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建议.docx
1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建议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建议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多种药物连用的现象颇为普遍,联用的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或削减不良反应及防止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是,假如盲目联用补但达不到预期之治疗目的,反倒可导致疗效降低,毒性增加,甚至造成严峻的后果。为了提高疗效,复方用药和合并用药已成趋势。处方分析是临床药学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现对我院门诊处方中发觉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便于临床合理、平安、有效用药。 1、配伍或联用不合理 处方1: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利巴韦林注射液(ivgtt);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大约70-80%由病毒引起。其病程有自限性,一般来说不必要运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但如怀疑患者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可针对性地运用窄谱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不是立即运用第三代头孢类光谱抗菌药物。 建议:青霉素为首选,针对性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处方2:西咪替丁+硫糖铝+奥美拉唑+莫沙必利; 临床诊断:慢性胃炎 分析: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使溃疡面修复,在胃内滞留时间与疗效有关,而莫沙必利为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使奥美拉唑和西米替丁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汲取削减,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所需峰值,达不到治疗效果,硫糖铝为一种胃粘膜爱护剂,需经过胃酸水解后才能发挥作用,而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则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干扰硫糖铝的药理作用,假如合用疗效会减弱。 建议: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在硫糖铝之后30min服用,与莫沙必利联用时,应间隔2个小时后运用莫沙必利,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其他药物的剂量。 处方3:螺内酯+氯化钾缓释片; 临床诊断:低钾血症 分析:螺内酯有抗醛固酮的作用,是排钠保钾利尿剂,氯化钾缓释片本身就是一种为使血药浓度达到稳定,避开峰值过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制剂,如与氯化钾缓释剂合用可能会造成钾离子蓄积,血药浓度峰值过高而发生中毒现象。 建议:1.治疗期间留意监测,因为口服补钾也可引起高血钾症; 2.调整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 3.饭后服用,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钾血症,应马上停药。 处方4:头孢克肟颗粒+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蒙脱石散; 临床诊断:肠道腹泻 分析: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主要成分是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它们对大多数药物敏感。而头孢克肟颗粒为口服抗菌药物,对其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因此两者不能同时服用。若活菌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可因后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而抗生素因前者的存在使药效降低,因此两药宜分开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21。另外蒙脱石散成分为蒙脱石,具吸附性,可吸附肠内有毒物质及水分而发挥止泻作用,与其它药物同时运用会影响其它药物的汲取。 建议:活菌制剂与抗生素分开服用,蒙脱石散需餐前服用,其它药物餐后服用。 处方5:罗红霉素胶囊+茶碱缓释片+复方甘草片; 临床诊断:支气管炎 分析: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降低其在体内的清除率,合用时科引起血药浓度的显著上升和中毒反应。 建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避开与茶碱类药物同服,如治疗要求必需同时服用时需留意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防治中毒反应的发生。 处方6:左氧氟沙星+氨溴索片+茶碱缓释片+复方甘草合剂; 临床诊断:慢性堵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简写COPD) 分析:左氧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茶碱类药物同服时,能够抑制茶碱在肝脏内的代谢,导致茶碱血药浓度上升23倍,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建议:联用时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并刚好调整剂量。 处方7:青霉素钠粉针+10%葡萄糖注射液(ivgtt);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分析:-内酰胺类抗生素在PH值67的溶液中稳定,2偏离这一PH范围后,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可加速分解。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偏酸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特殊是青霉素用量大,静滴时间过长,分解速度和比例会更高; 建议:青霉素等-内酰胺类药物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快速静脉滴注。一则可以使青霉素钠以较高浓度冲击病原菌,二则在相宜的pH值短时间内可防止青霉素钠分解降效4。 处方8:5%葡萄糖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ivgtt) 临床诊断:过敏 分析:地塞米松注射液为磷酸钠盐,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同一容器中将发生沉淀反应,溶液中的微粒数可成倍增加,生成溶解度微小的磷酸钙沉淀。 建议:两药不能同时混合运用,如治疗须要时,可将地塞米松分开单独肌肉注射。 