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docx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佳木斯市汤原县香兰镇中心学校 王丽秋 (北师五年级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探究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验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通过视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索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敏捷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汤原县的王老师,今日能来到漂亮的佳木斯市与十一小的同学们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很是兴奋,大家兴奋吗?初次见面我们问个好吧,我问大家好吗,大家就说好,很好,特别好,看谁的声音最洪亮。很好,信任今日的你们肯定是最精彩的。看来大家已经打算好了,现在让我们起先上课,向身后的客人问声好吧 一、复习导入 老师是个急性子,老师想考考你们,(板书因数),说说你对因数有多少了解? 生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生2:假如说5×6=30,我们就说5和6是30的因数. 【评析:导入简洁高效,直奔因数主题。】 二、探究新知 1、相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看来“因数”已经成你们的密切挚友了。下面老师想请大家帮帮忙,帮我找一找12和18的因数,完成你手中的集合图。 谁情愿给大家汇报一下 师:真棒,现在请大家细致视察大屏幕,(出示课件)你发觉了什么? 生:12和18有四个相同的因数有分别是: 1、 2、 3、6(课件) 师:你能不能试着给12和18的这几个相同的因数大胆的起个名字 大家真英勇,老师告知大家,像这样,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板书公) 师:假如用集合的形式来表示就是这样(课件)中间的公有部分就它们的公因数 大家看6是这几个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假如要单独给它起个名字可以叫 (最大公因数课件) (板书最大) 哎呀,同学真是聪慧,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个学问,是什么? 你能详细说一说吗?(课件你记住了吗1)指名读 老师告知大家,其实我们还可以同时找出3个或多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今日我们就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例,所以这个概念须要完善,请大家齐读。(课件出示你记住了吗2) 【评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大胆放手,让学生参加到学问的形成过程中。】 2、怎样找最大公因数。 (1) 列举法 很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胜利的找出了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了,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找的呢?生自由说 大家说的很好,看来我们已经驾驭了找(板书找字)最大公因数的最基本的方法, 像这样的方法我们叫它列举法(板书列举法)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利用倍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翻到书第45页,独立完成第一题。生汇报: 大家做的真棒,现在请大家视察 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 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汇报:8和16是倍数关系,8是16的因数,16是8的倍数,8和1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8。 师归纳: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 这是我们找最大公因数的其次个方法(板书利用倍数关系找) 练习:找出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12 8和32 (3)利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其次题。生汇报: 视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生:5和7都是质数,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公因数只有1,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当然也就是1了。 师: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课件出示互质数) 这是我们今日学习找最大公因数的又一个方法(板书利用互质数关系找)。 齐读互质数,找一找这个概念的关键词,生答,你能举个互质数关系的例子吗?通过刚才同学们举例,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是互质数关系的两个数不肯定都质数。) 小结:大家真棒,今日我们学习了比较简洁的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信任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肯定会探讨出更好的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评析:刚好提升,多元评价。】 板书 找最大公因数 1列举法 2利用倍数关系找 3利用互质数关系找 找最大公因数总评 丁善秀(香兰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 一、教学目标制定精确。 王老师的这节数学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驾驭因数、倍数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王老师依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精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 1、探究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验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通过视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索的条理性。我认为目标明确、到位。 二、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变教学生学会学问为指导学生会学学问;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究学问的建构者,而不是仿照者,特殊是让学生大胆为公因数起名字这部分教学更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学问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重点,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充分体现了老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实力。 三、一点拙见。 本节课从总体来看是胜利的,老师具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实力,但再好的课堂也难免会存在肯定的问题,现就本节课的问题发表一点拙见,本节课,学生对找公因数的方法驾驭的还不是很好,为了加深理解,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视察分析、探讨,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列举法,并对找有特征的一组数的公因数的特别方法有所体验,多一些练习。在此过程中要留意激励每一个学生参加探究,注意学生间的沟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觉。 找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举荐)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