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井开钻前的技术协调会机制-提高新井运行质量1(共9页).doc
-
资源ID:11329504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建立新井开钻前的技术协调会机制-提高新井运行质量1(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立新钻井开钻前技术协调会机制提高新井运行质量新井产能建设是采油厂实现原油稳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井产量在采油厂产量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新井钻井进度和钻井质量直接关系到采油厂产能建设的步伐和效果。同时钻井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行业,钻井工程是一项多学科、多工种配合系统工程,如何协调好钻井这个系统工程,提高新井钻井进度和钻井质量,降低钻井风险是摆在采油厂钻井技术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一、建议的提出近年来,孤岛采油厂每年新钻井井数一般保持在110-130口,新井产量一般占全厂总产量的5左右,钻井投资3亿多元,占全厂总成本近1/3,从新井产量贡献比和投资比例可以看出钻井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油田的发展,地面建设越来越频繁,钻井工农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同时油田大多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地质开发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势,钻井技术也随着进行了重大改进和发展,复杂定向井、水平井、从式定向井组等钻井新技术应运而生,同时也造成单井投资成本不断加大,风险不断加大。目前定向井占采油厂全年总井数的90以上,水平井比重占到定向井井数一半以上。根据井型、深度不同,钻井单井投资费用从300700万元不等。加快钻井进度、提高钻井质量同时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实现了安全、环保、快速生产是是采油厂钻井技术人员工作的着力点和目标。加强钻井过程中,地质、钻井、录井、定向井等单位之间技术协调,认真领会油藏设计、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完井设计要求,认真贯彻企业、行业标准,是提高钻井质量和钻井进度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钻井开钻前组织各设计、施工队伍、各技术工种召开技术协调会,并形成固定机制,更显出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立新钻井开钻前技术协调会机制,提高新井运行质量”的建议,通过一年多的不断摸索和实践,采油厂钻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钻井质量和钻井进度,确保新井投产效果,为采油厂产能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二、建议的实施情况(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2007年7月,孤岛采油厂在中国石化集团股份公司和胜利油田分公司的指导下,油藏经营管理理念为主导,全面实施了油藏经营管理试点工作,在采油厂建立“大监督”体系,建立专业化监督队伍环境要求下,原地质所钻井室一分为二,钻井监督与钻井运行进行了职责分离,钻井监督划归采油厂技术质量安全监督中心,钻井运行归口采油厂生产管理部。从理论上看,各家分工更加明确和细化,更加利于专业化管理。但是实际上地质所、钻井运行、钻井监督三方具有千丝万屡联系,由于采油厂没有正式规范文件,工作职责和管理范围不明确,造成钻井相关单位无所适从,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通过一年多的磨合和探索,不断理顺了钻井监督、钻井运行、地质所三方关系、从内部规范了三方在新钻井工作的责、权、利 ,明确了由钻井进度负责井队从搬上到完钻交井整个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协调职责。技术质量监督中心钻井监督站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因此钻井协调会由钻井监督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召开。 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生产管理部滚动勘探室开发室技术质量监督中心钻井监督站负责油藏设计、定完井设计、钻井过程地质设计更改负责钻井工程设计审核、钻前工程运行、钻井结算负责钻井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协调。