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docx

    • 资源ID:11815538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共28题)一、 选择题(共24题)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D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2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4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5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6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读中国最长两条河流部分河段沿程水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7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AX1BY1CX2DY28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A2月长江大于黄河B2月长江小于黄河C7月长江大于黄河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9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A横断山区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太行山区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C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11a、c两地突出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12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你认为正确的是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C环境效益突现,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 图甲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秋季初降雪实际日期减去9月1日的差值分布,图乙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春季终降雪实际日期减去2月1日的差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M地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可能为A127日B163日C188日D275日14影响黑龙江省积雪日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华北地区寒潮多发B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C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16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A1880年B1920年C1980年D2000年 地温能是指蕴藏在浅层地表层的可再生能源。常温层指地下温度的变化幅度等于零的地带。常温层温度及深度是反映地温能的重要指标。读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因素对地温能影响最小的是( )A气候特征B断裂构造C水文状况D植被类型18哈尔滨常温层埋深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温日较差大B地温年较差大C地温年际变化大D地气温差大19根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层部分热量来自地球内部,温度高于大气B大气与常温层之间的温差与纬度变化呈正相关C常温层埋藏的深度越大,地温能越丰富D郑州气候温和导致常温层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面小题。20据图分析,该流域主要的湿地类型是( )A河流B湖泊C沼泽D河流与湖泊21下列能够使湿地率增大的措施是( )A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B三江平原种植水稻C黄河三角洲向海延伸D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L湖流域(左图)四周高山环绕。右图示意该流域(不含L湖)夏季降水童、土壤蒸散量(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童的总和)、气温与典型植被随海拔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L湖A冬季不结冰B夏季光热充足C为内流湖D面积约456km223该流域高寒灌丛出现在3500-3800m的原因主要是A蒸散量较大B年降水量较多C年均温较高D水热配置较好24该流域位于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二、综合题(共4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材料二:图中M、N两省耕地结构统计表(1)简述图示区域大致沿北纬28°纬线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西部年较差大小的原因。(2)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鄱阳湖区每年7,8月湖陆风显著,试分析其原因。(3)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井分析形成该差异的自然原因。(4)分析鄱阳湖的地区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有利影响。26根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重庆市地形图材料二: 重庆土地利用现状和重庆城镇化率资料统计表(1)简述重庆市的地形特点。(2)重庆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着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请从材料二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两条此问题产生的依据.27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1991-1996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6只羊/公顷)、中牧(4只羊/公顷)、轻牧(2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如图为试验期内“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程度变化示意图”。(2)描述如图中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程度的变化情况,简述该区域畜牧业合理发展的措施。科尔沁沙地地下水丰富,埋藏深度10米左右,有沙地疏林分布,经治理,近年来沙地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3)指出治理科尔沁沙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明理由。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当今旅游业崇尚的“阳光、空气、绿色”三大要素,火山熔岩地貌也独具特色。(4)分析阿尔山火山熔岩地貌的旅游资源价值,并设计其旅游活动内容。