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docx
-
资源ID:11724203
资源大小:44.19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docx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明施方法 本文关键词:生产企业,实施方法,危急化学品,平安生产许可证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明施方法 本文简介: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明施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规范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条件,做好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依据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方法。其次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需依照本实施方法的规定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平安生产许可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明施方法 本文内容: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明施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规范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条件,做好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依据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方法。其次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需依照本实施方法的规定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第三条平安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企业申请、两级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第四条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全国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负责中心管理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上市公司)平安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称省级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其次章平安生产条件第五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平安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平安生产责任制。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平安教化、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平安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平安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平安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依据危急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协助材料、产品的危急性编制岗位操作平安规程(平安操作法)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平安规程。第六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平安投入应当符合平安生产要求。第七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置平安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第八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的平安生产学问和管理实力应当经考核合格。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第十条本实施方法第八、九条规定以外的从业人员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平安教化和培训并考核合格。第十一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参与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第十二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厂房、作业场所和平安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和布局;(二)在设区的市规划的特地用于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三)危急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危急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爱护区;4车站、码头(根据国家规定,经批准特地从事危急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爱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爱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爱护的其他区域;(四)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五)不得采纳和运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运用的工艺、设备;(六)生产、储存危急化学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符合规定的平安距离;(七)危急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八)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需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第十三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有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第十四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平安评价。第十五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辨识、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急源。对已确定的重大危急源,应当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定期检测、检查,并建立重大危急源检测、检查档案。第十六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对其可能发生的生产平安事故,应当实行下列措施:(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急化学品事故和其他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有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三)大型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企业和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大型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有专职消防队,其他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依据实际须要有义务消防队;(四)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第三章平安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第十七条中心管理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上市公司)申请领取平安生产许可证,向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中心管理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上市公司)所属分公司、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子公司下属的生产单位申请领取平安生产许可证,由中心管理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所属的分公司、子公司分别向所在地省级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提出申请。中心管理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外的其他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和分公司、子公司下属的生产单位申请领取平安生产许可证,由该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或其子公司分别向所在地省级平安生产许可证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第十八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申请领取平安生产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一)平安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三份);(二)各种平安生产责任制文件(复制件);(三)平安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清单;(四)设置平安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复制件);(五)主要负责人、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的证明材料;(六)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有关证明材料;(七)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平安评价报告;(八)危急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九)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工商核准通知(复制件)。第十九条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及文件、资料,应当根据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出具不予受理的书面凭证,并告知申请人向相应的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或者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即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须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之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或者根据要求全部补正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为受理。