采油厂钻井系统分工运行网络图(二)专业化技术培训,打造专业化队伍1、优化人员配置,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个人专业技术素质。采油厂目前有钻井监督技术人员4人,学历构成上大学学历3人,大专学历1人职称构成上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持证构成上具有中石化三级钻井监督证2人,2人已完成中石化三级钻井监督取证培训,监督中心根据中石化、管理局开发开发钻井管理有关要求,积极安排钻井监督人员参加取证培训,同时采油厂、生产管理部组织钻井技术人员参加测井、固井、录井、钻井新技术等方面技术培训,使钻井监督人员技术素质有很大提高,在钻井、地质、录井、测井、定向工程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技术复合,使技术协调会在深度、广度上得到一定延伸。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法律规定和企业、行业标准,降低钻井风险钻井监督技术人员组织和参加开钻前的技术协调会,一项主要任务是沟通地质和钻井施工队伍,由于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油藏地质开发要求相对超前,加之对钻井技术现状和水平认识不足,提出要求比较苛刻甚至难以实现,所以钻井监督技术人员必须站在维护采油厂利益条件下,根据目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企业、行业标准,并结合钻井技术、相关配套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多方沟通和技术协调,在技术可行范围(确保钻井安全情况下)内,最大条件满足地质需要,同时降低钻井风险和事故。因此,钻井监督技术人员必须对石油钻井系统范围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企业、行业标准有比较深入了解和熟悉。目前采油厂内部一般主要执行企业标准和规定。(1)、井身质量按企业标准Q/SHSLJ0005.1-2002验收 、(2)、固井完井质量按企业标准Q/SL0005.3-92和Q/SHSLJ0005.4-2002验收 (3)、取心质量按企业标准Q/SL0005.2-92验收 (4)、套管试压标准按企业标准Q/SL0005.3-92执行 (5)、井口质量按企业标准Q/SHSLJ0005.4-2002执行 (6)、钻井监督依照胜利油田分公司开发钻井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三)、建立固定和完善的技术协调会机制(1)技术协调会形成制度化从钻井队开钻前,钻井监督技术人员必须根据井型、难易程度、重要性,负责组织或汇报请求上级领导组织,有相关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开钻前技术协调会。普通定向井:可由一般钻井监督人员负责组织,参加人员井队长、技术员、泥浆组长、录井技术员、定向井技术人员等。普通水平井:可由钻井监督副站长负责组织,参加人员井队长、技术员、泥浆组长、录井技术员、定向井技术人员等。重点水平井:由钻井监督主任师或生产管理部副主任负责组织,参加人员钻井公司技术领导、井队长、技术员、泥浆组长、录井技术员、定向井公司领导及技术人员、地质所主管副所长及技术人员、钻井监督人员等。普通取心井:由钻井监督主任师或生产管理部副主任负责组织,参加人员钻井公司技术领导、井队长、技术员、泥浆组长、录井技术员、定向井公司领导及技术人员、地质所主管副所长及技术人员、钻井监督人员、地质院岩心室、(采收率、稠油、整装室之一)、钻井院取心室技术人员等。重点取心井:采油厂领导或委托生产管理部副主任负责组织,参加人员钻井公司技术领导、井队长、技术员、泥浆组长、录井技术员、定向井公司领导及技术人员、地质所主管副所长及技术人员、钻井监督人员、地质院岩心室、(采收率、稠油、整装室之一)、钻井院取心室领导和技术人员等。(2)建立甲乙双方互信的协调会机制钻井监督作为采油厂代表组织召开协调会,必须提前熟悉和了解油藏工程、钻井地质、钻井工程、完井设计,熟悉各项企业标准和目前钻井技术水平,和钻井队、定向井、录井等单位沟通时,保持公正、公平态度,既要把甲方地质、工程要求提出来,也要乙方提出自己施工上一些困难和需甲方配合解决的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一个比较成功的技术协调会必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和较高专业化水平基础上的。(3)构建不同井型的技术协调会“模块”技术协调会内容主要包括:安全、井口质量,井身质量、固井质量、完井要求、井下工具、用料、泥浆性能、更改设计、增加项目、录取资料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要求。但根据不同井型、难易程度、重要性等因素侧重点不同。安全:包括井上和井下安全。根据钻井公司和采油厂之间职能分工,井上部分(地面设备和人员)安全由钻井公司自己负责,井下部分安全包括井下钻具、仪器、井眼安全。