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pdf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 ,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二、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三、教学难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导入:欣赏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刘半农先生于1920 年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 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伊”字则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1918年,刘半农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首次发表了她字的研究一文,在此文中他最先 “她”字专作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谁知,一个“她”字在文化界竟引起强烈反响。1920 年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将 “她”字问题写好之后,寄给当时发表过几篇论辩文章的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此文写成于1920 年 6 月 6 日,发表于 1920年 8 月 9 日;发表之后, 又收入半农杂文 集中,获得了广泛认同。渐渐, “她”字便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在文章书籍中,并最终为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 就连刘半农只在文章中提及而未来得及深入解说的“它”字,现在也成为人称之外的其它物名的确定代词而广泛运用。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过后,女性的第三人称便渐渐为“她”字替代,表示物的称呼也有了“它”字。这两个字,沿用至今,这个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绩,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刘半农先生创获的。新课:板书新文化运动, 今天我们学习新文化运动, 我们将从新背景、新人物、新内容、新形式、新发展和新意义这几个方面来讨论。一、新背景:“新”思潮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新”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二、新人物:陈独秀 1880-1942 曾留学日本,创办新青年 ,提出民主科学。李大钊 1889-1927曾留学日本,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鲁迅1881-1936曾留学日本,代表作狂人日记 。胡适1891-1962曾留学美国,首倡白话文写作。三、新内容:材料一“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材料二: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 (即民主 )并重。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陈独秀敬告青年(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 字 . 我 仔 细 看 了 半 夜 , 满 本 都 写 着 “ 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材料四:推倒贵族文学, 建设国民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过不过时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读新文化运动的主旨。(生齐读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四、新形式: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材料:胡适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 但有些喜爱文言文的人有抵触情绪。有人开玩笑说:“白话文语言不精炼,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笑着说:“不一定吧,有位朋友给我打电报,邀请我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意从政,决定不去,就用白话文复电拒绝了他。 ”请同学们试着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各拟一份电报。胡适先生的电文如下:干不了,谢谢!五、新发展:师: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大战后的欧洲人充满了忧虑和悲观, 连西方人自己都对自身的文明表示怀疑。世界的形势和国内的现实使国人感到资产阶级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事件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 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终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拥有事实的理论,具备了征服人心的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决定人类命运的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样新的发展呢?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时期。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六、新意义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生回答。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七、小结板书:新背景: “新”思潮“新”经济新新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文新内容:四提倡、四反对化新形式: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运新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动新意义:思想大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业:长江全能学案P22-23 页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