查数据以及企业信息等,在业务技术处理及“两员”素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选调合适的人员较困难。部分普查员年纪偏大,PAD不能熟练掌握技能,单位清查和今后的入户登记工作较为被动。6.软件成熟度不高。全县单位清查底册3278个,大化镇1471个,占全县任务近半数,任务较重的大化镇要同步完成任务必须加班,由于“两员”加班补贴及标准发放无明确规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7.软件成熟度不高,系统升级频繁,操作人员疲于应付;清查底册推送较晚,清查实际可利用时间缩短。(三)意见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本部门整体绩效水平,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希望县财政部门加强绩效评价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按照规定合理有效使用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由于普查周期长,普查工作量大,建议县财政局加强对普查工作所需经费如培训费、设备购置费及“两员”补助费等保障到位。3.建立长效机制。把绩效评价作为统计系统各级各部门的日常性工作,建立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考核的长效机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