处方9:青霉素钠粉针+地塞米松注射液 临床诊断:关节炎 分析:-内酰胺类抗生素易引发过敏反应,虽经过皮试,但仍旧不能完全避开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运用时。糖皮质激素的抗过敏作用可以掩盖青霉素引起的初期过敏反应,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导致感染的扩散,从而延误病情。 建议:两药不宜同时运用 处方10:维生素C片+维生素B2片 临床诊断:口舌生疮 分析: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和具有氧化性的维生素B2合用,在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B2被还原为二氢核黄素,维生素C则被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导致各自的作用减弱或消逝。 建议:两药不宜同时服用 处方11: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格列吡嗪缓释片(秦苏) 临床诊断:糖尿病 分析:二者均属于其次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因刺激胰岛中正常的细胞释放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联用后剂量驾驭不当可引发低血糖症,适得其反。故一般作用机制或作用方式相同的药物不宜合用,以削减不良反应4。 建议:两药不宜同时服用 处方12: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复方氯唑沙宗片 临床诊断:软组织挫伤 分析:复方氯唑沙宗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该成分与双氯芬酸钠一样同为非甾体抗炎药。假如同时运用1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增加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的几率。此外,外用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相同疗效,但外用具有局部组织有效浓度高、起效快速、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是治疗肌肉、软组织和关节难受的志向选择。 建议: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口服)+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外用) 处方13:异烟肼与维生素B6 临床诊断:肺结核 分析:长期或者大剂量应用异烟肼可致机体维生素B6削减。故以前临床始终将异烟肼与维生素B6联用作为常规治疗。但近年来对此尚有争辩,有资料报道,体外试验发觉维生素B6 可降低异烟肼的抗结核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两者的化学结构相像,因而具有竞争作用,故不主见两者联用。还有资料报道,两者联用并不影响异烟肼的抗结核作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常规量服用异烟肼12各月时,可不必联用维生素B6,长期大剂量服用异烟肼,也只需联用少量的维生素B6(每日1020mg)。 建议:如需加服维生素B6时,可不在同一时间内服,最好将服药时间错开。由于异烟肼在肝内乙酰化过程中快则1/2-1h,慢则为2-4h,故两药可相隔4h交叉服用。 2、剂量用法不合理: 处方1:罗红霉素胶囊0.15g*12/ 强的松5mg*24 Sig:0.15,po,tid / Sig:5mg,po,tid 或0.3,po,bid 临床诊断:咽炎 分析:罗红霉素0.15g,po,tid给药,因其t1/2为8.4h-15.5h,可造成超剂量用;另一种方案0.3g,po,bid给药,可能会造成血药浓度过高,使胃肠道反应较大或增加过敏反应的几率,并对肝脏代谢有影响。 建议:用法用量可调整为0.15g,po,bid。 处方2:氟桂利嗪5mg*20 /倍他司汀口服液10ml*18 Sig:5mg,po,qd / Sig:10ml,po,tid 临床诊断:偏头痛 分析:氟桂利嗪未注明晨间不宜服用氟桂嗪。该药头晕、嗜睡作用明显,宜夜间服用5。 建议:睡前半个小时服用; 处方3:盐酸帕罗西汀片20mg*10 / 艾司唑仑1mg*3 Sig:20mg,po,qd / Sig:1mg,sos 临床诊断:抑郁症 分析:盐酸帕罗西汀片为选择性中枢神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增高,由于这些药物可以干脆补充患者大脑内所缺乏的化学物质,所以见效比较快。如晚上服用会使大脑处于兴奋,失眠加重,抑制了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作用。 建议:盐酸帕罗西汀宜于早晨服用; 处方4:甲硝唑片0.2g*100 Sig:0.4g,po,bid;0.2g,阴道用药,qn 临床诊断: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简写BV) 分析:片剂与栓剂从配方、制备工艺、给药方式到释药方式均不同,栓剂进入阴道内,基质在体温下即可熔融液化而释出药物引起局部作用,而将片剂作为阴道栓运用,药物崩解所需条件不足,药物不能在局部形成有效浓度,同时由于片剂所运用的辅料在阴道不能有效地分解从而导致局部杂质聚集,宜引发新的炎症反应。 建议:运用阴道栓剂或者阴道泡腾片 处方5: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青霉素钠80万u*4 Sig: 320万u ivgtt qd 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分析:这是门诊处方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内酰胺类属时间依靠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而峰值浓度并不很重要,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6,因为青霉素钠的半衰期为0.5h,故其日剂量1次给药将无法达到抗菌浓度。 建议:一天至少用药两次,假如滴注不便可实行肌肉注射 参考文献 1 刘晓琰我院2003年度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浅析J中国药房.2005,16(3):210 2 汤光、吴永佩等.临床合理用药手册M.浙江科技出版杜.1997:50 3 吴学新、王晓燕.儿科门诊不合理用药状况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1,7(1):31 4 戴晖、缪红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分析J医药导报2005,24(6):543-544 5 刘晓琰从处方分析谈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074 6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好用抗菌药物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223 1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建议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门诊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从处方点评浅谈门诊不合理用药现状 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点评分析小结.1 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