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11216814       资源大小:40.44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际交往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 时:51学时 学 分:3学分 理论学时:45学时 试验或探讨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大纲执笔人:方双虎 大纲审定人:心理学系集体审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探讨方法和学问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课程性质上,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专心理学分支学科。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其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看法、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限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交往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供应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其实践任务是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探讨成果应用于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期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还要订正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削减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进而增加群体内聚力,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基本学问、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运用驾驭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和学问,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现象及问题,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改革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亲密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人际关系现象,指导学生深化社会生活实际,开展各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调查和试验,丰富学生的感性相识和阅历,提高学生学习爱好,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水平。此外,还将组织学生对若干重要人际关系心理现象进行探讨。 二、本文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探讨对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二)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性质 (二) 人际交往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三)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社会学、行为科学 3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探讨的任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其次节 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 (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一)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三、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二、各年龄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童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青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成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探讨对象 难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索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3为什么要探讨人际关系?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4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其次章 人际关系的探讨、理论与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探讨 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探讨 二、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探讨 三、人际关系中交往主动性的经典试验 其次节 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 (一)符号相互作用论(象征交往理论) (二)场合交往论 (三)自我呈现论 (四)社会交换论 (五)T组理论 二、人际特质理论 三、人际激励理论 (一)须要理论 1须要层次理论 2E.R.G理论 3成就激励理论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2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 (三)期望理论 (四)公允理论 第三节 苏联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 二、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第四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探讨方法 (一)视察法 (二)试验法 (三)调查法 二、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一)社会测量法 (二)参照测量法 (三)贝尔斯测量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探讨 难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其次节、第三节 思索题 1什么是霍桑试验?略加评述。 2什么是社会交换理论?以霍曼斯的理论为例详加说明。 3如何理解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 4什么是社会测量法?举例说明其应用。 第三章 看法及其转变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看法的概念 一、“看法”界说 二、“看法”的结构 三、“看法”的本质 (一)看法的功能 (二)看法的特性 1看法的社会性 2看法的详细性 3看法的协调性 其次节 看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看法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一)学习理论 (二)认知理论 1平衡理论 2一样性理论 (三)功能主义理论 二、看法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一)个体的须要 (二)个体的阅历 (三)交往的对象、性质 (四)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看法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四、影响看法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人际影响 (二)特性心理特征 (三)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第三节 看法的转变 一、“看法转变”探讨的历史 1看法转变的阅历性探讨 2看法转变的描述性探讨 3看法转变的试验探讨 二、看法转变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认知失调理论 三、看法转变的方法 (一)参加活动法 (二)登门探望 (三)团体规定法 (四)全面宣扬法 (五)沟通信息法 四、看法转变中的沟通 (一)沟通者 1可信性 (1)专长或权威 (2)动机或意图 2睡眠者效应 3.类似性 (二)沟通内容 1利用感情 (1)好感 (2)恶感:激起恐惊 2组织沟通 (1)理解材料:劝服中的理解 (2)论证:应当呈现几方面材料 (3)呈现观点的依次:先提出哪一个方面的材料 (4)引出结论 (三)沟通对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看法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看法的转变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索题 1什么是看法?如何理解看法的本质? 2影响看法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3举例说明看法转变方法的应用。 4简述看法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第四章 行动与看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知失调概述 一、认知之间的关系 二、认知失调程度 三、削减失调 (一)变更认知 (二)增加认知 (三)变更重要性 其次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探讨 一、诱导听从试验 (一)费斯汀格及卡尔史密斯的试验 (二)诱导听从的一些前提因素 1.自愿选择 2.承诺 3.责任感 4.