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docx
-
资源ID:11238236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docx
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2029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 A秦 B 西汉 C东汉 D唐 2在以下诸学派中,最为强调“孝道”的是(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3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建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 )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天理 B天命 C天人感应 D天人合一 4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5“一百零一家争鸣”是( )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 A魏晋 B春秋战国 C唐代 D“五四” 6以下著作中,属于道家的是(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商君书 7四库全书是( )朝修订的。 A清 B明 C汉 D唐 8“兼爱”是( )的主见。 A孟子 B庄子 C苟子 D墨子 9“无为”是( )的主见。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0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见的人是( )。 A魏源 B冯桂芬 C孙中山 D郑观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先秦“一百零一家争鸣”中,一百零一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12.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三教调和论的出现。 13. 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色相。 14. 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其次种就是跟道教结合起来。 15. 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严复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天演论中,阐述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16“五,四”运动时喊出的打倒孔家店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鸣响了丧钟。 17.“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宗教的阶段;其次阶段是指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8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缘由。 春秋时期士的崛起缘由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经济基础a铁器的运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5分) 其次,社会缘由。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找寻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5分) 最终,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入了历史舞台。(5分) 19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给全部士子公允竞争机会的科举制。它给了大批中下层士子或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寒士)一个通过考试参政的机会。(5分) 唐代科举与后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透亮度。唐时科举不用糊名制,录用的关键并不在一次考试的成果,而在于平常的声誉。这既迫使考生在科考之前就要漫游天下以激扬身价,结交豪俊名流以求延誉,使唐代士人从一起先就离开象牙塔,步入壮阔的社会生活,多方面体验人生,铸造其雄视一百零一代的阔大胸襟。另外,也迫使主考官员留意社会公识和舆论,以显示他的识贤和得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激荡出唐代士人壮浪豪纵的英发之气。(5分) 完善的科举制,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为寒士进入统治阶层供应了保证,从根本上消退了先秦战国时期士人政治关怀的无秩状态。唐代寒士以士节为重,自觉地将个体的功名之心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挂起钩来,在为自己谋得统治集团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统一大帝国文化的前进。(5分) 20.简述明代市民文化发达的主要表现。 答:明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市民意识全面成熟,市民文化日趋高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其一,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4分) 其二,价值观念。明代后期礼拜金钱之风非常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好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4分) 其三,市民文学。明代以后,市民文学取代士大夫文学,占主导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杰出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市民文化的痕迹。(4分) 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其意义是相当巨大的。它不仅为我国民办法识的普及作了打算,而且还为东西文化精神的汇融埋下了伏笔。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闻名命题,正是以市民意识的全面成熟为前提的。清代的开启民智运动,甚至今日的民办法识,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3分) 21. 简述董仲舒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答:董仲舒继承先秦以来原始学术中天人相通的思想,创建性地提出“王权天授”和“天人感应”之说,在改造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建构起完整的天下一统的系统模式,创建性地完成了自战国末年以来人们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统一规律进行说明的精神追求,标记着我国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完成,使儒学进一步系统化和理性化,为儒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为我国“人世”哲学的代表。(8分) 但由于其学术渊源于春秋公羊传,其中多灵异灾变、阴阳消息之说,因而其学说兴盛不久,即产出谶讳灾异之学这一儒学怪胎。甚至为东汉时道教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董仲舒这一封闭而严密的儒学体系,不仅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阴阳消息,三统循环,如同一只永恒的怪圈,使我们形成自我封闭、因循守旧、盲目自信的民族性格,更为消极的是,它还使我们产生出听天由命、不思进取、排斥创新的民族劣根性。(7分)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