其次十条对已经受理的申请,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在征得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指派有关人员对申请材料和平安生产条件进行审查;须要到现场审查的,应当到现场进行审查。其次十一条负责审查的有关人员应当向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审查看法。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对有关人员提出的审查看法进行探讨,并在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颁发或者不予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的确定。对确定颁发的,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确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或者通知申请人领取平安生产许可证;对不予颁发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其次十二条经审查符合本实施方法规定的,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分别向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其分公司、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子公司下属的生产单位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其次十三条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后接着生产危急化学品的,应当于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根据本实施方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向原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延期申请,并提交本实施方法第十八条规定的文件、资料和平安生产许可证副本。其次十四条对已经受理的延期申请,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根据本实施方法其次十、二十一、二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平安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其次十五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干脆办理延期手续:(一)严格遵守有关平安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实施方法;(二)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平安生产管理,未降低平安生产条件;(三)接受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四)未发生死亡事故。其次十六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变更平安生产许可证:(一)变更主要负责人的;(二)变更隶属关系的;(三)变更企业名称的;(四)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阅历收合格的。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的,自工商营业执照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应当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应供应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考核合格证明材料;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二)、(三)项的,应供应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应提交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其次十七条对已经受理的本实施方法其次十六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的变更申请,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在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审核后,即可办理平安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对已经受理的本实施方法其次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变更申请,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根据本实施方法其次十、二十一、二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平安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其次十八条对确定批准延期、变更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收回原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新的平安生产许可证。其次十九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分为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为悬挂式,副本为折页式。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由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和编号。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审查书、延期申请书、变更申请书等由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统一格式。第四章平安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第三十条已经建成投产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申请平安生产许可证期间,应当依法进行生产,确保平安;不具备平安生产条件的,应当进行整改并制定平安保障措施;经整改仍不具备平安生产条件的,不得进行生产。第三十一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转让、冒用、买卖、出租、出借或运用伪造的平安生产许可证。第三十二条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坚持公开、公允、公正的原则,严格依照本实施方法的规定审查、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不得索取或者接受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第三十三条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发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已经颁发的平安生产许可证:(一)超越职权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二)违反本实施方法规定的程序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三)不具备本实施方法规定的平安生产条件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四)以欺瞒、贿赂等不正值手段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第三十四条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注销其平安生产许可证:(一)终止危急化学品生产活动的;(二)平安生产许可证被依法撤销的;(三)平安生产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第三十五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隐瞒有关状况或者供应虚假材料申请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不予受理,该企业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平安生产许可证。第三十六条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刚好报告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第三十七条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每6个月向社会公布一次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状况。第三十八条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将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状况通报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第三十九条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第四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上年度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状况报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第四十一条监察机关依照中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方法规定的职责实施监察。第四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方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第五章罚则第四十三条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赐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向不符合本实施方法规定的平安生产条件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二)发觉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未依法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生产活动,不依法处理的;(三)发觉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再具备本实施方法规定的平安生产条件,不依法处理的;(四)接到对违反本实施方法规定行为的举报后,不刚好处理的;(五)在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接受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第四十四条担当平安评价、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平安评价、检测、检验报告或者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惩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单处或者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干脆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担当连带赔偿责任。