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人教版两篇.docx
-
资源ID:11138536
资源大小:24.2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人教版两篇.docx
2022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人教版两篇语文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人教版两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应当结合前两篇课文,凭借阅读提示的内容,去自行读书、思索、探讨、沟通,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境,敬重特性的学生差异,激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的自主合作自学。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赞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学习这篇文章的主旨。下面是课件网小编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人教版两篇,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1【学习目标】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忱。3、相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沟通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学习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和克服困难的艰难与坚韧毅力。【学习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教学打算】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天路引读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颂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好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日,西藏依旧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二、初读感受1、指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凶恶读准后鼻韵。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同学自由沟通。)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资料,结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示意图: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 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说明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一百零一零一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4、屏幕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接着坚韧的工作。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英勇的、坚毅的、才智的,不怕苦不怕累)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英勇坚毅、充溢才智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打算迎接风火山的挑战。(齐读13自然段。)5、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行能的事!西方的媒体说明白什么?他们认为不行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行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身当作中心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三、读后采访1、合作要求:自身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志气与才智。依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身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相互采访。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务,做三次报道。2、采访提纲: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四、现场报道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请某个同学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理解下马威。什么是下马威?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是的,因为这群英勇坚毅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决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7自然段。)2、克服恶劣天气:(结合看课件中的图。)请某个同学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师读前半句,同学跟读后半句,强调突出作用。)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盼,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铁路修到拉萨!(齐读两遍。)3、解决极度缺氧:(结合看课件中的图。)请某个同学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什么是无济于事?为什么会无济于事?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受到严峻威逼,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为什么?他们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是工人们的志气和毅力。是科技人员的才智。是党中心的关怀。是西藏人们的支持。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铁路工人的坚毅决心,也是全国人们的一起心愿。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齐读1011自然段。)四、总结升华1、屏幕出示最终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时常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从最终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介绍青藏铁路最新进展:工程进展顺当,全线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累计铺轨 743公里,今年年底铁轨将铺到拉萨,明年7月进行列车试运行。届时将开通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多条线路,并装备当今世界最豪华的旅游列车。到那时,从拉萨乘座火车到北京,仅需 48小时。)2、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访问神奇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天路。(播放西藏漂亮的风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终画面定格在一个西藏小女孩站在铁轨边上,远眺拉萨的方向。)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挚友,奋战在这荒芜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恒久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身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旺盛富有。4、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写下来。)【板书设计】冻土区风火山恶劣气候志气毅力才智极度缺氧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2学习目标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忱。3.相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沟通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学习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难与坚韧毅力。学习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课时支配1课时A案教学打算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天路引读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颂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好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日,西藏依旧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二、初读感受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凶恶读准后鼻韵。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沟通)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资料,结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示意图: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说明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一百零一零一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4.(屏幕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1)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2)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接着坚韧的工作。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英勇的、坚毅的、才智的,不怕苦不怕累)(4)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英勇坚毅、充溢才智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5)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打算迎接风火山的挑战。(齐读13自然段)4.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行能的事!(1)西方的媒体说明白什么?(2)他们认为不行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行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心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三、读后采访1.合作要求:(1)自己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志气与才智。(2)依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己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相互采访。(3)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务,做三次报道。2.采访提纲(1)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2)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3)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四、现场报道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2)理解下马威。什么是下马威?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3)是的,因为这群英勇坚毅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决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7自然段)2.克服恶劣天气。(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2)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3)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强调突出作用)(4)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盼,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铁路修到拉萨!(齐读两遍)3.解决极度缺氧。(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2)什么是杯水车薪?为什么会杯水车薪?(3)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4)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受到严峻威逼,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岸的头。为什么?他们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是工人们的志气和毅力。是科技人员的才智。是党中心的关怀。是西藏人们的支持。(5)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铁路工人的坚毅决心,也是全国人们的共同心愿。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齐读1011自然段)四、总结升华1.(屏幕出示最终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从最终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介绍青藏铁路最新进展:工程进展顺当,全线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累计铺轨743公里,今年年底铁轨将铺到拉萨,明年7月进行列车试运行。届时将开通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多条线路,并装备当今世界最豪华的旅游列车。到那时,从拉萨乘座火车到北京,仅需48小时。)2.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探望神奇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天路。(播放西藏漂亮的风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终画面定格在一个西藏小女孩站在铁轨边上,远眺拉萨的方向。)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挚友,奋战在这荒芜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恒久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旺盛富有。4.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写下来)附板书: 文章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