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ocx
-
资源ID:11246446
资源大小:35.9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ocx
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任晓旭 何祯摘 要: 本文参考现有森林生态资源生态康养功能的理论及实践探讨,以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指标体系分为森林自然特征、森林小气候、空气中保健物质、景观美学四个类别,并提出详细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资源 指标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和生活压力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肯定负面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38-41),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领先意识到引领人们“回来自然、走进森林”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和促進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森林浴、森林疗法和森林医学等概念2(1-6)。近些年,随着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林学和医学学科交叉探讨的开展,对森林康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从广义上说,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资源或森林环境,充分发挥其景观、文化、环境、空间等多种优势,以公众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以拓展森林多功能利用、提高资源的爱护性利用水平为目标,干脆或间接为人类供应健康养生产品的一系列活动3(51-67)。森林康养是一种业态丰富、产业多元、互融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是森林与旅游、医疗、养老、教化、运动等深度融合的创新事业4(3-11)。四川、湖南、贵州、浙江、陕西,以及北京、重庆等省市纷纷出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5(76-82),但是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和评价工作仍有不足,现有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规范多是以基地区位、设施配置、交通条件模等硬件建设水平为动身点进行论证的,从森林康养功能发挥的生态资源角度动身的相对较少,忽视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的本底调查和评价。森林康养功能的发挥源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森林小环境的特点。因此,如何客观地评价森林康养旅游基地,首先应考虑该基地的生态资源状况,本文通过现有的森林保健、森林康养及森林生态功能等方面的探讨理论和实践,提出相应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与评价供应理论参考。1.评价体系要素分类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保健功能。近年来,国际上把森林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称作“森林医学”6(11)。对森林康养的探讨来源于森林保健功能的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康养功能更多来自森林的生态环境,因此评价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康养功能应首先对该基地的生态资源进行评价。森林具有居民保健功能的内涵已经基本统一,主要内容包括消退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释放有益物质和供应舒适环境三个方面7(185-188),因此构建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张晶从人体舒适度、空气颗粒物、空气负离子、有机挥发物四个方面分析评价了毛竹林的生态保健功能8。古林等从林内小气候及气候舒适度、空气挥发物、负离子、颗粒物、含氧量五个方面分析了森林生态保健效应9。韩名臣构建的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评价指数由空气富氧度指数、空气清洁度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构成7(185-188)。张明丽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人体舒适度、空气富氧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清洁度、减噪效应和屏蔽紫外线六项指标建立了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综合评价指数10。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及康养功能的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一项困难的统计活动过程(物理过程),也是一个定量的思维过程,首先要确定评价目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与模型,然后实施综合评价11。本文通过应用文献分析法归纳和总结森林保健功能、森林康养功能等相关探讨文献,以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为基础,从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发挥康养功能的角度动身,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分为森林自然特征、森林小气候、空气中保健物质、景观美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提出各指标相应的评价分级方法。1.1森林自然特征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小环境是造成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康养功能差别的干脆源动力。郭二果等结合构建的游憩林空气保健指数对北京三种游憩林的保健功能进行探讨,探讨表明三种游憩林空气保健指数相对比,春季混交林最高;夏季与春季相反,空气保健指数侧柏林最高,混交林最低;秋季空气保健指数黄栌林>混交林>侧柏林,但三种游憩林相差不大;冬季侧柏林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林型12。