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第四十五条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具备本实施方法第五条第一、二款和第六条至第十一条规定的平安生产条件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整改,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六条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暂扣其平安生产许可证并限期整改:(一)发生重大事故的;(二)不具备本实施方法第五条第三款和第十二条至第十六条规定的平安生产条件之一的;(三)本实施方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责令整改而未进行整改的。第四十七条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吊销其平安生产许可证:(一)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二)供应虚假证明文件或实行其他欺瞒手段,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三)暂扣平安生产许可证后未按期整改或者逾期仍不具备本实施方法规定的平安生产条件的。有前款第(一)、(二)项行为之一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八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峻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危急化学品生产的;(二)接受转让的平安生产许可证的;(三)冒用平安生产许可证的;(四)运用伪造平安生产许可证的。第四十九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接着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实施方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惩罚。第五十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平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负责人、隶属关系和企业名称发生改变,未按本实施方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变更手续的,责令限期办理变更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已阅历收合格,未按本实施方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擅自投入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活动,限期办理变更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变更手续,接着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实施方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惩罚。第五十一条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施行前已经进行生产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在2022年1月13日前,根据本实施方法的规定向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平安生产许可证;逾期不办理平安生产许可证或者经审查不符合本实施方法的规定,未取得平安生产许可证接着进行生产的,依照本方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惩罚。第六章附则第五十二条本实施方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化学品,是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自然的或者人造的。危急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损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且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从事危急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急化学品名录的危急化学品的生产企业。中间产品,是指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为满意生产的须要,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参加化学反应的原料。危急化学品名录,是指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公布的危急化学品名录。危急化学品生产单位,是指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或者其分公司、子公司所属的独立核算生产成本的单位。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作业场所,是指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急化学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场所,包括从事危急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搬运、运输、废弃危急化学品的处置或者处理等场所。第五十三条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方法规定的行政惩罚,由平安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确定。篇2: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 本文关键词:登记管理,危急化学品,方法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 本文简介: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2022/03/3011:07【法规分类号】204014200221【标题】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布日期】2002/10/08【实施日期】2002/11/15【失效日期】【内容分类】综合【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 本文内容: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2022/03/3011:07【法规分类号】204014200221【标题】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方法【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布日期】2002/10/08【实施日期】2002/11/15【失效日期】【内容分类】综合【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题注】【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危急化学品的平安管理,防范化学事故和为应急救援供应技术、信息支持,依据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制定本方法。其次条本方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储存危急化学品的单位以及运用剧毒化学品和运用其他危急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单位(以下简称登记单位)。第三条危急化学品的登记范围:(一)列入国家标准危急货物品名表(GB12268)中的危急化学品;(二)由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务院公安、环境爱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未列入危急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急化学品。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据(一)、(二)确定的危急化学品,汇总公布危急化学品名录。危急化学品的登记单位为:生产和储存危急化学品的单位(以下分别简称生产单位、储存单位)、运用剧毒化学品和运用其他危急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单位(以下简称运用单位)。生产单位、储存单位、运用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登记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第四条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危急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内危急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次章登记机构第五条国家设立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承办全国危急化学品登记的详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以下简称登记办公室),承办所在地区危急化学品登记的详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第六条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登记中心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本辖区登记办公室实施监督管理。第七条登记中心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危急化学品登记工作;(二)负责全国危急化学品登记证书颁发与登记编号的管理工作;(三)建立并维护全国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四)设立国家化学事故应急询问电话,与各地登记办公室共同建立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供应化学事故应急询问服务;(五)组织对新化学品进行危急性评估;对未分类的化学品统一进行危急性分类;(六)负责全国危急化学品登记人员的培训工作。第八条登记办公室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本地区危急化学品登记工作;(二)核查登记单位申报登记的内容;(三)对生产单位编制的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平安标签的规范性、内容一样性进行审查;(四)建立本地区危急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五)供应化学事故应急询问服务。第九条登记中心和登记办公室从事危急化学品登记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登记人员)应经统一培训,由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考核合格后,发给危急化学品登记人员上岗证(以下简称登记上岗证),持证上岗。第十条登记中心应有10名以上有登记上岗证的登记人员;登记办公室应有3名以上有登记上岗证的登记人员。第十一条登记中心和登记办公室应当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为登记单位供应良好的服务,保守登记单位的商业隐私。第十二条登记中心每年应向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书面报告全国危急化学品登记工作状况;登记办公室每年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书面报告本地区危急化学品登记工作状况。各地登记办公室的报告应同时抄送登记中心。第三章登记的时间、内容和程序第十三条登记单位应在危急化学品名录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办理危急化学品登记手续。对危急性不明的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在本方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托付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认可的专业技术机构对其危急性进行鉴别和评估,持鉴别和评估报告办理登记手续。