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docx
-
资源ID:11286641
资源大小:33.3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docx
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 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 何为智障?智障是指才智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 一、智障儿童的主要特点 (一)生理特点 1一般来说,智障儿童的语言、动作缓慢,智力发育迟缓,对四周事物和声音反应迟钝,身体素养较差,小肌肉群欠发达。 2有的智障儿童特殊兴奋,常常活动不停、多动、留意力不集中。 3有的智障儿童表现为少动,或者说常常萎靡不振,这类儿童似乎成天睡不醒似的,一坐下来就想睡,表现为过分的宁静。 4智障儿童有特别面容。有的肥大、有的眼睛斜视或对视等。 (二)心理特点 1认知实力很弱,感知过程不主动,难以区分相像的东西。 2留意力易分散。记忆的速度慢,记忆的内容不精确且不坚固。 3思维频发、刻板,对数量、时间、空间等抽象慨念领悟迟钝,一形象思维为主。 4心情反应降低,挫折的耐受力低。他们受了挫折之后往往简单悲观,产生过激的行为。 5学习爱好低弱、词语贫乏不连贯。 6行为固执、刻板、墨守成规,缺乏动力。 (三)学习特点 认知: 1缺乏统整实力。没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此,了解事情都是一部份、一部份,且每个部份皆独立。 2短期记忆拙劣。短期记忆是相识事物之后马上记住的实力,短期记忆加强后会转变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差的缘由是脑部信息处理的速度太慢。 3.后设认知与抽象思维障碍。 后设认知就是做完一件事情后,事后自己回忆、监督、检讨、改进。智力障碍的孩子缺乏这方面的实力,缺乏的缘由正是孩子短期记忆的拙劣,刚做过的事立刻就忘掉了,因此,没有方法把自己刚完成的行为进行事后检讨、改进。 智力障碍的孩子抽象思维实力差,事实上,中重度的孩子连抽象思维都没有,因为抽象思维须要脑神经发展至相当高的程度。 4.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 序列处理是按部就班,依时间序列一步一步的处理事物,平行处理是一段时间内同时处理好多事情。我们教育孩子时,应尽可能的用序列性的交代,让孩子一步一步的完成事情。 5.缺乏分辨的实力。 孩子辨别同一事务在不同环境及情景下区分的实力不足。也就是孩子常分不清晰什么时候可以做这件事,什么时候不行以做这件事。 6.留意力的缺陷。 我们常认为智能障碍者的留意力过度分散,其实这是以我们师长、家长的立场来看,就孩子本身而言,他是留意力特别集中,集中 在他有爱好的地方。 人格: .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就是认为别人所想的,跟我一样。我认为怎么样,你肯定也认为怎么样,以自我中心在思索,智力障碍的孩子因发展的限制,所以始终处在自我中心期里。 .依靠倾向。智力障碍者常有依靠的倾向,家长、师长应避开孩子过分的依靠。 行为模式: .干脆行为。 例如:我要直走,前有障碍物,一般人会绕道,智力障碍的孩子会把障碍物推开,是人就把人推开,是东西就把东西推开。这种干脆的行为常会被家人、老师说明为攻击、破坏行为,其实孩子被误会了,他只是想达到他的目的地,而不巧的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有障碍物,仅此而已。 .非统整的行为。智力障碍的孩子像路边草一样窜来窜去,他没有一个主题,找不到中心,他只留意事物的某个部份。例如:走在路上看到那边吸引他的地方、东西,他走过来,所以在街上常会迷失、走错地方。 环境因素: .学生自身的限制 .教养看法的错误 在孩子的发展阶段中,大人常因不了解而运用错误的教养方法,因而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甚至导致孩子发展的停滞现象。孩子 的实力、智力是可以提升的,问题是从小有没有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教化他。 二、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随班”是安置形式,“读”才是实质。怎么样来读?读写什么?怎么评价读的质量? 国办发【2022】1号:特别教化提升安排20222022中指出:“发展特别教化是推动教化公允的体现,重视特别教化,全面推动全纳教化,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最合适的教化,培育特别孩子独立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实力”。依据此提升安排,我国目前确立了几种针对特别儿童少年教化实施的安置形式:特别教化学校就读、特别教化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其中,随班就读是在一般教化机构中对特别学生实施教化的一种形式。 (一)随班:教化安置形式 国家在“关于发展特别教化的若干看法”中规定:弱智教化,城市可以在一般小学、残疾儿童福利机构分散办班或随班就读,也可以集中办校;农村实行就近入学,随班就读,加强个别辅导;有条件的县乡镇也可以办班或建校。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方法明确规定:深化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公国和义务教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是发展和普及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化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儿童义务教化新格局的须要。实践证明,这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 务教化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其中 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当对残疾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化,以逐步形成一般学生与残疾学生相互关切、相互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1.怎么读? 老师在随班就读班级的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一般学生与残疾学生的关系,应当以集体教学为主,并要对残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个别教学安排。应当实行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爱好,挖掘其学习潜力。各科教学应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授文化科学学问的同时,注意对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实力的培育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 在面对一般学生的同时,必需兼顾残疾学生,课堂教学应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提高负责。 残疾学生与一般学生有基本的共性。这是“随”的前提。同时又有其特别性,解决好“读”的问题。 (1)教学中给随读学生同等参加的机会; (2)仔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化思想,实施个别化教学,才能使残疾儿童享受到符合其身心特点所须要的教学; (3)加强针对性辅导; (4)加强直观教学,为残疾儿童感知、理解和记忆学问创建条件。 2读得怎么样? 对残疾学生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思想品德、文化学问、缺陷矫 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实力等方面。此项工作应当有利于残疾学生自信念的培育和提高,不要简洁套用对一般学生的考试方法。即有横向的与同学的比较,也有与自身发展的比较。 因人而异,不能用同样的尺度去评价全体学生,只能以个别教化安排为效标,结合多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 3随班就读的老师 随班就读班级的任课老师,应当遴选酷爱残疾学生,思想好、业务水平较高的老师担当。他们应当具备特别教化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班就读班级教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随班就读班级老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一般教化和特别教化两个方面,并应充分确定他们为残疾学生付出的劳动。 各乡镇教化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依据实际状况,制订嘉奖和补贴的方法,激励老师主动从事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化教学工作。对表现突出的老师,应当赐予表彰。 附:政策文件 1.国办发【2022】1号:特别教化20222022提升安排 2.中国中长期教化发展纲要 3.贵州省中长期教化展纲要 4黔府办函【2022】96号:贵州省特别教化提升安排 5黔教基【2022】153号:省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6铜残联发【2022】28号:铜仁市特别儿童教化安置方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残疾人教化条例2022年1月11日国务院 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探讨论文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探讨与对策分析 浅谈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学后感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化教学学后感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化教学学后感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化教学学后感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化教学学后感 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特别教化培训班学习心得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