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1304938
资源大小:35.9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
2022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篇一: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教学思路】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整体上是按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信息资源的管理来编写的,其中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模块分别渗透到其他章节,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来编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比较方便地融理念于操作与应用过程。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一节课时觉得非常棘手。第一,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的讲授。第二,想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任务。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了一堂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课,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打响了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第一炮。 首先,精心设计情境,巧妙引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这一概念。“万事开头难”,怎样引出“信息”字眼是一个难点。如果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记忆不会深刻,也很难真正理解。我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情境,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富有挑战、过程体验、富有创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他们通过充分讨论和教师引导点评,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素。 其次,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信息的概念。我根据教材内容既巧妙地避开了信息的概念,又让学生充分感受了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让学生有一种信息扑面而来的感觉。 再次,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中。我花了近三天的时间,找到30多个信息案例,最后筛选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诸葛亮(空城计)”等三个经典案例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释放他们蕴藏的能量,喜悦伴随着他们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最后,突出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本中并没有提及“信息的可伪性特征”。但我感觉到“信息的可伪性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后面章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联系紧密。根据这一设想,我把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通过投影展现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分析资料( 或进行科学实验) ,得出科学结论。在这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教学综合采用了讲授法、问答法、操练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模拟,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两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1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分别为: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指出三组答案中没有一个理想答案。部分学生在教师分析完答案后就在下面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钢刀、打火机、指南针。教师再进一步提示,打火机存在两个问题能源会用完,会受潮。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是钢刀、火石、指南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人类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与能量学生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有较深理解,下面的实验说明了在保证了物质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二、循序渐进,趁热打铁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感觉剥夺实验的前部分,由学生猜测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猜测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由感觉剥夺实验与原始森林生存实验,给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的结论。 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通过启发学生讲解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案例,避开信息定义的漩涡。 教师由雅典奥运会大家最关注的奖牌数导入信息的普遍性,然后把信息案例分为学校组、医院组、交通组、天气组、表情与心理组、环境卫生组和家庭文化组等7 组,要求学生参加其中一个小组,进行信息案例的总结归纳,并通过在小组内发言,充分进行信息共享。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从信息经典案例中学习信息的一般特征。按照认知规律,信息的特征按照“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载体的依附性可伪性”的顺序进行教学。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那7个字是什么? 三个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情节。“许云峰到沙平书店后,见书店多了一张床铺,问陈松林,知道书店新收了店员郑克昌,又发现郑表现异常,经常很晚才归,当晚来电话说11点才能回店。许马上意识到郑是特务,书店已经暴露,并决定立即撤离书店;陈松林意识不快,但服从决定;甫志 高将信将疑,不听忠告,结果被捕,最后叛变。”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三个人利用的程度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分别回答。 教师活动: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于其自身素质、修养、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由此推导出信息价值的相对性。 通过信息的价值性及其相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重提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说明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信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所以同学们必须要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下面就进行实践,锻炼同学们运用直接观察法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请同学根据课本图1-1快速获取校运会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图1-1快速获取校运会信息,然后分别由三人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信息的时效性。 教师活动:通过投影演示。把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的文件分别复制到磁盘、U盘、移动硬盘,将不同目的盘发给不同的学生。 学生活动:三个学生分别打开文件,发现信息未丢失。 教师活动:总结信息的共享性。 教师活动: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事先通过A4纸打印出来的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再结合刚才讲解信息的共享性时三个学生分别使用磁盘、U盘、移动硬盘承载信息,充分说明信息的载体依附性。总结:信息是有价值的,并且具有时效性,但是任何信息不可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五、拓展训练 教师用投影显示诸葛亮“空城计”,请学生思考信息还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点评答案,提出信息的可伪性特征。 六、总结归纳,布置课外学习与作业 (1)教材P4(1),P5(2); 篇二:七年级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案 德州经济开发区同济中学教学课时教案 篇三: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息与信息技术 莫愁湖小学胡燕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的第1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 (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2.教学难点 认识信息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周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从另一个视角去诠释信息活动的过程,即信息传递获取。 在导入环节,使用全球通的广告创意,播放第一段视频后,让学生思考在特殊情况下应该怎么做,然后再播放第二段视频,让学生感知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并且知道特殊情况下成功传递信息的重要价值。 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事例来丰富教学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