对新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在新化学品投产前1年内,托付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认可的专业技术机构对其危急性进行鉴别和评估,持鉴别和评估报告办理登记手续。新建的生产单位应在投产前办理危急化学品登记手续。已登记的登记单位在生产规模或产品品种及其理化特性发生重大改变时,应当在3个月内对发生重大改变的内容办理重新登记手续。第十四条生产单位应登记的内容:(一)生产单位的基本状况;(二)危急化学品的生产实力、年须要量、最大储量;(三)危急化学品的产品标准;(四)新化学品和危急性不明化学品的危急性鉴别和评估报告;(五)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平安标签;(六)应急询问服务电话。第十五条储存单位、运用单位应登记的内容:(一)储存单位、运用单位的基本状况;(二)储存或运用的危急化学品品种及数量;(三)储存或运用的危急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第十六条办理登记的程序:(一)登记单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办公室领取危急化学品登记表,并按要求照实填写。(二)登记单位用书面文件和电子文件向登记办公室供应登记材料。(三)登记办公室对登记单位提交的危急化学品登记材料在后的20个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要求的危急化学品和登记单位进行登记,将相关数据录入本地区危急化学品管理数据库,向登记中心报送登记材料。(四)登记中心在接到登记办公室报送的登记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必要的审查并将相关数据录入国家危急化学品管理数据库后,通过登记办公室向登记单位发放危急化学品登记证和登记编号。(五)登记办公室在接到登记证和登记编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危急化学品登记证和登记编号送达登记单位或通知登记单位领取。第十七条生产单位办理登记时,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办公室报送以下主要材料:(一)危急化学品登记表一式3份和电子版1份;(二)营业执照复印件2份;(三)危急性不明或新化学品的危急性鉴别、分类和评估报告各3份;(四)危急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各3份和电子版1份;(五)应急询问服务电话号码。托付有关机构设立应急询问服务电话的,需供应应急服务托付书;(六)办理登记的危急化学品产品标准(采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供应所采纳的标准编号)。储存单位、运用单位应报送上述第(一)、(二)、(四)项规定的材料。第十八条危急化学品登记证书有效期为3年。登记单位应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办公室进行复核。复核的主要内容为:生产、储存、运用单位基本状况的变更状况,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的更新状况等。第十九条登记单位履行下列义务:(一)对本单位的危急化学品进行普查,建立危急化学品管理档案;(二)照实填报危急化学品登记材料;(三)对本单位生产的危急性不明的化学品或新化学品进行危急性鉴别、分类和评估;(四)生产单位应根据国家标准正确编制并向用户供应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在产品包装上拴挂或粘贴化学品平安标签,所供应的数据应保证精确牢靠,并对其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五)危急化学品储存单位、运用单位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平安技术说明书;(六)生产单位必需向用户供应化学事故应急询问服务,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供应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七)协作登记人员在必要时对本单位危急化学品登记内容进行核查。其次十条生产单位终止生产危急化学品时,应当在终止生产后的3个月内办理注销登记手续。运用单位终止运用危急化学品时,应当在终止运用后的3个月内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第四章罚则其次十一条生产单位、储存单位、运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处3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规定进行危急化学品登记或在接到登记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登记的;(二)未向用户供应应急询问服务的;(三)转让、出租或伪造登记证书的;(四)已登记的登记单位在生产规模或产品品种及其理化特性发生重大改变时,未按规定按时办理重新登记手续的;(五)危急化学品登记证书有效期满后,未按规定申请复核的;(六)生产单位、运用单位终止生产或运用危急化学品时,未按规定刚好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的。其次十二条登记中心或登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或在规定限期内无故不予登记且无明确答复,或泄露登记单位商业隐私的,由省级以上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对有关责任者赐予行政处分,并追究登记中心或登记办公室负责人的责任。第五章附则其次十三条危急化学品登记表、危急化学品登记证、危急化学品登记人员上岗证由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其次十四条本方法授权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说明。其次十五条本方法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2000年9月11日国家经贸委公布的危急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同时废止。篇3: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 本文关键词: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 本文简介: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一、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运用危急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需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平安学问、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学问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二、从事危急化学品部门应当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检查,不得拒绝、阻挠;对检查发觉的事故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 本文内容: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一、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运用危急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需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平安学问、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学问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二、从事危急化学品部门应当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检查,不得拒绝、阻挠;对检查发觉的事故隐患应马上解除或者限期解除,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器材和运输工具应停止运用。三、危急化学品的装卸和储运必需指派责任心强、熟知危急物品一般性质和平安防护学问的人员担当。四、从事危急化学品生产的人员必需了解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储存的危急化学品的燃点、自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熟识防火措施及灭火方法。五、对于新从事危急化学品的职工,必需做就业前体检,发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支配在禁忌岗位作业。对作业职工要定期体检,发觉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职业禁忌症者,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六、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私自动用明火和带入火种,电气设备、开关、灯具、线路必需符合防爆要求。工作人员必需带好平安帽和穿戴劳动爱护服装,不准穿带钉子的鞋和化纤衣服,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七、生产过程中,要杜绝原料气和产品的泄漏,特殊要留意脱水时不能将原料气脱入地沟,严禁从生产系统乱排乱放。化验结果用样要妥当保管化验完后刚好处理,化验厨内严禁放易燃、可燃物品,防止因泄漏造成火灾。八、贮存危急物品按性质分类,专库存放,设置明显的标记,应配备足够的相应的消防器材,并保持消防器材的完好有效,设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不得擅自动用,纳入交接班内容,定期检查。性质、灭火方法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存。九、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要严格发放手续,留意发放流程去向。在易燃物品旁边禁止一切动火,严禁金属撞击和穿化纤衣服靠近。罐区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倒淋阀要关好,严禁泄漏。装卸易燃物品时,对所属金属工具要轻拿轻放,并检查四周是否有明火,切实留意装卸期间的平安。十、依据危急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罐区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平安设施、设备,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平安运行要求。十一、化学性质与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急化学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放射性物品不得与其它危急化学品同存一库;氧化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库;能自燃或遇水燃烧的物品不得与易燃易爆品同存一库。十二、驾驶员、装卸人员、押运员必需驾驭的学问包括:危急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运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十三、运输危急化学品必需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十四、运输易燃液体的槽车、罐车的颜色,必需符合国家色标要求,并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备。十五、凡没有实行防火措施的各种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易燃、易爆物品储罐区、装卸栈桥、液化气装站等区域。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1页 共41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