试卷第9页,共9页参考答案1D2C【解析】1根据图示,abcd的多年平均等降水量分别为1200、1000、600、600,根据四地的该年降水量,可以计算出四地降水的相对变率分别是-117毫米、-14毫米、79毫米、42毫米,四地不等,A错;降水越多绝对变率越大,B错;绝对变率并不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C错;但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D正确。故选D。2结合上题计算可知,该年北方降水多于往年,而南方降水少于正常年份,呈现出南旱北涝的特点,这是由于夏季风强,向北推进过快导致雨带在北方停留时间长,出现南旱北涝,故选C。3B4A5C【分析】3春分(3月21日)之后为清明节,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0°N以北地区多为晴朗天气,降水少;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35°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伏旱位于35°N以南地区的长江中游地区。故选B。4根据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东部降水受季风影响大,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故选A。5根据二十四节气先后顺序,芒种夏至小暑,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可知芒种至小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夏至前后,我国普遍气温高,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小;塔里木河蒸发量大,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也大,不会出现断流;北京纬度高于上海,所以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此时南极出现极夜,不适合科考。故选C。考点:二十四节气、我国降水和中国区域地理。【点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速记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6C【详解】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是因为纬度位置,故A项错误;庐山成为避暑胜地,是因为地势高,气温低,故B项错误;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高,是因为深居内陆,天气晴朗,地面吸热快,同时盆地的地形也不利于热量的散失,故C项正确;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D项错误。7C8A9B【分析】本题组以考查黄河和长江水水温变化,难度较大。涉及到多坐标曲线的阅读,中国区域定位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首先依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明确剖面线和气温曲线,然后根据影响气温的因素区分长江和黄河,进一步根据多坐标曲线的判读方法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筛选。7根据材料,两河流是中国最长河流,则为长江与黄河;曲线X1和Y1呈现出随距河源距离由近及远,海拔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判断出X1和Y1分别是黄河、长江部分河段和河床剖面海拔变化曲线根据图表显示;则判断出X2 和Y2气温在为年平均气温,AB排除;观察图示气温值,X的2月温度远低于Y河流2月温度,黄河位于北方,温度较低,则X2为黄河的平均水温。故选C。8依据上题, X1和Y1分别是黄河、长江部分河段和河床剖面海拔变化曲线,按阅读多要素曲线图的方法,可读出黄河海拔在20001000米河段2月水温大致在12左右;2月水温长江在该河段则大致由5上升至11,得出2月海拔在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长江大于黄河,A对,B不对;同样,在7月此段黄河温度变化幅度大于长江,CD不对。答案选A。9根据定位,Y河为长江。从距离河源的距离和海拔高度看,该地不是在横断山区,A不对;长江不经过黄土高原和太行山,排除CD;根据定位,甲河段在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冬季北侧山脉阻挡,该地气温较高,冬夏温差较小,使该河段冬夏季温差较小,B对。故答案为B。10A11D12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同时要掌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10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地形可知,该地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线。逐渐上升,是由于地形逐渐降低,导致气温逐渐上升。最大值在青藏高原,最小值在四川盆地,所以是太阳辐射。逐渐降低是地势变化。故选A。11a位于青藏高原,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c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冬季有寒潮的影响,多气象灾害。故选D。12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只要不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就不会出现环境问题,A正确;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也要关注环境问题,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B错;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同时进行,C错;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不能超过承载能力,人类要协调发展,D错。故选A。13C14A【解析】13根据等值线图中“高高、低低”的原理,从图甲分析,M地初雪与9月1日的差值在42-46天之间,初雪约在10月12日16日。从乙图分析,M地终雪时间与2月1日的差值在77-81天,终雪约在4月18日22日。所以M地多年平均积雪日数持续约在184192天,可能为188天,C正确。故选C。14从两图中数据分析,甲图中自南向北初雪变早,乙图由南向北终雪变晚,纬度越高降温越早、升温越晚,积雪日数越长,A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初雪约10月12日16日和终雪日期约4月18日22日,交叉相减,可以获得积雪日数的大致范围。可以类比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进行。15A16B【分析】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中国东部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据图,该时间段,冬季风指数高,则该时段冬季风势力范围广、强度大,中国冬季较为寒冷,据此结合问题作答。(2)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雨带北进较快的年份,即夏季风势力强较强的年份,据此作答。15根据材料,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华北地区冬季风指数高,寒潮多发,A对。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推后,B错;寒潮多发,气温低,天山雪线偏低,C错;冬季风影响范围广,表明南方气候较为寒冷,南方地区羽绒服销售情况好,D错。16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往往夏季风势力强,推动雨带北移,影响华北、东北地区。