森林康养功能的差别来源于森林生态资源的本底差异,因此对森林自然特征的评价是森林康养旅游基地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1.2森林小气候森林具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具有明显的调整小气候的作用。汪永英等对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的探讨表明,森林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并对三种不同林分类型的城市森林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标进行了城市森林小气候的评价13(90-93)。辛学飞等分别选用陆鼎煌和雷桂莲提出的舒适度指数评价公式对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旅游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14(76-80)。考虑人体舒适感时与气温有关的湿度、风速等作用的综合指标称作生物气温指标15(370-373)。对于评价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改善小气候的生态保健功能,本文选取了人体舒适度这一指标。1.3空气中保健物质空气负离子和植物精气是森林环境的主要成分,它们对人和自然有主动作用16(56-58),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益于人体健康17(69-73)。植物会释放出大量的挥发性物质,又称植物精油,是一类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的油状液体,是由多种化学性质不同的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森林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BVOC(生物挥发性有机物)来源。韩名臣7(185-188)、郭二果12等以空气负离子浓度含量作为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1.4景观美学森林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资源,还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自然美学资源18(27-33)。森林中大面积分布的色调是绿色,绿色给人的精神感觉最舒适,有缓和惊慌、使人宁静的效果。森林中局部出现的白色、红色、黄色等其他自然色调也在肯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有主动的影响。森林对心理心情的调整具有良好的自然舒缓和冷静功能,能削减负面心情,包括愁闷和生气等。森林的景观美学是一种自然美,通过观赏美景,可以缓解压力,也可以从景观美学得到感悟,达到有利身心和康体保健的作用19(93-95)。2.评价指标及方法2.1森林自然特征评价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森林自然评价,从森林自然结构和状况入手,选取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完整度三个指标。陈朱等的探讨表明,面积与植物群落结构对城市公园气温的影响表明,市区公园的气温柔冷岛强度与公园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定量关系,公园内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降温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乔灌草类型降温效果最好20(2590-2596)。群落结构的完整度这一指标,是具有完整的乔、灌、草结构的森林面积所占全部森林面积的比例。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有国家森林公园826处,面积1085万公顷,每处国家森林面积平均1.3万公顷。谢莉等探讨显示城市森林公园规模应在2hm2以上,最小宽度应在101m以上21(48-54)。参考以上探讨结果,本文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完整度三个指标划分级别如表1:2.2森林小气候评价大气温度、湿度、风、太阳辐射等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象因子22(131-134),大多数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事实上都是生物气温指标的各种变形23(19-34),阅历模型一般通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常规的气象观测要素的局部组合评价气候舒适度。近年来国内较流行的KSSD阅历公式)24(845-854),公式如下:I=(1.8×T+32)-0.55×(1-)×(T×1.87-26)-3.2×(1)式中:T为温度();RH为湿度(%);V为风速(m·s)。中国气象局规定的统一标准将人体舒适度指数划分为9个级别,其中,1、2、3级为冷不舒适等级(I50),4、5、6级为舒适等级(50<i75),7、8、9级为热不舒适等级(75<i。本文为了使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小气候的界限更清晰且简单易行,将此人体舒适度指数划分为5级,所需的指标为温度、湿度和风速。2.3空气中保健物质评价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空气中保健物质的评价,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和有益挥发物浓度2个指标入手。郭二果等将城市森林中空气负离子安装浓度划分为6个等级,级别从低到高分别为<400个/cm;400-1010个/cm;1010-1500个/cm;1500-2000个/cm;2000-3000个/cm;3000个/cm12。吕健等将植物精气浓度分成了10个等级25(92-95)。结合前人对空气负离子和植物有益挥发物含量的探讨结果26(30-32)27(1083-1089),本文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和有益挥发物浓度两个指标进行分级,见下表3:2.4景观美学评价周国模等将景观要素分为地形、层次、邻近风景、植被、湖岸、奇妙性、色调和水景,通过SBE方法得出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0.189、0.181、0.144、0.138、0.110、0.090、0.06028(54-60)。陈勇等分解森林林内景观的要素,利用SBE方法构建了美景度模型,由模型可知,影响人工林林内景观美景度的主要构景要素是林下层高度、层间植物、林木排列、枯树倒木、林下层统一度、林龄、乔木平均枝下高、林下覆盖度及林分密度29(39-44)。景观美学更多的是人为认知,为了便于评价的操作,采纳专家打分法,将景观美学要素分为:地貌、植被、色调、层次、奇妙性及人文景观六类,分别评分范围为0-5分,共计满分30分。评价分级标准见表4:3.