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其次课 供应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加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观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志向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是一篇文质兼美、喜闻乐见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从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料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学问与技能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情感看法价值观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等三个方面的学习打算(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老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常的视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料题目的编制运用等).初中教化阶段,八年级是关键时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生巨变的时期,是教化的重要时期。由于多种缘由,一些学生会出现不良的品德或行为,这些势必增加学校管理、老师教化教学难度。要抓好这一关键时期有必要对八年级学生心理、生理进行剖析,探讨出对策,以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纳的教学与活动策略),全日制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探讨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志向。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肯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许多值得探讨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纳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当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详细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须要特殊说明的老师引导语)教学内容探究与遇见性问题 操作方法与措施学生双色笔记 课前测评: 1.加点字的注音 A 林壑( )尤美 觥( )筹交织 林霏( )开 B 树林阴翳( ) 泉香而酒洌( ) 岩穴暝( ) C 伛偻( )提携 蔚( )然而深秀 山肴野蔌 ( ) D 晦( )明改变 颓( )然乎其间者 酿( )泉为酒 4说明下列加点字: 野芳发而清香( ) 日出而林霏开( ) 苍颜白发 ( ) 伛偻提携 ( ) 新授内容 一、集体朗读课文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 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2文中写出了谁“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5滁人快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根据什么依次写的? 探讨并归纳: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探讨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四、语言特色探究 1.骈散结合 2.“而”字运用 3.千古传送的名句 堂堂清训练题: 1.说明加点的词语 (1)翼然临于泉上: (2)野芳花而清香: (3)杂然而前陈者: (4)苍颜白发: (5)树林阴翳: (6)太守谓谁: (7)负者歌于途: (8)林壑尤美: (9)醉翁之意不在酒: 2.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 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表示修饰关系 (1)蔚然而深秀者( ) (2)日出而林霏开( ) (3)临溪而渔 ( ) (4)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3.请结合上下问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乐”字的含义。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 (2) (3) (4) (5) 4.按提示默写。 (1)描写醉翁亭春夏之景的语句是: (2)把巡游山水的乐趣寄予在宴饮之中的句子是: (3)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来宾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 7.不是推断句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一、课前测评 (先全班测试,后分小组由小组长点评打分) 二、预习导学沟通 (要求学生作好双色笔记) (一)、集体朗读课文,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 (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来宾: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jj-5滁人快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来宾,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尽情山水。“滁人游”写得绘声绘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志向。 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根据什么依次写的? 探讨并归纳: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探讨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说明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尽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志向。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精彩的。 (四)、指导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终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育强记实力。 ( 三、内容展示 1.给各小组安排任务,由各小组按要求展示 2.对各小组展示状况进行点评、打分。 四、学生置疑 预设疑难: 1.学生可能对文中“而”字的用法不易驾驭,多找文中例句让学生细细辨解。 2.学生可能对游人乐与太守乐的“乐”理解不透,讲清作者所处背景让学生透彻理解。 3.文章较长,学生难以背诵。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试着按结构依次背诵。 五、当堂反馈,堂堂清训练题(见左边) 六、课堂小结 (四)、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绽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来宾,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快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老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语言学问和语言技能的驾驭,又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实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看法和参加表现。这就要求老师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评价,因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弄清晰评价的目的。首先,教学评价要起到一种检测的作用。看一看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实力。其次,教学评价设计还要起到一种激励作用。我们可以实行一些好玩的活动例如:嬉戏,竞争,演示,表演等,使学生参加其中,让他们能够在一种情境中较好的驾驭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别。然后,老师对学生的这些活动进行评价,这特别有益于学生更好的相识自我,树立自信。最终,评价还应起到使学生发展的作用。整个评价设计必需要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评价应当有助于学生的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实力的不断发展。 总之,老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工具,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板书设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名字的由来 其次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同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请简洁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足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足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务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假如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和设计背影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