根据图中曲线,1880年、1980年、2000年夏季风指数低于距平值,说明夏季风势力弱,江淮地区梅雨期长,A、C、D错。1920年夏季风指数高于距平,势力强,B对。17D18B19A【分析】17依据材料中“常温层温度及深度是反映地温能的重要指标”这一信息可分析影响地温能因素。由图可知,常温层温度及深度与我国部分城市纬度成负相关,即热带、亚热带常温层温度高,深度小,地温能开发价值高,地处中温带的东北地区则常温层温度低,深度大。说明气候对地温能影响较大,故A项与题意不符;依据相关地理知识,断裂构造常常是地下水或岩浆活动的通道,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内温度,如断裂构造较多济南常温层温度明显较高,故B项与题意不符;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中,海口、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常温层深度明显较小,故C项与题意不符;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中的城市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皆以森林植被为主,故可说明植被类型对地温能影响最小,所以本题选择D项。18外界温度的变化程度决定了常温层的深度。温度变化愈大,则常温层深度愈深;温度变化愈小,则常温层深度愈浅。由于哈尔滨地处中高纬地区,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地面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常温层的深度相对深一些。故B项正确;地温日较差的大小主要受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幅度的影响,哈尔滨纬度偏高,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幅度小,所以地温的日较差不大,故A项错;在纬度不变、地势稳定、气候稳定的情况下,受太阳辐射影响,各地地温年际变化也不大,故C项错;由图可知,哈尔滨的地气温差不大,故排除D项。本题B项正确。19由图可知,各地地下常温层平均温度均高于当地平均气温,故可推断常温层部分热量来自地球内部,A项正确;由图可知,大气与常温层之间的温差与纬度变化关系不大,故B项错;图中常温层埋藏的深度浅,常温层温度较高,说明地温能丰富,故C项错;由图可知,郑州平均气温较高,所以导致常温层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故D项错。本题A项正确。【点睛】浅层地温能是埋藏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地热能资源,以地下水为载体,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和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影响浅层地温能资源形成的变量多,有地质、气候、水文、光照等多方面的因素。20C21C【解析】20读图分析可知,该题为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从图中看全部湿地与干燥度呈负相关关系,而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与干燥度并不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该地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与干燥度的关系对全部湿地和干燥度的关系影响不大,也进一步说明该地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占全部湿地的比重较小,故ABD错误;沼泽湿地与干燥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全部湿地与干燥度的相关性一致,而且沼泽湿地随干燥度的变化最明显。这说明该地沼泽湿地对该地总体湿地与干燥度的相关性影响较大,也能说明该地的沼泽湿地占全部湿地的比重较大,故该流域主要的湿地类型是沼泽湿地,C正确。21黄河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说明三角洲的面积在逐渐扩大,因此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也回增大,C正确;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减小,湿地面积减少,A错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较大,水稻为人工湿地,沼泽开垦种植水稻,虽然湿地面积大小不会变,但是会破坏天然湿地的面积,B错误;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是沿海滩涂发展农业的一种方式,通过种植海水植物,逐渐降低土壤含盐量,实现正常的农业生产。因此湿地面积会逐渐减少,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以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为背景,考查区域湿地的主要类型以及湿地率增大的措施,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白该地主要的湿地类型与干燥度的相关性应该和全部湿地与干燥度的相关性一致,然后结合图示内容判断即可;第二题要结合具体人类活动对湿地产生的影响来分析。该题具有一的难度,需要一定的读图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22C23D24A【分析】22读图可知,该湖泊流域夏季气温在4-10°C之间,气候凉爽,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A错。由于海拔高,夏季气温低,热量条件差,B错。该湖泊为青海湖,属于内流湖,C对。结合比例尺计算可得,该湖泊的面积大约4600 km2,D错。故选C。23读图,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情况,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环境逐渐变化为高寒环境,而降水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在3500-3800m高寒灌丛出现,是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故选D。24读图,该湖泊流域的海拔在4000米附近,应当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而其它高原的海拔较低,故选A。【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25(1)气温年较差由东向西递减,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西部大于东部  西部年较差小的原因:西部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2)7-8月鄱阳湖水量大,湖面宽广,水陆热力差异显著;7-8月受副高控制,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水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7-8月湖陆风显著。(3)差异:M省旱地比重大,水田比重小。原因:M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干旱;地表崎岖,农业灌溉不便,所以M省水田比重小。(4)支流众多,河网密布,利于农业灌溉;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带来肥沃的淤泥和平坦地形,利于耕种;河道宽阔,水系发达河运便利,便于农产品的运输。【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气温年较差等值线数值,大致沿北纬28°纬线,气温年较差由东向西递减。西部等值线较密集,说明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西部大于东部。