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二十五章穴位贴敷疗法课件.ppt

    • 资源ID:11477499       资源大小:1.41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十五章穴位贴敷疗法课件.ppt

    第二十五章 穴位贴敷疗法 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又称药物灸。是指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中药研磨成粉状制成糊膏状,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二 、源流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其中论述到“蚖以蓟印其中颠”。 神农本草经亦记载“斑蝥,主恶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痈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揭出”穴位贴敷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 “内者治内,外者治外”内经“ 内治亦可以外治” 伤寒杂病论 肘后备急方 备急千斤要方 太平圣惠方 世医得效方 普济方 本草纲目 医宗金鉴 记载普济方药敷涌泉治鼻渊;本草纲目药敷神阙治疗水肿;理瀹骈文被誉为“外治之宗”,指出内服汤药与外贴有“殊途同归”之效 “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发,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 “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想立应”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三、理论依据 (一)理同内治 病由外入、由表达里,即有外治以应之 ,故先取其外。 经络有 “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作用。内服汤药与外用贴敷均作用于经络,到达病所。 (二)药同内治 无论内服汤药和穴位贴敷,所选用的药物均有各自独特的四气五味、作用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通过君、臣、佐、使的相互配伍组合以祛除病邪。 穴位贴敷更注重药物的归经属性和引经作用。 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理瀹骈文(三) 经络学说 中医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经脉“内属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的机能活动。 素问皮部论言:“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舍于皮毛”。 穴位是脏腑精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有时脏腑疾病反应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经络学说史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核心。四 作用1、消瘀散结、消瘀散结 2、温经通络、温经通络3、防病保健、防病保健第二节 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证 使用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病 虚人感冒等。2.胃肠疾病 : 慢性胃炎 胃溃疡 胃下垂 胃肠功能紊乱 慢性胃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等3.骨科疾病 : 各类关节炎 颈腰椎病 软组织劳损等4.外周神经病 : 三叉神经痛 面神经炎等5.皮肤病 :牛皮癣 神经性皮炎 湿疹 寻常疣等6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痛经等 7.儿科疾病 : 遗尿 厌食 慢性腹泻 营养不良等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 、常用处方 根据选用的药物的种类及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方灸和复灸方。(一) 单方灸 常用的单味药主要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细辛、天南星、墨旱莲等1 白芥子灸 白芥子研成细末,醋调为糊状,取3-5g敷贴于穴位上,胶布固定,服帖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部灼热疼痛为度。 适用于风寒湿痹、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2 蒜泥灸 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 捣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 敷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等。3 斑蝥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以醋或甘油调和,敷于穴位上。斑蝥(主要是含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发赤、发泡作用,刺激性很强,但其组织穿透力较小,因此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所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 主要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等症。斑蝥有毒,皮肤能少量吸收,经肾脏排泄,肾脏疾病患者禁用。(二)复方灸 将性味功效相似的多味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研末为用 1 天灸散 是目前夏日三伏天灸最为常用的复方灸,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为药末,姜汁调和。 功用:温肺行气 祛痰平喘 应用:主要在“三伏天”敷贴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顽固疾病(引自张氏医通)2 寒湿积聚方 取乌药30g 干姜 良姜 白胡椒 细辛 肉桂 丁香各15g 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1g,加白面粉1匙和匀,用生姜、葱白取汁调成糊膏壮,用布包裹贴于患处,固定一夜,晨起去之。 功用:温经散寒 祛湿通络 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症。(引自蒲辅周医疗经验) 3 太乙膏 大黄128g 玄参 生地 当归 赤芍 白芷 肉桂64g ,诸药用小磨麻油1000g熬枯,去渣,入黄丹448g收膏,贴于关元穴 功用:凉血逐瘀 行气止痛 应用:月经不调及痛经。(引自理瀹骈文)二 药物的制备 以广东省中医院“天灸散”为例,将白芥子 细辛 甘遂 延胡 按一定比例(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细末(80目),新鲜老生姜去皮后榨汁,用密闭容器保存在4-8低温下,用时倒出(姜汁低温保存在不超过48小时,常温中暴露在空气中姜汁不宜超过2小时),将药末和姜汁按照1:1比例(如 10g药末用10ml姜汁)调和,并制成1cm1cm1cm大小的药饼,药饼质地干湿适中,并准备5平方厘米大小胶布以待将药饼固定于穴上。四 穴位的选择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进行辨证选穴,穴位选取宜少而精。1 经络辨证选穴 如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腰痛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2 脏腑辨证选穴 主要选取背腧穴和墓穴,如治疗支气管哮喘常选肺腧、脾腧、肾腧。胃肠疾病则多选用中脘、胃腧、脾腧等。3 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 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选取膝眼。4 阿是穴 选取压痛点,即“以痛为腧”,多用于治疗痹证,如颈腰椎病、肩周炎等。5 体表阳性反应点 如背痛患者经常在肩胛骨内侧缘出现明显的条索状物、结节等阳性反应点。6 经验取穴 如吴茱萸敷贴涌泉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敷贴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第四节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 操作方法1充分暴露患者施术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2施术部位皮肤干燥不湿润,汗液分泌过多应擦干;3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贴敷;4贴药后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出汗致药物脱落;2注意事项 贴敷所用药物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作用,若贴敷时间过长则出现疼痛、水泡、溃烂等,少数过敏体质可出现局部皮肤瘙痒、丘疹等局部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现象。对应的处理措施: 1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无明显不适可不予以处理。若自觉瘙痒、灼热等明显不适,可外涂皮炎平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 2 局部皮肤水泡,应穿着柔软衣物,或外覆盖纱布,避免摩擦水泡,防止破损,外涂以氧化锌、万花油等烫伤软膏。 3 水泡溃破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外涂搽软膏等消炎,防止感染。 4 全身皮肤过敏,应到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十五章穴位贴敷疗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