预期的消极后果 二、努力理由探讨 三、不足阻碍探讨 四、决策后失调探讨 五、认知失调的激起性质 第三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 二、儿童教化 三、消费行为 四、决策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知失调理论的探讨 难点: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索题 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般状况下,人们是如何订正认知失调的? 2.什么劝服他人从事与原来看法相反的行为,能使原有看法得到变更,试从认知失调理论加以说明。 3.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探讨有哪些?它们各自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应用? 第五章 印象形成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部分 (一)行动者 (二)知觉者 (三)交往情景 其次节 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一样性 (二)评估性 (三)中心特质的作用 (四)隐含的特性理论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一)累加模式 (二)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第三节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一、对他人知觉的依次效应 (一)优先效应 (二)新近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定型 四、印象形成的结果 第四节 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1符号相互作用论 2自我表现论 3情景认同论 二、自我表现 (一)自我表现的详细目的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1情景因素 2参照群体的认同 3其他人的影响 (三)胜利的自我表现的障碍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难点: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索题 1什么是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哪三个成分?分别举例说明这三个成分对人际印象形成过程的影响。 2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哪三种,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人际印象形成中会出现哪些效应和偏见?它们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4举例说明自我实现预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留意自我表现? 第六章 人际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四、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其次节 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一)非共同效果 (二)社会赞许性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四、韦纳的胜利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限制源理论 第三节 对人的归因偏见 一、行为中民偏见“行为”淹没“场” 二、显著性偏见 三、一样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第四节 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健康 二、绩效评价 三、冲突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人的归因理论。 2.对人的归因偏见。 难点:归因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索题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 2什么是归因?在人际知觉中,有哪些主要的归因理论?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试比较这些主要的归因理论。 3 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 除了本章所提出的归因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之外,你认为归因理论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第七章 自我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三、心情比较和心情归因 (一)心情比较 (二)心情归因 其次节 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一、行动者与视察者偏见 二、自我服务偏见 第三节 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一、自我障碍 二、习得无助 第四节 自我归因的应用 一、苦痛归因 (一)增加苦痛 (二)削减苦痛 二、“错误归因”治疗 三、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2.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难点:1.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2.自我归因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索题 1什么是行动者与视察者偏见、自我服务偏见、自我障碍、习得无助? 2简述自我归因的理论及其探讨。 3自我归因中的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8 第八章 自我导向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限制 一、自我限制的概念 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限制 三、变更行为的线索和结果 其次节 找寻目标 一、确定目标 二、选择目标 三、记录行为 (一)记录方法 (二)记录行为的方式 第三节 自我实现 一、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二、变更过去的行为习惯 (一)摆脱和变更过去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新的行为链 三、为一个好的行为结果作打算 (一)强化方式 (二)选择强化的方式 (三)强化方式的运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我限制 难点:自我实现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 思索题 1什么是自我限制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限制? 2怎样通过变更行为线索来实现行为结果的变更? 3如何理解自我导向中目标的找寻和选择? 4什么是自我实现?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第九章 人际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遵从的概念、理论和范式 一、遵从的现象 (一)遵从现象 (二)遵从的概念与类型 1遵从的概念 2遵从行为的分类 二、遵从的理论 (一)特性理论 (二)群体理论 三、遵从探讨的基本范例 (一)规范形式的自主运动范例 (二)阿希的范例 (三)克拉奇菲德技术 其次节 影响遵从的因素 一、个体的特点 (一)总的结果 (二)个体的实力 (三)性别差异问题 (四)文化差异 二、群体的特点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的一样性 三、任务的特点 第三节 听从、偏离和独立 一、听从 二、偏离和独立 (一)探讨偏离和独立的意义 (二)探讨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1对抗理论 2去特性论 3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第四节 感染、仿照和时尚 一、感染 二、仿照 三、时尚 (一)时尚的概念 (二)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 (三)时尚现象的特点 第五节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一、社会舆论 二、牢骚现象 三、社会风气 四、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五、社会助长作用 (一)社会惰化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听从、偏离和独立 2.感染、仿照和时尚 难点:影响遵从的因素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一节、第五节 思索题 1什么是行为遵从现象?对阿希的试验进行评述。 2影响遵从因素包括哪些? 3什么是听从?如何理解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4如何理解仿照的意义和机制? 10 5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第十章 利他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他行为概述 一、定义 二、决策过程 其次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一、旁观者效应 二、情景的模糊性 三、榜样人物的作用 四、求助者的特点 (一)依靠性 (二)密切关系和吸引力 (三)类似性 (四)责任 第三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一、助人者的心境 二、怜悯和内疚 三、责任与承诺 四、特性 (一)赞同的须要 (二)公正的世界的假设 第四节 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二、社会规范理论 (一)社会责任规范 (二)回报规范 三、学习和仿照理论 (一)变更利他行为的概率 (二)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 (三)嘉奖和代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2.