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析.docx
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析 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析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从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学问经济发展的挑战,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文化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有利于强化企业职工的主体地位,增加主子翁意识,提高企业凝合力;有利于培育人才,开发人才,造就一支高素养的企业职工队伍和有作为的企业家。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问题缘由对策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1、企业文化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有很多不同的相识和表述,对企业文化的说明也多种多样。特雷斯·迪尔的企业文化一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应当有别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有自己的一套要素,即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 (1)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是由企业职工创建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 (2)企业文化的行为层,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消遣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化宣扬、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3)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是由肯定物的形式所构成,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4)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2、企业文化的功能 (1)凝合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合力,它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四周,从而产生一种凝合力。这样就可以变更原来那种从个人角度建立价值观的一盘散阿沙的状态。 (2)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意,这种满意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3)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在组织内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制度反映的,企业的规 章制度、责任制度干脆要求员工应当怎样做,禁止怎样做,是一种硬约束,硬约束给人以惊慌、担心或不被组织重视,受到挫折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是由企业伦理、职业道德、公共舆论、人际关系等形成的软约束,它能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碍。 (4)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确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纳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次,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 (5)辐射功能 所谓辐射功能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向外部的扩散和影响。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有影响员工行为的作用,而且还会对企业外部、对社区、对社会发生辐射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对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的进 步、经济发展、文化沟通、文明建设、对外改革开放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力和推动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民族的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须要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国际化,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特殊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广泛地融合于全球经济之中。 2、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学问经济发展的须要 学问经济时代,学问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人对学问的驾驭和驾驭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重要 3、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的形成,经验了曲折的过程,它反映了国有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 演化和发展。概括起来,从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中心统一领导下的行政管理方式,企业几乎没有自主权,这段时期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是高度集中的;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实行的是国家行政管理与企业自主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这段时期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既是保守的,又是革新的;从1994年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至今,国有企业根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十六字方针,从法律意义上实行自主管理,这时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是逐步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文化。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 1、企业文化在大型国企中已经普遍开花 2、企业文化建设在大型国企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 3、普遍建立了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 4、大型企业建立并完善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5、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和谐的人际氛分 (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表象化,重形式轻内涵 我国国企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过高估计主观灌输的作用及过多追求表象的倾向,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有的企业,企业的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尚不能解决,就起先对那些为生计而忧虑的员工大谈愿景、使命、企业价值观等概念,企业员工讥讽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为“饱汉不知饿汉饥”;而有的企业,用重金聘请知名教授整出一大堆时髦而高深的概念,出版了林林总总的刊物,到头来,企业文化也只是花架子,企业的现状和企业文化建设之前一个模样;很多企业只重视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并将它作为公司对外宣扬的窗口。 2、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工作,有人误以为企业文化就是新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仍以学习、贯彻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仍将讲奉献、学雷锋挂在嘴上。不行否认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亲密的联系。没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引导、协作,企业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而企业文化在肯定意义上拓展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渠道。但企业文化又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但它们的体系不同, 目标侧重点不同,工作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 3、企业文化与管理相脱离 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 这种理解是有肯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少除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肯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合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当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 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 4、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干脆运用 有些企业认为应当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当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当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快速改变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须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很多详细的联系。另外,人情交往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很多企业家长期依靠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而不把重点放在企业创新上,认为这样也能赚到钱,这样下去会渐渐形成对关系的依靠,而减弱企业自身的创新实力。 5、企业文化缺乏创新和独特性 企业精神方面,许多企业都是“团结、求实、开拓、创新、拼搏”之类的“标准件”,没有把企业精神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干脆挂钩,同企业目标、企业经营、企业价值取向、企业行为等相结合,反映不出企业的特性,特殊是企业的历史、行业、产品、职工、地区等特点,这些千篇1律、千人一面的状况,使得企业精神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脱节,起不到企业精神应有的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很多企业都提“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间或有个别企业提点有“创意”的口号,也大都内涵不够丰富,且与企业本身的经营风格、产品性质和服务领域不相吻合,这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培育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文化探讨,突出企业文化的作用 许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出现上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相识不足,对企业文化的探讨不够深化。企业要想使企业文化发挥其作用,必需把企业文化提到战略地位上来,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同时,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探讨,深刻体会企业文化的精髓,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强化宣扬沟通,普及先进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应通过内部刊物、电台、电视台、宣扬册、培训班、沟通会等媒介,强化宣扬沟 通,向员工普及以下理念: 1、和谐理念 对企业而言,和谐理念要求企业处理好企业内外部各种关系,避开畸形发展和走极端, 寻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调动广阔员工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激发活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最深层次就是文化管理,也就是通过企业文化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顾客至上 企业“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应表现在对服务的执着、对质量的执着、开拓合适的 市场和倾听用户的看法等方面。 4、诚恳守信 诚恳守信是人类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的一种品行,7崇尚道德经营,强调 有序的、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与整个区域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旺盛。 5、团队精神 团队文化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协作精神,不仅仅在于自己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 他们之间协同作战,取得整个战役的成功;团队成员要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奉献。建立起企业文化的有效约束、激励和巩固发展机制 (三)企业文化特殊是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一种特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须要 不断强化。当人的行为受到正强化时,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 渐渐渗透到人们的深层观念之中,而受到负强化时,这种行为就会消退。所以企业应当 运用强化理论,使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受到确定,背离企业文化的行为得到惩戒,才能 使企业文化得以巩固和发展。 (四)发挥领导者的关键作用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着重发挥其三点作用。首先,要始终驾驭企业文化 的发展方向。国企领导者在构建完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需特殊留意两个问题: 第一, 自己要懂政治, 才能把握政治方向, 但又不能沉迷政治,把经济工作政治化、庸俗化; 其次,必需重视自身修养、素养的锤炼,增加自身文化功底。其次,领导者要表率示范, 在详细工作中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观。最终,领导者还要注意对企业新文化的宣扬提倡。 参考文献: 1艾伦·肯尼迪,特雷斯·迪尔著,叶永青等译,企业文化,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 2郭纪金,企业文化,广州,中山高校出版社, 1995.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 1999 4胡联奎著, 吕一林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 5威廉·大内,Z理论一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科学出版社,1984.6约翰·科特等,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 7教军章,刘双,组织传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析 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析(二) 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析(一)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析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讨 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索_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索 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