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15篇(一).docx
-
资源ID:11677671
资源大小:34.8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15篇(一).docx
2022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15篇(一) 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15篇(一) 本文简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x以来,习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历史悠久,流传亦广。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学习了50个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者家族的家规,感受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书中,山西晋商大院群体的杰出代表:王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15篇(一) 本文内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x以来,习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历史悠久,流传亦广。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学习了50个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者家族的家规,感受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书中,山西晋商大院群体的杰出代表:王家大院始终秉承了“凡语必忠信 凡行必笃敬”的家规家训,做生意懂得吃苦吃亏,讲究合作共赢、对乡土乡亲“为善最乐”,王家人代代都坚守家训,因而历经700余年,八世繁盛;而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中堂第一代先祖乔致庸治家严谨,为了防止子孙习染富家子弟的诸多不良风气,制定了闻名的“六条家规”。他的训诲对子孙的立身处世有很大影响,也使乔家商业走向了辉煌。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家规家训等教育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从古至今,兴家之训代代相传。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数不胜数。这些流传下来的家训,对我们今日培育良好的家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培育优良家风,践行家庭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社会新风尚。而家风的建设,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党员干部要向榜样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要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将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从思想上规范约束自己,时时刻刻把握住方向,守住底线,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切好用好手中权力。同时,也要注意培育良好家风,要身体力行,示范做好“最美盆景”。树立旗帜、确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清正廉洁的党员身份在社会大家庭中有情怀、负责任、勇担当,在生活小家庭中立得起、叫得响、有重量。“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好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家风似顽疾毒瘤,毁其一生。近年来,“家族式腐败” 时有发生,从广东揭阳的“子接父任”,再到山西“房媳”,这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讯息:坏家风会铸成大错。习总书记曾指出:“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峻违纪违法的重要缘由。”因此,必需重视家庭建设,注意家风培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刚好订正不良家风。党员干部有了良好家风,才能带动社会风气的形成。千千万万家庭培育良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殊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身心修养问题。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由先贤的个人身心修养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升华成为家风文化,更是身心修养的精华所在。中心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著的中国家规一书,收录了历代名家名人家规,字字珠玑,凝炼出家风文化和身心修养的精粹。提高身心修养,可以从中吸取无尽的养分。诸葛亮诫子书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先贤为我们淡泊名利、修心立志指明白方向,树立了楷模,教育我们当以儒者的无私无畏精神,担当起责任,公正、清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提示后世儒者勤研学问、勤读诗书。唯有立定治学的志向,不忘初心,刻苦读书钻研学问,并在家庭中推开读书的风气,才能抵制各种过度和过分的应酬玩乐或追名逐利的俗流,树立清白家风。确立了志向,明白了道理之后,从来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成就身心修养的,而是须要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种志向和运用这些道理。正如王阳明所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想不做、或者光说不做,身心修养就成为空谈。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理念,这就由修心延长到了修身。知行合一,践行身心修养悟得的道理,改正恶习,拒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习惯和工作生活作风,是修身。我们公职人员,修心是端正看法,修身就是清正廉洁、作风严谨、勤于精业、克己奉公等详细的言行习惯的规范要求了。家规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思想相识水平,更在于最终成为家庭成员共同自觉遵守的言行规范,为个人和家庭命运保驾护航。修身,首先要自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有错误不怕,怕的是有错而不自知,或者刻意回避;怕的是知错不改、屡屡再犯。要改正各种错误和不良习惯,就要长期坚持反省自身。修身,最大的困难也正在于持之以恒地不断改正错误和恶习,进而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言行习惯。在此问题上,我们一方面须要在实践中改良习惯,勇于直面错误和恶习,并在实践中改正它。而且越是在修身的艰难处越要下功夫。练字,我有一个习惯,纸要糙一点、笔要秃一点,越难练的字,越要多练习。改善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在最日常的俗事俗务之中,在改错的最艰难处,才是最好的时机。改正恶习、养成良好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精神当然可嘉,但在出狠招的同时,还要持之以恒才行。一个人养成恶习简单,但改为好习惯不简洁,因为恶习往往和安逸懒散挂钩,改正意味着极为残酷且反复的自我斗争。自我约束管理上,晚清名臣曾国藩最是值得钦佩,一旦立志,即数十年如一日,下苦功改过自新,当然应当成为后世的楷模。改过和养成良好习惯,应当通过家规家训,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风尚和氛围,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相互提示、相互勉励、相互促进。但凡清白之家,必有优良的家风。修身是要克服惰性,一旦定下的习惯规则,再难也必需每天都做到,不下这样的苦功,修身无从谈起。修身还要特殊留意慎独的问题,不行掩其不善,自欺欺人。元时,许衡有一次在盛夏季节赶路,口渴难奈,路人纷纷支路边摘梨吃,唯独许衡不为所动,被路人嗤笑迂腐,许衡说明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中,朱柏庐(一说宋代朱熹作)的朱子家训很值得推广和学习,其文俭约朴实,其意勤俭仁厚、持守修身甚严,实属历代家规的典范。如此优秀的家规家训,为我们勤研学问、砥砺德行指明白方向,可让我们提高身心修养、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优良的家风。作为公职人员,应当吸取优秀传统家规文化的养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营造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高校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国与家,就像血与肉,天与地,时间与微风,深深镌刻和穿梭在浩瀚博大的历史轨迹上,通过阅读中国家规中讲解并描述的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跨越了时间的纬度,牵引住传承的脉络,无异于幽谷中的潺潺溪流,梅雨后的一抹艳阳,醍醐灌顶,心旷神怡。拜读颜氏家训治家格言,可以发觉家规经典之所以流传千百年却照旧醇香,鲛珠百年愈发夺目,不仅仅是因为家规呈现出家族的契约精神,更是因为这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通过历史沉淀和甄别,获得绝大多数族人认同,是约定俗成规则。家规家训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家族式道德教化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族人希望通过制定家规,树立“道德标杆”,划定“道德红线”,形成家族式“公序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15篇(一)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