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难点:利他行为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做一次调查或试验 思索题 1什么是利他行为。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2利他行为产生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每一决策步骤包括哪些重要影响因素? 3哪些情景因素和潜在的助人者个体因素会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4综合评价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和仿照理论对利他行为的说明。 11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吸引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相互作用论 三、得失理论 四、相等理论 其次节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一)时空距离 1距离 2交往频率 (二)结群 (三)体验 二、个人特质因素 (一)外表和容貌 (二)才华和实力 (三)特性品质 三、类似和互补 (一)类似性 (二)互补性 第三节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一)回报与自我暴露 (二)喜爱和自我暴露 (三)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四)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 (五)自我暴露的速度 二、喜爱的回报和得失现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难点:人际吸引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三节 思索题 1如何理解人际吸引的理论? 2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具有吸引力? 3为什么类似和互补会导致人际吸引? 4怎样把握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的“度”?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一、社会交换理论 二、探讨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 (一)社会两难情景 (二)囚徒两难情景 其次节 合作的形成 一、合作的理论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 (一)回报 (二)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三)沟通 (四)威逼 (五)群体规模 (六)个人倾向性 第三节 人际冲突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形式 (一)个人内部的冲突 1接近接近型 2回避回避型 3接近回避型 4双重接近回避型 (二)人际冲突 1“零总和”冲突 2“非零总和”冲突 三、冲突的缘由 (一)对稀有资源的竞争 (二)归因 (三)报复 (四)信息沟通不良 四、冲突的管理和解决 (一)威逼的作用 1伊奇和克劳斯的模拟探讨 2影响运用威逼的因素 (1)特性 (2)挽回面子 (3)冲突的强度 (二)协商 (三)仲裁 (四)建立超越冲突双方的共同目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作的形成 2.人际冲突 难点: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探讨法 思索题 1探讨合作与冲突有什么意义?心理学家是如何对合作与冲突进行探讨的? 13 2什么是合作?影响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冲突的产生? 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 第十三章 人际侵扰和暴力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侵扰行为概述 一、侵扰的定义 二、侵扰行为的分类 其次节 侵扰的理论 一、把侵扰作为一种内在倾向 (一)本能理论 (二)生物理论 (三)社会生物学理论 二、把侵扰作为引发的驱力 三、把侵扰作为一种对厌恶事务的反应 四、把侵扰作为一种社会学习行为 第三节 影响侵扰的因素 一、影响侵扰的社会因素 (一)挫折 1挫折侵扰理论 2对挫折侵扰理论的修正 (二)干脆的挑衅 (三)大众媒介的影响 1关于大众媒介对侵扰和暴力的探讨 2大众媒介中的侵扰和暴力影响的缘由 (四)侵扰诱因 (五)激起 二、影响侵扰的个人因素 (一)有关侵扰的特性理论 (二)A型性格 (三)对他人仇视意向的知觉 第四节 侵扰行为的预防和限制 一、惩处 二、宣泄 三、认知的干预 四、非侵扰性榜样 五、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 六、利用主动感情 七、为社会儿童社会化创建良好的环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侵扰的因素。 2.侵扰行为的预防和限制。 难点:侵扰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探讨法 思索题 1.什么是侵扰?侵扰的定义对我们理解人际交往中的侵扰行为有什么意义? 2.各种倾向的理论是如何说明侵扰行为的?在说明侵扰行为时,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3.影响人们侵扰和暴力行为有什么主要因素?你认为影响人们侵扰和暴力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4.预防和限制侵扰的方法有哪一些?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 第十四章 群体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二、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 三、群体的发展 四、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三)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其次节 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一、群体的目标与个体的目标 二、群体目标的追求 (一)目标追求与信息反馈 (二)对群体失败的反应 三、群体的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定义和性质 (二)群体与偏离者 第三节 群体的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特点 二、群体沟通的特点 三、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四、群体的沟通网络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难点:群体的沟通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法,探讨法 思索题 1.什么是群体?个体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2.群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类别? 3.群体的目标和规范有什么作用?试举一个实际群体的例子加以分析。 4.群体的沟通网络有哪一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5 第十五章 领导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内聚力 一、群体内聚力的定义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内聚力的结果 (一)群体内聚力对成员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 其次节 群体的绩效 一、群体绩效的定义 二、群体的任务 (一)群体的整体性任务 (二)群体的分工性任务 三、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内聚力 (三)嘉奖制度 第三节 群体的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 二、群体的决策过程 (一)群体的决策规则 (二)决策的程序 三、群体决策的特点 (一)群体极化 (二)小群体意识 (三)群体探讨中的信息加工 第四节 群体领导 一、领导的定义 二、领导的产生 (一)领导的特质理论 (二)领导的情景理论 三、领导效力 (一)领导作风 (二)应变理论 重点与难点 重点:1.群体的决策 2.群体领导 难点:群体的绩效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探讨法 思索题 1.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影响群体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什么是群体绩效?要提高群体绩效,我们应当从哪些主要因素着手,试举例说明。 3群体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在群体决策时可能会产生哪些弊端,我们应当如何防止它们? 4.你认为哪些群体领导产生的缘由是什么?确定群体领导效力的因素是什么? (二)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考核为课堂学习和探讨占总成果的20%,平常作业占总成果的20%,期终考试占总成果的60%。 三教学参考书目 1.郑全全、俞国良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人民教化出版社,1999年版 2.高玉祥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日古畑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高校出版社,1986年版 4.佘丽琳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业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体会 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 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人际关系心理学2解读(全文)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感悟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8页 共38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