钻井监督人员必须强调所有钻井工作只有建立在井下钻具、仪器、井眼安全情况下才能正常开展。特别是水平井地质导向仪器费用高达千万以上,必须保证井下安全。同时由于孤岛油田是一个老油区,井网较密,开采方式形式多样,保钻关井、防碰绕障工作是确保井下安全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保钻关井包括:目的层300米附近注水井、注汽井、注聚井,50米以内相关生产层位油井必须关井。针对新钻井轨迹线附近30米以内所有老井,新井都要进行防碰绕障设计,地质所必须协助定向技术人员落实数据。钻井监督主任师对保钻关井设计、防碰绕障扫描设计进行审核。井口质量:根据企业标准并结合采油厂要求,单井井口高度油层套管不高于地面20公分,表层套管与地面平行。同台井表套高度低于地面,油层套管与地面平行。对于下精细筛管完井的水平井必须安装井口,单井装全套,同台井装半套。对于安装套管头井,可比常规井高出10公分。表套、油套必须试压合格。井身质量:根据企业标准结合目前钻井水平、油藏地质要求,1500米深度以内井靶区半径可控制在10米左右,3000米以内深度井靶区半径可控制在3050米左右精度,远远低于企业标准要求,基本能够满足开发需求。水平井、大位移井都要求井眼光滑规则,造斜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水平井为确保地质导向仪器安全,在下仪器前段、后段造斜率可进行调整,前段高、后段低。固井质量:对热采井或水泥返高返至井口的井,固井前先焊井口,再进行固井。固前对水泥浆性能、流变性能进行要求,水泥返高、固井后试压要求、对候凝时间、完井测试进行要求。深井、下精细筛管水平井要求进行分级固井,要求注意井径变化、下入时有无遇阻显示,封隔器、分级箍分级打压要求。完井要求:一般套管完井,要求套管尺寸、壁厚、下深。对下精细筛管井要求套管尺寸、壁厚、下深,筛管套管尺寸、壁厚、下深,分级箍、盲板、封隔器质量和下人深度要求。下筛管井必须联系采油院、工艺所等单位及时进行筛管设计、并现场指导施工。完井电测前,及时协调好采油井口。完井数据和完井方式由地质所根据地层钻遇和电性显示情况来确定。用料:必须规定好除正常泥浆用料由钻井公司钻井队大包外,油层保护材料、套管附件、套管头等由采油厂负责组织。特殊增加工序、更改设计井增加用料由采油厂审核确认。泥浆性能:要求严格执行钻井工程设计,特殊情况下,出现需要泥浆比重加重情况下,必须要求请示采油厂相关主管领导。对比重、失水、固相含量、含砂量必须进行严格要求。特别是打开油气层前100米,泥浆性能必须要求复合设计要求。重点井可要求采油厂泥浆检测车进行现场泥浆性能检测。增加项目、设计更改:要求地质所等设计单位必须出具变更通知单,上有相关等级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业务章,必须由钻井监督人员审核、备案后送达现场。任何单位口头通知均无效。资料录取:要求必须真实、可靠。录井、定向井、钻井队、钻井监督四方数据对应,录井、钻井队必须现场签字认可。(四)加强施工工程中的技术协调通过组织开钻前技术协调会要求,规范了各方在钻井过程中管理职责和范围,钻井过程中出现问题,可直接联系进行解决,减少了由于运行不畅造成的工期延误,减少了泥浆浸泡时间,利于油层的保护。针对出现的重大问题,由钻井监督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再次进行技术协调。三、建议实施效果(一)社会效益1、通过建立开钻前技术协调会机制,理顺了钻井监督、运行、地质所三方关系,规范了三方在新钻井工作中责、权、利的关系,通过加强沟通,使油藏地质和钻井工程能够进行紧密结合确保了新井运行质量。2、通过组织召开开钻前技术协调会,把油藏、钻井地质、钻井工程、完井设计四大设计方案重点内容进行技术交底和标准宣贯,使钻井监督、钻井队、定向井、录井技术人员对新井设计目的、施工标准和要求有进一步了解,大家在企业标准范围内,结合目前钻井相关技术水平,进行钻井工程技术探讨和研究,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钻井进度,降低钻井风险。对提高采油厂钻井管理水平有重大指导意义。3、2009年,采油厂交新钻井112口,无重大井喷、井漏、卡钻、井碰等事故发生,保障了钻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实现了安全、环保、快速生产,社会效益显著。(二)经济效益1、提高钻井质量,采油厂交新钻井112口,井口质量和井身质量分别达到了100%,固井质量到达了95.7%以上,确保采油厂新井效果.2、已完钻水平井32口,全部成功,砂岩钻遇率、油层利用率在全局前列,减少工程地质填井2口,节约钻井成本100万元3、平均钻井周期比预期提前1.5天,可增加原油1000吨,创经济效益216.2万元4、钻井过程中避免井碰事故(打穿老井套管),泥浆窜漏事故,可减少老井作业或大修1次,减少老井产量损失平均200吨,减少作业费用平均30万元,减少产量损失(2842-680)×0.02=43.2万元,共计可节约费用73.2万元。该建议实施后,共创经济效益389.4万元。总之,该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能够真正提高新井运行质量,实现采油厂钻井安全、环保、快速生产。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