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及森林小环境受地域、海拔、外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各单项森林康养功能作用各有突出,探讨人员对森林康养功能的理解各有差异,因此形成统一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很好地推动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和评价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森林康养探讨现状,从森林生态资源的属性动身,选取可以区分发挥森林康养功能的生态资源表征因子,依据“可描述、可量化、可评价”的原则,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森林自然特征、森林小气候、空气中保健物质和景观美学四个准则层,并初步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参考文献:1缪宏,耿国彪.森林疗养放飞幻想:访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J.绿色中国,2022(21).2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J.世界林业探讨,2022,29(6).3张文富,方中平,徐高福,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产业发展思索以千岛湖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22(04).4葉智,郄光发,跨界与融合是森林康养发展的必由之路J.林业经济,2022(11).5白双明,王涛,延安市康养基地资源评价与利用分析.陕西林业科技,2022(5).6吴楚材,郑群明.森林医学人类福祉J.森林与人类,2022(03).7韩明臣,梁玉莲,叶兵,等.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22,39(24).8张晶.无锡惠山地区秋季毛竹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探讨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探讨院,2022.</i75),7、8、9级为热不舒适等级(759古琳.無锡惠山三种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探讨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探讨院,2022.10张明丽.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类型生态保健功能探讨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探讨院,2022.11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探讨D.厦门:厦门高校,2000.12郭二果.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探讨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探讨院,2022.13汪永英,孔令伟,李雯,等.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东北林业高校学报,2022,40(7).14辛学飞,韩琳,黄骏,等.两种人体舒适度评定方法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对比应用及检验J.高原山地气象探讨,2022,35(4).15吴兑.多种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探讨J.气象科技,2003,31(6).16柏智勇,吴楚材.空气负离子与植物精气相互作用的初步探讨J.中国城市林业,2022,6(1).17朱铨,俞益武,卢国耀,等.森林生态保健区建设初探以台州方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6).18张志永,叶兵,杨军,等.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探讨进展J.世界林业探讨,2022,27(6).19郑小贤.森林文化、森林美学与森林经营管理J.北京林业高校学报,2001,23(02).20陈朱,陈方敏,朱飞鸽,等.面积与植物群落结构对城市公园气温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2,30(11).21谢莉,李梅.城市森林公园概念的界定J.四川林勘设计,2022(2).22朱学玲,任健.人体舒适度的分析与预报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34(s1).23孙美淑,李山.气候舒适度评价的阅历模型: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22,30(12).24郭广,张静,马守存,等.19612022年青海省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2022,37(3).25吕健,彭少麟,骆世明,等.生境空气质量测定与评价指标J.生态科学,2004,23(1).26王艳英,王成,蒋继宏,等.侧柏、香樟枝叶挥发物对人体生理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22(3).27毛成忠,于乃莲,杜佳乐,等.典型城市区与森林区空气负氧离子特征比较分析J.气象科技,2022,42(6).28周国模,李金满.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质量评价J.浙江林学院学报,11019(4).29陈勇,孙冰,廖绍波,等.深圳市城市森林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评价J.林业科学,2022,50(8).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化厅科研项目“浙江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生态资源评价体系构建探讨”(Y202240946)。通讯作者:任晓旭 猜你喜爱 生态旅游 刍议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措施旅游纵览·行业版(2022年4期)2022-06-01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旅游纵览·行业版(2022年9期)2022-10-17新时代中国生态旅游的生态价值财讯(2022年15期)2022-05-14基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相关理论探讨旅游纵览·行业版(2022年10期)2022-11-06生态旅游与环境爱护探讨旅游纵览·行业版(2022年5期)2022-06-16以市场营销原理指导生态旅游高校教化科学(2022年3期)2022-06-09京津冀将共建两大生态旅游协作区投资北京(2022年1期)2022-02-13生态旅游规划与四川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纵览·行业版(2022年9期)2022-10-11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