大致沿北纬28°纬线,西部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受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所以西部年较差小。(2)结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湖面升温、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7-8月鄱阳湖流域降水多,湖泊水量大,湖面宽广,湖陆热力差异显著。7-8月受副高控制,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湖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7-8月湖陆风显著。(3)根据表格数值,与N省比较,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是M省旱地比重大,水田比重小。根据图中的省区轮廓和经纬度,M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干旱。地表崎岖,农业耕作、灌溉不便,所以M省水田比重小。N省是江西,降水丰富,地表水充足,水田比重较大。(4)种植业发展条件,主要从地形、土壤、水源、气候、交通等因素分析。鄱阳湖水系的支流众多,河网密布,利于农业灌溉。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沉积量多,带来肥沃的淤泥和平坦地形,利于耕种。河道宽阔,水系发达河运便利,便于农产品的运输。26(1)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西部为丘陵;中部(北部)为低山、丘陵(平行岭谷区);东部(东北、东南)为中山地(区);地势东部高,西部低;且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2)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可耕地有限 城市化速度快,非农业用地规模大【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重庆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和重庆城镇化率资料统计表为材料,考查重庆市地形特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1)地形特点包括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和地势高低,根据重庆市的地形图可知,重庆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西部为丘陵;中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中山地;地势东部高,西部低(2)根据题干提示,结合重庆土地利用现状和城镇化率资料统计表,可知重庆市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可耕地有限,城市化速度快,非农业用地规模大,导致重庆面临着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影响重庆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7(1)以山地平原为主;东部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2)变化:中牧区物种最丰富;随着放牧时间的加长,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放牧强度越大,物种开始减少的越早。措施: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围栏放牧;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优良品种;进行畜产品的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3)降水较多;距海较近,受夏季风影响较大;水源条件好;地下水丰富,埋藏浅;有疏林植被分布,抑制风沙活动。(三选二)(4)是典型火山地貌景观,有研究地质地貌的科学价值;景观独特,非凡性突出,有美学价值;(有因有果,合理即可得分)赏火山地貌景观,利用温泉、地热度假疗养,科普讲座【分析】以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为背景考查区域特征和荒漠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详解】(1)结合图例判断图示地区,东西两侧颜色较深,海拔多在500米以上,为山地,中部地区颜色较浅,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为平原,该地地形特征为:地形类型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东西两侧、平原集中在中部;地势起伏为东西两侧高中部低。(2)读物种丰富程度变化图可知,重牧区物种丰富度最低、下降快,轻牧区物种丰富度先低后升高,而中牧区物种丰富度始终较高;随着放牧时间的加长,重度、中度、轻度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重牧区放牧物种丰富度下降时间最早,说明放牧强度越大,物种开始减少的越早。发展措施:(重牧区破坏大)合理放牧,不能超载;划区轮牧、围栏放牧,使各牧区的放牧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轻生态破坏;培育优良品种,在不增加牧草需求和放牧时间的前提下增加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畜产品进行加工,增加附加值,增加牧民收入。(3)读图,科尔沁沙地距东部海洋较近,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年降水量较大,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水源条件;材料“地下水丰富”、“有沙地疏林分布”说明科尔沁沙地地下水丰富,埋藏浅且有西辽河河流流经,水源条件好;现有植被条件较好,利于抑制风沙活动,为治沙提供了良好的植被条件。(4)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阿尔山火山熔岩地貌是典型火山地貌景观,可作为地貌研究基地,科学价值高;具有“阳光、空气、绿色”三大要素,资源景观独特,美学价值高;该景观为自然景观,通常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可设计的旅游活动有:观赏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火山地貌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可利用温泉、地热发展度假、疗养;可向游客讲解、展示火山地貌及其形成过程,举办科普讲座。【点睛】地形特征是常考知识点,学生应识记和理解地形特征类问题应从哪些角度做答,并通过训练提高分析能力。地形特征类问题的主要答题点有:(1)地形类型,陆地五种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作答时应指出该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构成,如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以盆地为主等;(2)地势起伏状况,整体海拔的高低;地势起伏;答题语言如地势起伏大、地势东高西低等;(3)多种地形条件下,按分布的位置写地形,如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以山地为主;(4)特殊地形地貌应特别指出来,例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5)海岸线状况(沿海地区),描述性词语如海岸线平直或曲折。答案第17页,共8页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必刷卷.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